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山东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光辉的革命历史。从沂蒙山革命老区到胶东半岛的抗日根据地,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山东人民以无畏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贡献。红色精神在山东大地上深深扎根,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宝贵财富。
现代法治建设中,红色精神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红色精神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当今社会治理的指引。山东省在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将红色精神融入法治理念。
近期,海报新闻记者跟随司法部组织的采访团去到山东,在齐鲁大地上感受到了红色基因与法治精神的融合发展。
打造红色法治宣传教育阵地
“我的爷爷是一名老红军,1936年加入红军队伍。我的家中一直传承着红色基因。别的小孩子从小听儿歌长大,而我是听祖辈、父辈唱《映山红》《闪闪的红星》等红歌长大的。”在临沂市蒙阴县垛庄镇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蒙阴县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郭艳阳对记者讲道。
1947年5月13日至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经过浴血奋战,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王牌军”整编第74师,成为打破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华东战局的关键一战,在解放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自此,“英雄孟良崮”成为沂蒙山的象征,被载入历史史册。经过岁月的沉淀,以孟良崮为代表的沂蒙精神,逐渐渗透到了临沂的发展血脉和根基,融入每一位沂蒙儿女的基因。
郭艳阳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为观众讲解(图片由郭艳阳提供)
2011年,郭艳阳放弃了在蒙阴县广播电视台播音员的工作,主动申请调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从事讲解工作,这一讲就是13年。革命故事对她来说并不陌生,她从小听着爷爷浴血沙场的故事、孟良崮战役的故事长大,然后又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的人。
“我之前经常自己在家里面练习讲解词,当时我的儿子还在上幼儿园,有的时候我背出来了上一句他就可以接下一句。时间长了他就会主动地问我这些故事是什么意思。我觉得这也许就是一种红色传承吧。”郭艳阳回忆道。
13年里,郭艳阳讲了四千多场孟良崮战役的故事。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接待过山东省各地市的研学团队,还有来自省内外高校的学习队伍。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孟良崮,了解孟良崮,使其在红色教育基地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记者从蒙阴县垛庄镇宣传办公室工作人员匡秀福处了解到,因为沂蒙地区红色资源丰厚,像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这样的“红色文化+普法阵地”,仅在垛庄镇就有16处。
近年来,山东利用“红色朱村”、费县大青山党性教育基地、莒南县115师省政府旧址、沂南县青驼战工会旧址等,将红色基因与法治文化结合起来,打造了一批以红色法治文化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目前,全省共建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8 处,建有红色法治文化公园、广场、长廊2.4万余处。
基层治理模式渗透红色基因
代村,“沂蒙红色堡垒村”,曾经的革命老区,红色基因历久弥新代村人代代相传。从上世纪90年代,代村依法破解“人地不均、零散经营”的突出矛盾和近400万元的巨额债务,到今天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代村骨子里流淌的是红色基因,这个基因是乡村善治的基础,是法治文化的根源。
“1946年,代村发生了著名的戴家村阻击战,革命先烈浴血奋战,守住了戴家村阵地。红色精神一直影响着这里的村民。我们代村人在革命战争年代拥军支前,为革命作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苦奋斗,努力奔向好日子。其实这就是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在代代传承的。”代村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说道。
为了更好保护红色资源,代村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代村村史馆,把抗日战争时期王次安卖掉家产参加抗日的故事、1945年代村秘密成立党支部组织群众抗战的故事、1946年戴家村连与乡亲们一起战斗的故事进行深入挖掘,在村史馆展示出来,从中深入剖析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教育党员干部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促进村民更加自觉地遵纪守法。
为了更好发展红色法治文化,代村建设了村级法治文化广场、“文明法治文化幸福路”、在“兰园书坊”打造法治课堂,创办《新代村》报,刊发普法知识和村内纪事,不断推进红色文化为法治村庄服务。
代村村民正在学习法律知识
“我们现在还有这种讲故事学理论的活动,由党员、村民代表来组织群众,通过讲一些红色法治故事来让村民学理论。我们有专业的宣讲员,而且村干部也人人都是宣传员,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普法讲法。”王传喜介绍。
代村在王传喜的带领下,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依法治理”新路径,代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红色精神为现代法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实践指导。弘扬红色精神,增强了全社会对法治的信仰,提升了法治建设的道德基础。正是这种有机结合,使得山东的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这篇红色资源与法治元素的“结合文章”,山东始终笔耕不辍,孜孜以求。(记者 田柳)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