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青岛近3年统筹资金约5.62亿元支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记者近日从青岛市财政局获悉,近3年,青岛市财政统筹资金约5.62亿元,支持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近年来,青岛市财政局统筹财政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同时强化资金使用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助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发挥文物保护资金在加强文物传承利用方面的积极作用,青岛市财政统筹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统筹资金约1.03亿元支持文物修复、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保护等文物保护项目78个;统筹资金900余万元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主要用于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习活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保护;统筹资金约3.7亿元支持青岛市博物馆改扩建,安排资金4500万元采取央地共建模式支持打造全国唯一国家级海洋考古博物馆、山东省首家“国字号”博物馆——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

  落实文化“双创”,青岛市财政局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政策扶持作用,统筹资金约4200万元,支持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支持博物馆和纪念馆提升展览能力和水平并向社会免费开放,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展览、展示文物保护成效及其价值。青岛市博物馆等3家博物馆展陈项目获评国家文物局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支持青岛历史城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青岛老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丈量青岛——走近老建筑”文旅公益行活动入选省政府文化创新奖,有效助力文物“活”起来。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在资金和政策的鼓励引导下,青岛市非国有博物馆数量逐年增加,全市非国有博物馆已达102家,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有93家。支持打造非遗品牌,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支持举办“青岛手造节”和“非遗在景区”等系列主题活动,推动非遗工坊建设,现已培育63个“非遗特色社区”,“非遗在社区”工作形成全国品牌,8个产业成为“山东手造”重点培育产业,各级非遗工坊达146家,非遗项目转化发展提质升级。(记者 杨国胜)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霍纯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