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聊城市阳谷县:村里办“村晚” 村民“点单”村民演

  “咱庄稼人有的,就是一腔子‘热乎劲儿’……”新春佳节,聊城市阳谷县寿张镇义和新村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村晚”正式开场。担任主持人的村民姜纪英说着“掏心窝子”的开场白,引来台下近500名观众掌声不断,浓浓的年味瞬间“拉满”。

  “开场舞是我们自己编导的扇子舞《中国美》。我和村里几个姐妹练习个把月了,特别期待今天的演出!”正在候场的村民周慧红显得既兴奋又紧张。随着高清大屏上一朵朵牡丹绽放,周慧红与队员们一同走上舞台。她们身穿绯红靓丽的秧歌服,“踩”着优美的旋律四步一前、两步一转,手中的彩扇上下翻飞,引得台下村民阵阵叫好。

  “村晚”的台前幕后,村民是绝对的主角。今年58岁的村民王海英算得上村里的“老戏骨”。本届“村晚”,她担任戏曲类节目的幕后“大导”。“以前庄上唱大戏都邀请我组戏班子。这也是我第五年参加‘村晚’了。”王海英说,本届“村晚”,山东琴书、山东落子、渔鼓戏、黄河夯号等非遗民俗文化曲目占了多数。

  乡音会友,老少同乐,能否迎合台下近500名村民的喜好成为今年“村晚”是否吸粉的关键。一个月前,义和新村党总支书记闫纪平便通过微信群,邀请村民们“点单”。“老人想听戏”“孩子要看舞狮”……村民们纷纷留言,一份满怀村民期待的节目清单很快便“出炉”了。

  “对准了爱好,就找到了方向。可真到了节目编排的时候,我们又遇到了大难题。”闫纪平坦言,参与表演的村民大多没有专业的表演经验,且大家只能利用农闲时间进行排练。为了让节目更精彩,村里邀请到寿张镇中心小学的音乐老师赵龙飞来指导。“像舞龙、舞狮之类的表演,我们确实没有专业的团队,所以我们便找到寿张镇文化站帮忙请‘外援’。文化站从全县范围内联络文艺人才,不仅邀请到专业的舞龙、舞狮团队,还为我们邀请到县里有名的曲艺家、书画家,直接拉高了我们的‘村晚’水平。”

  “村晚”现场,部分村民还支起了手机,为在外游子现场“直播”。一名叫“奋斗”的网友在公屏上留言:“看直播仿佛回到了村里。熟悉的乡音、热闹的场景,满满的都是家乡年味,想念村里的一切,明年村晚我一定回来!”

  “我们在内容编排上,都是选取身边人、身边事,希望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展现村民的幸福生活。”寿张镇文化站站长张春梅说,演村里人、道村里事、唱村里美、赞新时代,成为本届“村晚”的主旋律。

  “‘村晚’释放年味,汇聚文化力量。去年以来,阳谷县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发挥文艺爱好者、剧团等群体带动作用,以小戏小剧创演工作为抓手,真正做到‘群众演,群众看’,为‘村晚’上演打下良好基础。”阳谷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靖德云介绍。精彩的“村晚”是乡村文化建设丰硕成果的集中展现。如今,文化的“种子”在阳谷全县播撒开来,推动全民秧歌舞、全民才艺大赛、戏曲曲艺票友赛、非遗展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走村串乡,群众参与度越来越高。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