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东营市:借乡村振兴之力 乘文旅融合之风

  经纬编织,纵横交错,做成美观实用的苇编包;雕刻上色,浑然天成,小葫芦变身艺术品;一针一线,上下翻飞,织就美丽的旗袍;植物取色,蜡染拓印,棉麻染上大自然的气息……近日,“非遗画韵 艺起向未来”非遗美育展在市美术馆举行,古朴精湛的技艺与现代生活结合,于传承中体现古朝与今朝、质朴与时尚、经典与潮流,碰撞后融合而现的中国美,点缀了人民生活,点亮了文化自信。

  踏春秋而来,传承绽放时代芳华

  起笔春秋,泼墨千年。广饶齐笔因产于春秋五霸之一的齐国而得名。在齐鲁大地上,已为我们记录了两千多年的灿烂文明。它与浙江湖笔、安徽宣笔、河北衡笔并称“中国四大名笔”。150多道工序成就锋颖尖锐、丰硕圆满、修削整齐、健劲有力的一杆好笔。

  大河息壤,吕韵悠扬。它曾是人们讨生活的本事,现在是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凭借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和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深受百姓喜爱,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止齐笔与吕剧,古朴典雅的佛头寺黑陶、奔放舒展的陈官短穗花鼓、唇齿留香的利津水煎包……它们走进集市、入行文旅,占据了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丰富着人们色彩斑斓的精神生活。近年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成效显著,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2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2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99项县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给黄河尾闾这片葱郁美丽的土地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丰富的民俗资源。

  ——文化政策精准供给,非遗传承有了广阔舞台。编制《黄河文化(东营)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设立黄河文化(东营)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式印发《黄河文化(东营)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我市走出了一条“以非遗系统性保护助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的新路径。

  ——文化生态持续涵养,非遗传承恢复发展内生动力。作为全国首批八个“非遗在社区”试点城市之一,我市持续打响“非遗在社区”工作品牌,立足非遗传习展示、非遗保护传承、非遗传承人培训、非遗传承体制机制建立,形成非遗活态传承的良好局面。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年授课500余课时,培训学员38000余人次,非遗项目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显著提高。

  ——社会氛围日益浓厚,非遗传承人挺直腰杆勇往直前。新媒体、传统媒体齐发力,打造杨庙·黄河里度假区等6处非遗文创专题展览,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组织非遗手造产品展、沉浸式非遗项目体验,非遗项目家喻户晓,保护传承的氛围日渐浓厚。全市384名非遗传承人有想法、有干劲,非遗成果日新月异。

  守根基而发,创新迸发青春活力

  “小学吕剧校本课程试点普及活动,将吕剧文化内涵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先让家乡娃了解家乡戏,再让家乡娃爱唱家乡戏,真正让吕剧活起来,吕剧艺术传承薪火不断。”作为传承人,王玲玲觉得30多年来的努力和付出都值得了。

  近年来,东营区探索实施“吕剧进校园”校本课程标准化工程,将吕剧文化内涵与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编印统一的地方校本教材《吕剧·传承》,依托艺术课堂推动吕剧传承发展。在增强传承力量方面,对试点学校音乐教师进行吕剧专业培训,不仅让传承力量更大,学生受益覆盖面更广,也为吕剧文化创新发展带来新血液、新思路。

  不仅吕剧这样的传统戏剧在不断创新,非遗技艺也逐步回归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展现出生龙活虎的时代气息和创新活力。

  ——“非遗+文创”,推动非遗生活化、产业化、时尚化。齐笔将景泰蓝、“春夏秋冬”、“梅兰竹菊”等元素融入制作过程,产品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持续提升。嘉木绳艺巧妙地将黄河口风情融入创作,开发了“荷风”“吕韵”等作品。留年旗袍独创黄河口花针绣法,创作了河风海韵、芦花飞雪、百鸟翔集等旗袍作品,典雅中透露着时尚美。还有植物扎染、葫芦雕刻……它们都展现出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审美融合后焕发出的崭新活力。

  ——“非遗+文旅”,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品牌。南岭村“老街长巷”通过“老扬琴”“黄河号子”“北岭丸子”“南岭酱醋”等20余项非遗项目,开展非遗集市、非遗文化周等活动展演,成功创建为3A级旅游景区;刘氏布偶、澄泥印、吕剧、短穗花鼓等众多的非遗项目活跃在黄河大集、旅游景点、节庆活动,非遗传递出的生活美学和文化记忆,重燃了岁月,让旅游有韵味、有看头。

  ——“非遗+平台”,带动影响力提升。大码头虎头鸡走入《星光大道》《新春非遗之夜》录制,借助央视平台,走进大江南北。“小梅花”金奖等众多戏剧表演奖项的获得,让吕剧在中国戏剧舞台上的星光更加璀璨。齐笔、苇编等非遗技艺项目跟随展销活动将中国手艺文化带到日韩及欧洲一些国家。借力短视频和直播平台,非遗技艺人“圈粉”无数。近年来,“中国东营(埃及)城市形象推介会暨大河文明——黄河入海口专题摄影非遗展”、“多彩东营 情润天山”等大型展览、交流活动,更是带领东营非遗文化在国内外文化舞台上走得更深更远。

  顺市场而为,产业激发共富新引擎

  不论是非遗保护传承还是非遗价值拓展,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契合消费者审美,适应市场需求,才能真正汇聚生命活力。推进产业化,是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的必然选择。

  ——政府搭台,非遗唱戏,打造乡村振兴新动力。大码头镇谋划传统产业振兴项目片区,整合老粗布、虎头鸡、苇编、黄酒等10余个非遗项目,形成了一套“平台引项目,项目引人才”的菜单式共富体系。当前,已孵化芦花飞雪等商标品牌8个,新上产业链项目等10个,非遗产品年销售额8300万元,吸纳就业2200人,人均年增收8000-30000余元。

  ——打破小作坊式生产,实行公司化运行。苇编引入山东黄蓝汇工艺品有限公司,年销售额3000余万元,带动就业200多人。大码头镇虎头鸡非遗项目成立食品加工公司,当前研发虎头鸡预制菜、盐焗鸡等产品11种,产品年销量20万盒,带动全镇10余家生产作坊实现创业致富。南岭村“老街长巷”非遗街区建立国有公司加农民合作社加农民的利益连接机制,实行了店面统一打造、经营统一管理、活动统一策划、产品统一销售等四统一的经营模式,持续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垦利街道康居社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开启“党建联盟、社企共建、同心发展”的新思路,先后为辖区200余名闲散在家的妇女提供就业机会,帮助实现人均月增收1000余元。

  ——科技赋能,为非遗发展带来更多可能。一方面,在保护核心传统技艺的同时,创新研发专业设备,将工艺技巧不高、手工生产效率低下的环节用新型设备代替。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开设账号,让非遗技艺被更多人关注,促进了非遗市场的开发和相关消费的增长。

  非遗于城市是文脉流韵,于市民是精神家园,于发展是文化力量。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慧芬表示,市文化和旅游局将紧扣“保护”“传承”“弘扬”做好全市非遗工作,扎实开展非遗保护行动、非遗传承行动、非遗弘扬行动“三大行动”,努力推动我市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时下,东营市非遗文化、非遗经济迅速发展,非遗力量势头正劲。乘文旅融合之风、借乡村振兴之力,东营非遗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光彩,向世界传递黄河口文化的独特魅力。(记者 许鸿飞)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