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山东滨州:文化馆吸引年轻人

  2月19日,山东省滨州市文化馆非遗展厅迎来数十名年轻人参观,他们是当地一家企业的职工。企业工会负责人孙晓惠介绍,作为一家化工企业,近年来公司重视文化建设,尤其注重培养职工对家乡的文化自信。滨州市文化馆的非遗展览,充分展现了当地的历史民俗,职工们对展览的反馈非常好。

  作为滨州市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窗口,滨州市文化馆常年承担艺术普及的任务,服务内容包括公益培训、展览、组织演出等。但是前些年,与其他地方一样,滨州市文化馆的受众也曾出现老年人占多数的情况。如何让服务惠及更多年轻人、少年儿童?馆内决心从服务内容的创新上做文章。

  开春后,“00后”上班族周明溪每周三下班后,都要到滨州市文化馆参加“艺享星光”晚间美育课堂。这是该馆为吸引年轻人体验公共文化服务,于2024年策划推出的晚间时段的公益培训。

  “我报名的是美妆课,老师的讲解很细致,晚上的文化馆就像年轻人的桃花源。”周明溪说,“艺享星光”晚间美育课堂开放以来,周围已经有七八个朋友加入,有的学习PPT制作,有的学习草编技艺。

  从“艺享星光”晚间美育课堂到“早艺点”文化晨课,滨州市文化馆正探索更加灵活的授课时间和方式。滨州市文化馆馆长李晓静说,中青年人白天需要工作,大家又都有业余爱好和兴趣点,文化馆服务时间的延长,为他们提供了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

  滨州市滨城区第一小学学生李维维是滨州市文化馆的小志愿者。周末和节假日,她经常在父母的陪同下,换上小志愿者的马甲,来到滨州市文化馆担任讲解员。“我经常为叔叔阿姨和小朋友讲解,内容包括滨州的历史民俗、滨州画家的油画、文化馆每一间教室的功用等。”李维维说。

  为强化艺术普及,滨州市文化馆与当地近30家艺术培训机构合作打造“鲁韵飞歌”品牌,携手推进青少年美育教育,让更多孩子对艺术产生兴趣。

  “请进来”的同时,滨州市文化馆还主动将美育教室搬至滨州职业学院、鲁北技师学院等学校,指导学生们开展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同时在社区、企业帮助搭建小而美的文艺新空间。

  去年,滨州市文化馆策划的“渤海之滨承古韵 黄河之州绽芳菲”非遗研学路线,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推广。该路线串联滨州市的沿黄河非遗资源,策划团队中好几人是来自高校和中学的学生。

  “受众范围的扩大,是服务效能提升的重要标志。”李晓静说,滨州市文化馆2025年的工作方向是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比如研究非遗项目的特点,开发更具吸引力的非遗体验课程,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参与。(记者 苏锐)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