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源泉。新时代新征程,如何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应主动肩负起将优秀文化融入现代社会、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使命。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研工作
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在于深刻了解其内涵、了解其本质,并探索其与现代社会相契合的关键点。以高等教育为主的教育主体,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纳入教育科研体系,深化对“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命题的学理性阐释,为具体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和命题。教育主体通过系统化的研究与剖析,推动社会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的历史演变、内在逻辑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例如,高校学术团队通过深入研究经典著作,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概念的原始含义及其演变过程;分析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揭示这些概念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应用和社会效应,从而全面理解它们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具体贡献。
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延续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关系。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经历一种“新陈代谢”的过程。通过科研工作,探索如何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特别是探究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之间的矛盾与关系,有助于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找到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对此,科研团队需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传统文化在不同时期的转变与创新,探讨其中的规律和特点。尤其要关注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揭示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何种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通过系统的科研工作,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不同领域,挖掘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和时代意蕴的精神标识,如器物发明技术、法律制度、社会价值取向等。同时,高等教育机构要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把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介绍给世界,加深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和国际影响力。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学科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和文明发展水平,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儒学、道教、佛教等多元思想体系,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礼”“义”以及家国情怀;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自然之道”;佛教哲学中的“因果缘起”“众生平等”,为现代哲学社会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以高等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机构,应通过深入挖掘儒释道等传统文化资源,发掘其中的哲学社会思想,并将其与现代学科体系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针对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伦理困境,可以基于儒家的“仁爱思想”构建新的社会伦理框架;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可以结合道家的“自然观念”,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在建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学科研究范式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思想的当代转化是关键一环。教育机构需要运用现代语言和研究方法,对传统思想进行深入解读和重新构建,以确保这些思想有效融入当代社会的各个层面。以儒家思想为例,其核心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古代的社会中指导着个人的道德修养、家庭和谐关系的构建以及国家的治理。在现代社会,这一理念可以通过创新性的解读和应用,转化为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强化家庭伦理建设、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现代模式。对此,教育机构应通过课程设计、研究项目和公共教育活动,推广经过现代转化的传统思想,使之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
构建文化自信的教育自主知识体系
教育自主知识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教育领域自主构建的知识框架和教育内容体系,不仅包括对本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包括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在我国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成为核心内容,以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树立文化自信的教育理念。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置,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入各个学科,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熏陶。同时,教材编写应突出中华文化的经典内容和现代价值,结合生动的历史故事、文化传统和当代成就,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此外,教学方法也应不断创新,利用多媒体、实践活动、文化体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底蕴。
完善教育体制机制。教育部门应建立和完善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制定传统文化教育大纲,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小学阶段,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绘画和手工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在中学阶段,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历史事件的讲解、传统节日的体验等,让学生深入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在大学阶段,通过开设相关专业课程、组织学术讲座和文化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兴趣和创新能力。通过完善的教育机制,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作者崔守强系中共济南市莱芜区委党校高级讲师;高绍英系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二中学高级教师)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杭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