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抢抓“出海”新机,看鲁企突围第二曲线

  眼下,“出海”有多热?

  近期,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公布的一组数据很有说服力:今年1到8月,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达63万家,同比增长8.8%;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2.4%;8月当月货物出口额同比增长8.4%。

  三个维度的增速,照见中国企业“出海”新的动向和势头。

  具体到鲁企,今年1-8月,中通客车海外市场出口4583台,同比增长73.99%,有力支撑企业良好运转;上半年,南山铝业净利润达21.89亿元,同比增长66.68%,海外收入贡献颇大……

  行走在齐鲁大地,不难发现,广大鲁企正抢抓“出海”新机,突围第二曲线。

  (一)

  为何要加快“出海”步伐?

  对于广大鲁企而言,“出海”就是一片蓝海,这是基于对供需两端的基本判断。

  一端是全球市场有海量的需求。

  尽管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增长下滑,但全球市场的体量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无法比拟的,其蕴藏的不同领域、不同层次海量市场机会,足够支撑任何行业的企业获得丰厚回报。

  更何况,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相对落后,其发展蕴含着巨大市场需求;全球化产业链重构呈现近岸化、本土化、区域化特点,对供应链的效率与韧性要求更高,为产品、产能“出海”创造新的机遇。

  一端是鲁企拥有强大的供给能力。

  广大鲁企,背靠中国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和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与中国产业、中国市场一起成长,拥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超强的产业链接力,有的甚至深耕全球市场多年,有能力为全球市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比如,前不久,海信80英寸以上大屏电视销量在意大利市场占有率达到37%,超过韩国三星,跃居市场首位;泰山体育为巴黎奥运会提供超1万件体育器材和各类服务。

  鲁企“出海”的“海域”不限于发达国家市场。就在今年9月,非洲多国领导人到山东考察,欢迎鲁企到非投资,看中的正是鲁企能够提供品质不逊色于欧美企业、价格却不那么高昂的产品和服务,让本土民众低成本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与美好。

  总之,在供给和需求都具有全球性的今天,早已在行业内积累一定技术力量和品牌认知度的鲁企,有在域外之海打开新成长空间的优势和潜力。

  事实上,鲁企新一轮的“出海”,拿订单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构筑新的护城河。

  赛轮轮胎在墨西哥设厂,锤炼的是产业链“出海”的能力;海信在埃及设厂,为的是以本土化研发、制造和营销进一步开拓非洲和中东市场;北海造船签约新加坡、比利时订单,巩固的是在大型散货船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

  实践证明,谁能率先重构供应链体系、打开新的市场,谁就能率先具备突围破局的能力,在全球竞争中占得先机。

  (二)

  蓝海里,有大鱼,也会有新的风浪。

  不确定的地缘政治、瞬息万变的市场都会给“出海”带来新的风险。所以说,“出海”,也是门常学常新的学问。

  比如,眼下,在海外设厂,不能只考虑人力成本多么低,还要看当地基础设施是否完善,预判贸易目的国贸易规则变化;开拓新的市场,既要摸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又要注重本土化运营,还要考察当地政治环境。

  当然,把握“出海”新机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全球市场中长期摸爬滚打中磨砺出来的。但毫无疑问的是,置身海外市场的“场”内,才能一步步提升“出海”能力,在新的压力测试下提升韧性。

  海尔并购开利商用制冷业务,强化了自身在B端商用制冷解决方案能力和在欧洲市场渠道整体协同能力;高测股份半导体设备首次出口欧洲,获得的是对海外半导体设备市场更深层次的认知。

  所以说,企业扬帆“出海”抢抓新机,必须在“场”内苦练“出海”本领,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抢抓“出海”新机,鲁企还要立足实际情况,量体裁衣,走出自己的“出海”新路径来。

  山东是农业大省,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也是工业大省,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雄厚。具体到每家企业,它拥有的资源禀赋不同,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同。对于广大鲁企而言,“出海”关键要找准目标海域,以适配自己的方式“出海”。

  比如,在临沂,当地一些企业正探索以跨境电商方式出口小商品;在博兴厨具产业带、威海渔具产业带上,有的企业正借助第三方力量“出海”;今年,豪江智能在海外设厂,尝试以产能“出海”。

  可以说,今天企业“出海”的方式多种多样,每家鲁企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三)

  抢抓“出海”新机,政府的作用不容小觑。

  今年9月,山东省代表团访问塞尔维亚时,为全国首个中欧班列中东欧集结中心揭牌,引发广泛关注。这个集结中心的设立,有力增强了境外通道服务能力,让企业“出海”更快捷。

  近年来,在鲁企“出海”背后,总能看到政府的身影。从出台“44项”政策措施力推跨境电商跃升发展,到建设内陆港把“出海口”搬到鲁企家门口,从擦亮“好品山东 鲁贸全球”品牌,到组织鲁企参加海外洽谈,山东从制度层面到具体举措层面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有力助推了鲁企“出海”。

  事实上,政府为“出海”构建起的“软硬件”,也为企业重塑竞争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

  比如,海外仓的建设,有效降低了企业“出海”成本,扩大了“出海”疆域;政府牵头组团“出海”抢单,让海外客户对企业多了份信任。

  所以,各地要因地制宜、因企施策,拿出具体可行的方案和举措,更加高效地服务企业“出海”。这样一来,鲁企必将在“大航海时代”展现更大作为。(记者 刘帅 策划 任宇波)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