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一幅幅制作精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小品随处可见;一个个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一位位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引领着社会昂扬向上的主流价值……漫步在潍坊寿光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犹如温润的春风,走进群众心间,引领文明风尚,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寿光市着力在教育引导、服务引领、机制引航上下功夫、抓创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积极引导广大群众遵德守礼、崇德向善。如今,寿光上下呈现出明礼崇德、学榜成风、见贤思齐的生动局面。
教育引导让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
“市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能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种寓教于园、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教育方式,时刻提醒我们做一个遵德守礼的文明市民。”徜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里,市民王伟国忍不住赞叹。
润物无声,育人有痕。在城市文化公园、公交站牌、建筑工地围挡上,是大气美观的公益广告;在道路两旁、小区草坪上,是通俗易懂的守德提示牌;在电视、报纸等媒体平台上,是图文并茂的公益广告……在寿光,一幅幅色彩艳丽、设计精美的公益广告展示着文明城市新风尚,一个个建筑围挡成了会说话的“文明墙”,这种全覆盖、立体化的宣传格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空气般无处不在,也让我们城市的发展有了鲜明的底色与韵味。
为更好地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寿光市突出社会认知、百姓认同,围绕“三个联动”抓教育、抓引导。围绕百姓宣讲、社会宣传和媒体宣传抓联动,寿光市成立了8支、共1300人的宣讲队伍,聘请美德形象大使52名,打造了1200多处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美德游园。全媒体开设“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身边榜样”等专题专栏,推出报道1400多篇,短视频等融媒产品2800多个,组织宣讲4600多场次,把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在了日常。围绕法德联动,举办了“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文化建设”新闻发布会,持续开展“法护美好生活”“法进家庭”“法润村居”等主题活动,创新推出马扎普法、以案释法、电台每日学法等26个普法项目,组织法治宣讲1300多场次,覆盖10余万户家庭,寿光市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针对“两企三新”领域,寿光市深入开展了“法治赋能·益企同行”、“青蓝接力·建筑传承”等十大行动,积极引导企业回报社会。近年来,企业先后捐资成立了2亿元的“厚德”教育基金、300万元的暖“新”关爱基金,公益捐赠折款近500万元,82家企业获评文明单位、文明诚信企业。
为把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家庭家风家教,寿光市成立了400多人的“家长学校”讲师团,面对家庭开展针对性教育。依托43所初中,每月组织讲师对初一学生家长进校辅导,覆盖1万多户家庭。在乡村社区,试点成立91处“美德健康家长学校”,进村辅导家长10余期。通过“好家风空中课堂”、村民微信群等,每天推送图文音视频资料,引导家长学传统文化,让立德树人融入家庭家风家教。
服务引领奏响核心价值观和谐之音
扶贫济困、敬老助残、文明交通劝导、关爱自然、网络文明传播……一场场志愿服务活动在圣城大地遍地开花,呈现出一幕幕和谐的场景、一幅幅温暖的画面。近年来,寿光市将志愿服务参与者作为带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者与践行者,常态化开展“学雷锋我行动”“守望邻里”等系列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将寿光打造成了一座志愿之城、文明之城。
以上,正是寿光市以文明实践带动群众践行的一个缩影。
健康义诊摊位前,医护志愿者为群众提供测血糖、量血压等义诊服务;政策宣传摊位前,部门单位的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和普及防范非法集资及反电诈知识、用水政策等民生政策知识,让群众对政策“心里明”“路子清”;便民服务摊位前,普法志愿者提供着法律咨询、诉讼指导、纠纷调处等服务……日前,在上口镇举行的“驻村书记办大集,惠民服务送到家”暨“跨村联建”民生服务大集活动中,一个个方便、暖心的服务摊位,真正让群众实现了“赶一次大集,享多种服务”。以文明创建引领百姓践行,寿光市坚持把文明创建落实到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上,持续开展机关文明创建、“创城为民”办实事等活动,每年筛选10个重点项目,组织镇街部门至少办好1件“创城为民”实事,解决了老旧小区、农贸市场等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在寿光各镇村,组织爱心敬老饺子宴成为常态,目前已有8万余名老年人从中受益,同时带动120多个村建设了“老年食堂”,既解决了家庭养老难题,又促进了孝亲敬老新风,还带动了志愿服务发展。以文明实践带动群众践行,寿光市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着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扎实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镇村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围绕为老、为小等“五为”志愿服务,培育了132个品牌项目,真正把志愿服务送到群众心里。
此外,寿光市坚持以移风易俗引导群众践行。针对大操大办、恶俗婚闹等问题,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红白理事协作联盟,出台《“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行动十条措施》,实施党员干部“两带头”、婚庆机构“三告知”、乡村服务“四倡导”、婚庆节俭“五严禁”行动,有效解决了恶俗婚闹、大操大办等难管难治问题。如今的寿光,白公事当天忙,丧葬费用降到几千元,极大减轻了群众负担。寿光市先后被确定为全省婚俗改革试点、“礼安齐鲁”丧俗改革试点,红白公事群众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
机制引航让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只有长期坚持,才能真正取信于民。近年来,寿光市为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生动、有效、长期性开展,不断创新实践载体,强化宣讲体制机制创新,得到群众广泛认可。
为进一步加强实践载体创新,避免系列活动走过场、一阵风,寿光市突出常态长效,健全完善“三项机制”,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见行见效。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在市级层面,针对先进典型、星级志愿者,推出优先推荐评先树优、免费查体等10类33项举措,每年为志愿者购买100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险;多个村庄将个人私德、社会公德与福利挂钩,让“德者有得”落到了每个人身上。完善信用奖惩机制:推动人人建信、公德入信、整村授信,将公德与信用挂钩,信用与审批、贷款等生产生活挂钩,让讲德有信的“处处方便”,失德失信的“处处难行”。完善典型选树引领机制:修订完善先进典型选树办法,持续开展“寿光好人”“道德模范”“感动寿光人物”等典型选树活动,在乡村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等美德评选活动,用身边人影响身边人。在一系列措施推动下,寿光先后涌现出县级以上各类先进典型1400多名,其中2人获评“全国道德模范”,28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如今的寿光,一个个扎根基层、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赢得了广大基层群众的信任与赞许。从宣传教育到实践活动,从规定动作到自主创新,寿光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座精神灯塔为导航,不断凝聚起推进城市前进的正能量,让人民群众期盼的美好生活触手可及,切实享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福利。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