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推进教育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规划部署,从5个具体方面提出了17条具体要求。这是新时代新征程强教强师的纲领性文件,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引和制度保障。

  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作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的战略部署。在去年教师节前夕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致信中,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6个方面,深刻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必须深刻认识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扎实推进“五位一体”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以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强化思想引领,把稳教师发展之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立足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对“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出部署安排。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求广大教师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筑牢信仰根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高校要将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地见效。要强化培育教育、注重民主监督,切实提升教师党员发展质量;健全教师定期理论学习制度,抓好教师党员思想政治引领;持续开展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等活动,引导党员教师亮身份、当先进、践承诺、树形象,全面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要推进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通过选“苗子”、给“位子”、铺“路子”、压“担子”,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要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党建工作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体系。

  涵养师德师风,夯实教师成长之基

  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意见》指出,要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引导教师自律自强,加强师德师风培养,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高校必须深刻理解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素质第一标准的丰富内涵,紧紧抓住“师德师风建设”这个关键环节,系统谋划,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要完善师德培育体制机制,强化教育培训,突出信念育德,系统构建“学校党委—职能部门—学院(部)—教师党支部”四级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坚持新聘教师培训和全员培训相结合、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全覆盖培训模式。要坚持高标准严考核,强化师德为先,突出规则立德,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考核办法,把好公开招聘、职称评聘、先优评选等工作的第一道关口,加强对教师政治立场、科学精神、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评价考核,对违反政治规矩、师德师风准则等要求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真正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

  提升专业素养,筑牢教师安身之本

  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意见》提出,将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基础,贯穿教师发展全过程。高校要坚持把终身学习理念贯穿教师队伍建设始终,为教师提升教学技能、拓展职业发展渠道打造平台。要加强对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统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政策和资源,以人才培育项目、课题和智库研究、教育培训活动等为抓手,服务教师高质量发展。要着力构建教师成长发展支持体系,创新发挥老中青传帮带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站稳站好讲台;全面加强“以赛促教”,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教学竞赛体系建设,引领示范带动广大教师把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行动自觉内化为主动价值追求;强化“数字赋能”,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课程随时、随地信息化评价,促进教学质量评价向科学化、精准化转变;系统推动“协同创新”,通过校内外协同联动,构建教师共同体,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完善评价体系,疏浚教师活力之源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意见》指出,要推进教师评价改革,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现象,推进发展性评价。高校要重视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按照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思路,积极探索体现时代要求、彰显中国特色、符合学校实际的教育评价体系,以及与新时代相匹配的育人评价模式、教育评价方式、管理评价机制,充分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调动教师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教师职称评聘和任期考核中,要始终坚持高质量导向、目标导向、绩效导向、问题导向,实施综合评价,注重破立并举。可以调整职称类型设置,使用统一量化的分层次绩点认定办法,打通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成果业绩;按照评价维度相同、权重不同的理念,综合评价各类人才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的贡献;鼓励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争作贡献、追求卓越。

  弘扬重教风尚,汇聚学校向上之力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尊师重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教育家精神需要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要优化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加大待遇保障力度,引导教师成长为有情怀、有水平、有温度的大先生,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关心关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静心从教。要更好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机制,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支持教师积极管教,维护师道尊严,推动教师队伍健康发展,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要着力培育优质校园文化,营造尊师重教、爱校爱师的浓厚氛围,构建科学的教师荣誉体系,利用好关键节点,通过十佳先优表彰、教职工荣休仪式等活动,有效增强教职工的荣誉感、归属感和幸福感。要创新做好教师宣传工作,充分运用好新媒体等多种渠道,拓展教师宣传阵地,讲好优秀教师故事。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支持师范院校建设,全面提升师范教育水平,坚持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第一职责,大力支持师范院校“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意见》部署安排,坚决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末端落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建好建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冯继康)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