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跑步向前的山东,奏响乡村文化振兴“奋进曲”

  在辽阔壮美的齐鲁大地上,一股乡村文化振兴的磅礴力量正在汇聚。这既是历史与现代的交响,也是传统与创新的和谐共鸣。山东,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力推进乡村文化的振兴,奏响了一曲新时代的“奋进曲”。

  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对悠久历史文化的深情回望与传承发展,更是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内在需求与必然路径。

  面对全球化、城市化趋势的不断加快,乡村文化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村落的消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乡土文化的淡化,都亟待全社会采取行动。振兴乡村文化,对于稳固乡村社会根基、激发乡村经济活力、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具有深远的意义。

  山东,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从泰山石敢当的坚韧不拔,到孔孟之乡的儒雅风范;从沂蒙山区的红色记忆,到胶东半岛的渔家风情,这些独特的乡村文化元素,是山东人民的骄傲,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因此,对于山东而言,振兴乡村文化既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要实现乡村文化的振兴,必须深入发掘乡村文化资源。这包括对乡村历史、民俗、手工艺、传统建筑等进行系统梳理与研究,让散落于乡间的文化瑰宝得以重焕光彩。在此基础上,要勇于创新,探索乡村文化发展的新模式,推动文化与旅游、农业、手工艺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拓宽乡村文化传播渠道,增强乡村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乡村文化。

  人才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所在。要加强乡村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一支“精通文化”的人才队伍。通过教育培养,实施“人才下乡”计划、建立乡村文艺人才库等措施,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此外,还要完善乡村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乡村文化服务水平,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为乡村振兴培育本土文化人才提供环境。

  乡村文明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山东注重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道德水平。同时,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如图书室、文化礼堂等,为农民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乡村文明的建设,为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山东,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与探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地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活动。潍坊市的风筝节、蔬菜博览会,临沂市的沂蒙精神红色教育基地,青岛市的渔家乐、海洋旅游等,都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写照。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齐鲁乡村的独特文化魅力,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有效带动了村域、镇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同时,山东还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出去”,通过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实施“山东手造”工程,举办非遗展览等方式,邀请国内国际媒体、网络名人到相关非遗工作室采访体验,展示了山东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了山东乡村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力。这不仅有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山东乡村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提升当地居民收入,也为山东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展望未来,山东乡村文化振兴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但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山东定能奋勇前行,奏响更加激昂的乡村文化振兴“奋进曲”。我们期待着山东的乡村文化能够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让齐鲁大地上的每一个乡村都充满生机与活力,让每一位农民都能享受到文化振兴带来的幸福与美好。(怡华)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