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山东美术馆:让科技赋能典藏工作分享

“观此青绿——山东美术馆馆藏生态文明主题绘画作品展”现场

  2022年,山东美术馆馆藏资源共享平台(以下简称“资源共享平台”)建成上线。时至今日,该共享平台打通了山东全省美术馆馆藏数据信息,实现了全省美术馆馆藏作品一键可查、网上借展、联合策展。近日,记者采访了山东美术馆馆长杨晓刚,他和我们分享了山东美术馆通过科技赋能典藏工作的宝贵经验。

  《美术文化周刊》:资源共享平台建立的背景和运行机制是什么?对山东全省美术资源利用起到了哪些作用?

  杨晓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新趋势。山东省作为中国的重要文化省份,拥有丰富的美术资源,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利用好这些资源,提高公众的文化获得感,山东美术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号召,根据业内工作人员和使用人员需求,打造了这一平台。

  资源共享平台是山东省大数据局批准的2022年度省级政务信息化项目。运行机制方面,项目通过整合全省范围内的美术馆馆藏数据信息,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安全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不仅包括艺术品名称、作者、创作年代等基础信息,还包括高清图像、展览记录、研究成果等深度信息。平台依托政务云,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存储、高效检索和便捷共享。

  资源共享平台系统包含管理平台和共享查询平台两个模块。从藏品征集到账目管理再到RFID库房管理系统,都在管理平台模块的掌控之中,这极大提高了美术场馆的管理效率,增强了藏品信息透明度,还能够精准管理库存,实现实时监控,并增强安全性。这部分内容对应各个场馆的数据资源库,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共享查询模块则能帮助我们实现藏品综合信息查询、借展、策展、场馆预约等。两个模块可以实现联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够以数字赋能藏品活化,实现藏品资源跨地域展览、研究和共享。

  从全省范围来看,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美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使得各地美术馆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美术研究和教育的发展。同时,可以通过平台更加直观、全面地了解山东的美术藏品,提高了文化服务的精准度和互动性。

山东美术馆藏品库一隅

  《美术文化周刊》:近年来,山东美术馆在艺术收藏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资源共享平台上线以来,在藏品的管理和利用等方面起到哪些积极作用?

  杨晓刚:山东美术馆建馆46年来,始终将收藏作为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社会捐赠、协商征购、拍卖购买、展览征集等多种渠道汇聚藏品,已完成数字化登记的藏品有6000余件,目前建立了成熟的收藏体系,形成了传统与现代并存、开拓与创新并进的收藏特点。

  1977年至2012年间,山东美术馆围绕山东地域文化特色展开收藏,在国画和版画研究、展示、创作、收藏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产生了广泛影响,积累了一大批精彩藏品,如崔子范、周沧米、叶浅予、周思聪、黄胄、黄永玉、钱松喦、许麟庐、黑伯龙、王学仲等的作品。对版画尤其是山东民间木版年画、民间美术的研究和收藏是山东美术馆这一时期较为突出的学术成果,曾举办过诸多名家版画展和大量山东民间木版年画的创作、研究、交流活动,是山东美术馆专业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2013年山东美术馆新馆建成后,馆舍条件、经费投入、收藏机制等均发生了重大变化。新馆更有条件和能力主动开展更大规模、更大体量、更多类型的精品收藏。截至2023年底,共计收藏各类作品3394件,涵盖各类画种、各类题材、各类风格,兼容并包、百花齐放,体现了山东美术馆专业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成就,更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兴盛结出的硕果。

  资源共享平台的上线使得藏品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收藏评审工作也在该平台试用,做到了管理工作线上留痕。此外,平台还为藏品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了科学管理数据依据,通过科学的管理延长艺术品的寿命。

  通过平台的数据分析和共享查询功能,可以更好地让大家了解藏品的利用率和藏品情况统计数据等,为未来的展览策划提供参考。平台系统上线以来,山东美术馆申报的2次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2次青年策展人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以及馆内策划的“艺苑藏珍——山东美术馆馆藏精粹展”“万物从容——山东美术馆迎新春馆藏花鸟动物画精品展”等馆藏研究展都是依托该平台进行策划实施的。总体而言,平台简化了工作中较为烦琐的流程,共享了藏品信息,增强了策展、学术研究等工作的灵活性。

  《美术文化周刊》:关于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下一步有什么规划?

  杨晓刚:山东美术馆在藏品的数字化管理方面一直在进行实践创新,取得了一定的示范效应。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山东美术馆联盟进一步扩大资源共享平台的规模和影响,并逐步向全省公立美术馆、私立美术馆、高校美术馆推广,打破艺术交流壁垒,扩大资源共享的范围,发挥其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未来,山东美术馆将继续完善平台的技术支持,增加更多教育性的功能,如讲座、虚拟展览等。此外,还将探索利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进一步提升平台的智能化水平,以期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屈菡)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霍纯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