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大道鲁商,德为本、义为先

  鲁商与徽商、晋商、浙商、闽商并称为我国“五大商帮”,周村是鲁商发源地。

  商业活动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也可以说,所有的商业活动都是围绕人展开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农村有集市、超市,大中小城市有商店、商业街,很多人喜欢赶集、逛街,高品质的生活离不开商品和商业街区。淄博周村古商城,山东仅有、江北罕见,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古商业街组成,是山东最有历史积淀、最有文化内涵、最有故事的商业街,依然鲜活地上演着大商之道在“无算”的商业传奇……

  2024年,是周村开埠120周年。

  (一)

  低调繁忙的老街

  周村因丝而商、因商而城、因商而盛,自古以来商业氛围浓厚,是齐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鲁商文化的发源地。

  相传乾隆下江南时路过周村,正逢正月十五,只见大街上各商号张灯结彩,正在举行划旱船、武狮子、芯子、踩高跷等民俗表演。乾隆龙心大悦,顺即挥毫泼墨,御赐周村为“天下第一村”。

  周村古商城,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洗涤,依然保持原始自然的风貌和古朴神秘的魅力,有始建于唐代的摩尼教寺即现存的千佛阁,有建于明代的汇龙桥,有建于清代的魁星阁,有闻名天下的“八大祥”等商业老字号,素有“旱码头”“金周村”“天下第一村”的美誉,被专家誉为“活着的古商业街市博物馆群”。

  周村大街形成于宋元时期,清末民初最为繁盛。从原北极阁到大街的南端,是最繁华的地段,也是过去周村的商业中心。前期多有陕西和山西商人开拓经营,中期汇集江南各路商帮,后期由山东民族工商业者推动其繁荣。

  周村古商城老街的主入口,都有样式不同的牌坊,两旁都是店铺。这是典型的北方古镇老街,在历史的更替中保存完好,整体建筑彰显着历史沧桑感和久远的时代感。漫步在这长长石板路上,穿行于风格迥异的店铺之间,眼前依稀再现早年间全国各地南腔北调、穿着各式各样的商人忙碌的身影。曾有人把这里比作中国工商业的摇篮,就在这不大的古街巷,孕育诞生了几十家全国闻名的工商业老字号,缔造着一个又一个工商业传奇。清朝中叶,周村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与佛山、景德镇、朱仙镇等著名水陆码头齐名,独领“旱码头”风骚。1904年开埠前周村在山东省的经济地位冠绝全省,每年货币流通量1000多万两白银,数倍于济南。

  沿着古街往前走,两旁的明清建筑,一律是老式门匾,没有现代的材质和时尚的装饰,长街短巷、黛瓦灰墙、店铺林立,青石板、老字号、旧牌楼、马车、轿子、书局、酒肆、客栈、染坊、票号、银号、绸布庄……家家古香古色,处处悬灯结彩。恍惚中又仿佛听到自遥远的地方传来商城繁华的喧嚣声,而且昔日商贾云集的影子仍依稀可见。

  历史留给我们的绝不只是房子和商铺,还有它的商业文化、人文生态氛围和灵魂。古商城充满了浓厚的北方民俗气息,早上敲响“天下第一锣”,寓意大小商家鸿运当头、生意兴隆;在景区北入口处,来自民间的锣鼓队穿着传统服装,打锣、敲鼓、吹起欢快的唢呐调,拉开一天的序曲;民俗婚礼的花轿穿街而过,鞭炮声引导着追赶声和欢笑声;古镇上那些具有古老气质的店主、店员,以及来自四面八方具有现代气质的追寻者和旅行者,有序地活跃着、热闹着。

  周村古商城像一位慈眉善目、身体硬朗的长者,不迷恋昔日繁华,不声张,不守旧,不抢风头,得意洋洋地欣赏时代匆忙的脚步、年轻人的追逐和飘动的缕缕炊烟,穿越感、沧桑感和新潮感十足……

  (二)

  天下同利

  “周村芯子”是周村人最喜欢、最独特的娱乐形式,堪称“中华一绝”。

  “周村芯子”演出,其实是商家的营销“大战”,一方面展示最新最优质的丝绸产品,一方面用欢声笑语回馈客户。

  1936年《现代本国地图》介绍:周村“素为豫、晋、燕、赵商贾汇集之地。清光绪三十年,开为商埠,当时商贾之盛,实超过济南,而为全省之冠”。

  周村古大街没有现代化的广告牌,没有焦灼的叫卖声,没有口若悬河的宣传推销声,也不像当今商海中拼搏的人们那样匆忙和紧张,此刻还真有一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感觉。店主们不紧不慢、淡定从容地接待顾客,没有忙乱和浮躁的迹象,他们完全沉浸在老祖宗的遗风之中。

  烧饼铺最热闹。烧饼既是老街人惦念的滋味,又是外地游客青睐的食物,人们排着长队等待即将出炉的烧饼。丝绸店同样热度高。山东在唐代是全国丝绸制品的主要产区,上交的丝绢数量占全国40%左右。周村是主要贡品生产城市和我国北方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

  地处渤海之滨的周村,丝绸文化源远流长。从康乾盛世到清代中期,周村商业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号称“百货丛积,商旅四达”,周村丝绸贸易达到巅峰时期。周村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源头,也是中国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织点、丝绸产品供应地。

  走在周村古街上,依然能感受到绵延不断、无处不在的丝绸文化。当年丝绸店铺林立,每天门前都车水马龙,来自东北、西北、南方以及国外的客商络绎不绝。闻名天下的中华名店“瑞蚨祥”“谦祥益”“鸿祥茶庄”“瑞生祥”等八大百年商号都分布在这里。

  丝绸店仍旧保留古老的经营方式,进门仍是封闭的红漆木板柜台,各色花样的丝绸仍是卷成长条布卷排列在柜台上,柜台里边的人,手拿木尺、剪刀,招呼着顾客。

  在周村银子市街的北首,立有一块六角形的石碑,上刻“今日无税”,这就是著名的“今日无税碑”,字是清顺治皇帝所赐,讲述着顺治年间刑部尚书周村人李化熙代商缴税、倡设义集的故事,宣示着身居高位的大员和地方名人推动家乡经济繁荣的义举,给后人留下了传世佳话。说起这块碑,当地人自豪地说:“我们这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保税区’!”

  当年刑部尚书李化熙回乡探亲,回京后向顺治皇帝禀告了周村街上税多的情况,建议皇帝下令,免除周村市税,让商人们安心做生意。顺治皇帝顺嘴说,“那就免一天的市税吧”。后刻石碑立于市中,上书“今日无税”,并晓谕众人,奉谕立碑,违令者严办。

  数年后,李化熙为侍养老母辞官还乡。他看到周村街市繁荣,心里非常高兴。当看到那“今日无税”的石碑时,又有些后怕,他心里最清楚这四个字的来历和内涵。为了不使周村街商家再受欺负,他慷慨解囊,代替商家纳税。“商家可以不缴税,国家也不能少收入。”周村街纳多少税银,全部由李府承担,不再向商人征收一文。“每岁代为纳,豪棍敛迹,不得横行。”李化熙过世后,他的儿子李灌之、孙子李斯全、曾孙李可淳一辈接一辈,一直到道光年间,李化熙家族代缴市税持续了至少六代人,大约两百年时间。周村无税的佳话闻名遐迩,四方商人齐聚周村经商,周村成了商贾云集的“旱码头”,李化熙一家天下共利的胸怀和“今日无税”石碑,形成了从内到外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氛围,他们一家赓续传承默默无闻、造福乡梓的情怀一直被后人传颂。

  (三)

  诚信立世

  古商城大德通票号后院甬道上有一枚和成年人差不多高的铜钱,叫“借口钱”。借用中间的“口”字为偏旁,上下左右分别组成了一个汉字,按逆时针的方向来念,右边起是“唯吾知足”,左边起是“知足唯吾”。这既是昭告不宰客、不欺客的诚信之道,也是表露商家对待金钱的达观心态。

  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以儒、释(佛)、道三家为骨架。这三者都有自己的文化体系,但在“诚信”上乃“揆一也”。

  周村古大街中段“英美烟草公司山东周村旧址”左门旁有一尊雕塑。一男子坐在一块石头上,怀里抱着一袋银两。这里有一个反映淄博人拾金不昧、大德无言、大善无痕的道德故事,体现着诚信厚道的鲁商精神。清乾隆年间,淄川瀑水庄以贩卖生丝为业的赵运亨,到周村赶集,路拾褡裢里二百两银子,路边等失主。失主为了感谢和铭记这位不留名的拾遗者,在路边立了块石碑,上边刻着三个大字:“还金处”,以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数百年过去了,这故事依然口耳相传。

  徜徉在古街,品味着古街,房子是古老的,生意和工艺同样是古老的,手工作坊、印染、雕刻、古玩、奇石、字画、烧饼、蜜罐、煮锅……信息网络时代,所有人的思想和消费观念都已改变,卖方市场早已变成买方市场,客户购买商品的渠道众多,足不出户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传统的商业思维和经营模式,在这里却大有市场,商品与生活、自然和古老、时髦与舒适都已融为一体,营造出朴素简约、多元开放的商业空间与氛围。

  在李鸿章等人兴起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时,山东一带的大地主,开始进入城市经营商铺。从孟洛川(孟子第68代孙)的祖父开始,便开了孟家布店。孟洛川以山东省周村的万蚨祥(瑞蚨祥前身)为基础,迅速建立起涉及绸布、茶庄、皮货、金饰等的庞大商业帝国。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其分号遍布天津、青岛、烟台、保定、上海、沈阳等地,连锁店达26处,开创了连锁经营的先河。清光绪十九年,为抵制大量洋布涌入中国,孟洛川出资八万银两在北京大栅栏买下铺面房,成立北京瑞蚨祥绸布店。

  孟洛川不同于那些近代资本家,他从商业中的赢利从来没有投入过再生产,而是全部用来购置田地,收取佃租,然后用佃租支撑瑞蚨祥应对商场风云。这是不是产业融合、规避和化解风险的早期探索?在瑞蚨祥最兴旺发达的时候,烟台、德阳所有的土地几乎都是孟家所有。

  “南有胡雪岩,北有孟洛川。”孟洛川短短十几年便积攒了巨富,成为与胡雪岩齐名的商业巨贾。他的一生轰轰烈烈,他的为人之道、用人之道和经营之道,演绎出中国商业的奇迹。在商场上与日本人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还能和袁世凯称兄道弟,为人乐善好施,被英国的一个大商人称为“中国的丝绸大王和东方第一商人”。

  大染坊、瑞蚨祥、三益堂……这些古镇上著名的商铺以及商铺主人的住宅大院也都完好无损地保留了下来。

  为什么周村古商城有市场预判能力、抵御化解风险能力,自身免疫力强,在动荡起伏的商海中始终脚步稳健,“风景这边独好”?它给当下的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化改革留下了哪些可挖掘、可传承的东西?

  (四)

  大商无算

  儒商文化,典型的鲁商文化,是周村古商城最灿烂的文化宝藏。

  瑞蚨祥创始人孟洛川掌管企业大权长达数十年,演绎了一段东方商人的传奇故事。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整条大栅栏被烧,瑞蚨祥店同样成为一片瓦砾,店内的所有账目和物品也都化为灰烬。孟洛川痛心疾首,但无论面对什么灾难顾客是第一位的,于是他就第一个在废墟上支起帐篷,毅然写下告示,向社会承诺:“凡瑞蚨祥所欠客户的款项和实物(有凭证)一律奉还。另凡客户所欠瑞蚨祥的钱物一笔勾销。”

  晚年的孟洛川,携儿孙登泰山,他的儿子望着冉冉升起的旭日,想到父亲驰骋商场70多年的壮阔人生,恭敬地问:“父亲,您这一生的经商之道是什么?”

  孟洛川站在东岳之巅,沉思良久,只说了四个字:“大商无算。”

  自古“商人重利轻别离”,商人言利天经地义,总归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真正的大商人,不拘于蝇头小利砸门面,不求眼前小利而丢大生意。假若走歪门邪道、靠投机取巧,不讲诚实不守信,不守道德和法律底线,能一时获利,但不可能久远。

  鲁商遵循孔孟之道,倡导“德为本、义为先、义致利”。历史上鲁商虽不如晋商、徽商那么辉煌,但兴盛时也曾控制北京乃至华北地区的绸缎布匹、粮食批发零售、餐饮等行业。

  在周村古大街瑞蚨祥店内,存放着一把“良心尺”。这尺子比普通尺子长一寸,在十个“寸”的刻度上刻有十个字:两个端头分别是“天”和“地”,中间依次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店员们每天上柜前,掌柜的总要重申训诫:“上了柜,你手里的尺子就刻着天刻着地,刻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天地良心、八伦八德融于一尺,它时刻提醒你要用好手中的尺子,不但不能给顾客量布时少了尺寸,而且要多让三分。”一寸寸让出的不单是绸缎布料,更是一份诚信和气度。

  周村银子市街有鳞次栉比的票号钱庄,是当年阔佬和阔太太频繁出入的地方。遥想当年,这里算盘声噼里啪啦震天响,闪闪发光的大小元宝、银币铜圆吞进吐出,鼎盛时期每年能完成上千万两白银的交易,堪称最早的“金融街。”

  自1823年山西商人创设日升昌票号,山西票号开始在全国“跑马圈地”。最早在周村设立票号的就是山西票号大德通、大德恒。大德通在银子市街上有个分号,如今已经作为票号展览馆对外开放。展览馆墙壁上贴着一幅“防假密押”字画,这里边藏着只有票号内部人士才看得懂的秘密。那个时候,没有像存折、银行卡这样方便的存储方式,更没有微信支付的手段,聪明智慧的商家设计出了严谨的交易方式,所有顾客都用同一套密码,但每一位顾客的密码又都不重样,确实神秘。

  穿过大堂,来到房子中庭,冲门的大厅是票号大掌柜接待大客户的地方,南侧一间客房,北侧一间餐厅。其实中庭地下是金库,而金库的入口就在人来人往的餐厅处。

  “最危险的地方,却是最安全的地方。”金库入口设在餐厅,这恰是商人的精明之处。金库交给谁看都不放心,干脆不看守。餐厅人来人往,没有一个人是金库的看守,又人人都是看守。票号既省了雇人看守的费用,又找到了一个最安全的地方。逆向思维,轻易破解了危局。

  历史是一面镜子。孟洛川的“大商无算”与大德通票号的“防假密押”这两个故事,分别由清晚期工商金融界代表人物孟洛川与乔致庸创造,阐明了成功商人的道与术的辩证关系。大商无算,商指代表其价值追求及商业准则的商道,无算是各种经营韬略与智慧在道的指引下呈现为信手拈来之算的状态,也就是无所谓算计却又无所不算。防假密押是大德通票号避免伪造汇票行为,采取的独特生存之术。两者虽不可同日而语,却异曲同工,从人生轨迹看,都在追求中国文人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最终在各自领域达到当时的极致。当年文人经商即儒商的涌现成为时代潮流,一改中国长期重农抑商之封建弊端,从而开辟了近代中国工商金融业自强崛起之路。

  (五)

  左手捧《论语》,右手拨算盘

  山东早期商人,基本都是在私塾里读着四书五经成长起来的,从小接受儒家文化影响,满脑子中国传统文化。应当说鲁商的突出特点是“重义轻利”,义利兼得时取之,不能兼得甚至矛盾时,就会舍利取义。这是鲁商的灵魂。

  周村古商业街两侧的房屋为明清风格,以砖木结构为主,门市精巧别致,匾额和招牌丰富多彩,却没有现代的广告牌。大染坊、瑞蚨祥、三益堂……这些古镇上著名的商铺以及商铺主人的住宅大院也都完好无损地保留着。这里俨然是中国古商业街的活标本。

  良心尺、公平秤、还金处、无税碑,一个个故事被默默传颂,一种种精神在赓续传承,周村自从立起“今日无税碑”算起,到光绪皇帝批准开埠,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来街市的买卖人一拨接一拨,但作为买卖人的诚信和公德始终不变,因而周村逐步发展成为名扬天下的“金周村”。

  “天地一杆秤,三尺有神明。”周村芙蓉街东头有家不起眼的秤铺,名叫“正心堂”,因秤非常准,毫厘不差,方圆百里的人只认正心堂做的秤。为了防止心眼儿不正的人盗用正心堂的堂号卖“鬼秤”,每做出一杆秤,都要在秤杆梢上钉一朵秤芯花,以示区别。

  据传,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姓埋名,辗转来到齐国周村做生意,后来被尊为我国四大“财神”的“文财神”。他发现市场上很多人都是用眼睛估计分量,很难做到公平交易,于是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杆秤。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把周村占为驻军和物资供应基地。国难当头,不仅需要舍财取义的大善,更需要舍生取义的大勇。周村富商马家的三个儿子马耀南、马晓云、马天民积极参加抗日,先后壮烈牺牲,成为抗日民族英雄,被誉为“一马三司令”。为了支援起义部队,马家变卖了部分商铺,老街的其他商户也没有置之度外,或出钱,或出粮,或出人,最后促成了武装抗日的黑铁山起义。

  新中国成立后,周村老街迎来了新生,这里迅速发展成拥有200多家店铺的街区,涌现出众多商业才俊,创造了无数商业传奇。2023年春,淄博烧烤爆火时,游周村逛古商城成为游客必需的行程安排,也享受到耳目一新的消费礼遇和游玩体验……

  商家成功的原因众多,家风是隐性财富和看似软性、实为核心的竞争力。尤其是家族性企业,无论是祖传的,还是新缔造的,企业生存发展取决于内在的文化与精神。由“富”到“贵”,更是一个积累和修养的过程。走遍周村老字号,家家有自己的家训、家教、家风和商业诀窍。

  周村煮锅是山东淄博风味小吃之一。周村古商城“丁家煮锅”店主87岁的母亲解玉兰说:“我们这个煮锅质量好,儿子、儿媳下力气,生意很红火。”

  “这个店生意红火的秘密是什么?”

  “面向普通百姓,诚信经营。关键一条:不坑人、不害人。”

  (六)

  薪火传承

  周村古商城着力打造国家级历史文化古街、鲁商文化发源地、影视拍摄基地品牌,尤其是周村商埠文化的底蕴和周村商人的睿智让人印象极其深刻。

  当代鲁商才俊们意识到,“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市场法则”,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劣势也往往源于“老”。“老字号”不能“倚老卖老”、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只有适应消费需求,推陈出新,满足顾客高品质的“胃口”,才能守住祖传的“金字招牌”。

  自姜太公封齐建国,就采取“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基本国策,以农、工、商并重作为发展齐国经济的总方针。他曾称大农、大工、大商为国家的“三宝”,“通商惠贾”的优良传统在齐地延续至今。周村自春秋以来就是重要商业圣地,周村商业长盛不衰的经验启示我们,坚持开放平等的胸襟,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拆除利益籓篱,寻找包容多元的利益契合点,迈上共建共享、共赢共富的坦途。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和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协同配合,商家这只“闲不住的手”各谋其利,推动着经济发展。

  有人概括说,近几百年西方国家之所以崛起,主要靠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看起来,像是商业和财富是主要推动力,追根溯源是文化的原动力。文化推动了思想解放和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浪潮。钱是货币交易的工具、商品买卖的凭证,不代表真正的财富。真正的财富是文化、科技、精神、信仰。成功的商人,有天赋与努力等因素,根源在文化的滋养与底气。

  正可谓:大商无算,厚德载利;小靠智胜,大靠德广。

  天又亮了。我来到周村古商城北大门“大街”牌坊时,阳光正给这窄长的古大街和林立的商铺镀上一层金黄。牌坊两侧那两棵四百多岁的古槐,抖掉黄叶,挺立腰杆,俯视着朝代更替、商家荣辱兴衰和奔走的人流。恰巧四位帅小伙抬着娶亲的大花轿,红红火火、欢天喜地地穿街而过,溅起一片鞭炮声和欢笑声,传向远方……(作者 厉彦林)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