返回首页

济南:旅游产品在焕新

  来到济阳黑陶研学基地,沉浸式体验黄河淤泥在指尖尽情流转;走进旺旺工厂,重温儿时经典的“旺仔语录”;在长田实践教育基地,实地感受黄河农耕文明……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的研学旅游市场十分红火。

  济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春兰介绍,济阳区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为研学旅游产业发展增加了底气。过去几年,当地深入挖掘“一河一线一新区”的文化禀赋,用好研学力量,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文化“两创”之笔,绘就发展华章。

  作为山东省会,济南市的旅游资源种类多、旅游链条齐备,一直是外地游客入鲁的首选地。面临旅游市场新的发展环境,济南市主动求变,在广泛而深入的市场调研基础上推动产业焕新升级。

  面朝解放阁、背靠大明湖,济南世茂宽厚里旅游休闲街区坐落在这座城市的核心商圈,汇聚了各类山东传统美食和特色餐馆,每到周末经常处于“走不动”的状态。天津游客郝鹏评价:“宽厚里有独特的文化底蕴,还有时髦的文旅业态,对外地游客而言,这里就像济南的城市民俗博物馆。”

  着眼于打造现代旅游体系的示范样本,济南世茂宽厚里旅游休闲街区开创“前Mall后街”新格局,实现现代潮流与历史文化的创新结合,是文商旅特色明显的时尚休闲街区。2024年以来,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稳步开展景区提质焕新工作,采取“问计于企”的方式,向全市59家A级旅游景区征集了八类近百条建议,并召开A级旅游景区提升专题会议,研究制订《济南市旅游景区提质焕新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奠定了政策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在旅游业各链条上的应用,旅游产业如何借助科技实现高质量发展?面对这个命题,济南市引导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探索智慧景区建设,比如方特东方神话、融创文旅城等景区应用四维成像技术,为游客打造更加便捷智能的游览环境。

  乡村旅游方面,济南市产业升级迭代的态势更加明显。山花烂漫的时节,济南市钢城区澜头村的村头停车场停满了私家车,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吴家大院、刘家老宅等古建筑吸引游客驻足拍照。在一些地方发展乡村旅游停留在“翻盖民宿”“品尝农家饭”的阶段,澜头村已打造出乡村非遗文创园,展现掐丝珐琅、版画、螺钿镶嵌……每到节假日,济南市区的家长就三五结对开着车带着孩子,到澜头村体验非遗民俗,顺道爬山、野餐。

  乡村游正在成为旅游产业的新增长极。2024年,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乡村旅游线路22条,策划组织了50多场“乡村好时节”主题活动,并修订《济南市旅游民宿管理办法》,下拨民宿集聚区扶持奖励资金1050万元。

  在济南南部山区经营民宿生意的柳高磊,是一名“95后”返乡大学生。他看中了家乡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租下几套农家院改造建设民宿。“我们主打全链条陪同,游客从市区到南部山区住民宿,不仅要住得舒服,还得体验特色乡村项目,比如推磨盘、做农家饭、种菜等。”柳高磊告诉记者,得益于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扶持,他通过外出培训、对接团建企业等方式,已经实现投入回本。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柳高磊接待了12个家庭,仅土特产品就卖了5000多元。

  “产品焕新是产业升级的基本前提。”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济南市将持续聚焦文旅消费提振的主题,创新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为传统景区赋予时代特色、科技魅力、地方元素,让国内外游客能够切身感受“这一站,济南”的好客热情。(记者 苏锐)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