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以体验教育助力“以文化人”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推进体验教育是中小学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以文化人”、推动文化“两创”的重要路径。

  面临的挑战

  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不少挑战,比如,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引入,一些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有所减弱,甚至还出现了价值观混乱的状况。还有一些学校和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够全面准确,甚至存在误解。例如,将传统文化教育简单地等同于经典诵读,忽视了传统文化在价值观、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教育方式以课堂渗透为主,缺少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创新性和实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作基本内容与研究对象,把学习、生活、社会、游戏、交友等体验作为主要的方式方法,以契合青少年学生教育、学习、认知、思考规律的方式、方法,全面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成长予以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教育,不单是一种推动文化“两创”的教育新观念,也是一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现代教育模式,其以中小学生亲身经历现场体验或者模拟情景体验作为基本形式,借由让中小学生身临其境、五官并用以及感悟体验来激发情感与思维,使中小学生的思想、情感与体验内容引发共鸣,进而获取内化于心的教育成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教育注重体验、实践和感悟,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成人。它以学生为本,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讲台形象,而是转变为课堂和学生的调动者和唤醒者,使他们从被动接受的封闭模式中解放出来,亲身体验、感受、想象、发现和思考。这种教育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发展。

  推进的路径

  山东省拥有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近年来,山东省中小学通过创新教育机制与教育方式,因校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取得了积极成效。笔者以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第一,建设数字化资源库和数字体验馆。数字化技术的推进与广泛应用,让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获取愈发简便。通过构建数字化平台,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集中收录与展示,涵盖经典文献、音视频资料、艺术作品等等。这些资源的数字化,不但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便利,也给予了学生更为宽泛的学习材料。基于元宇宙技术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体验馆(教室)。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等技术构建的虚拟情境,具备高度的沉浸感和交互性。在虚拟世界中,学生可以创建自己的角色,与其他参与者互动,参与各种体验活动。数字体验馆还提供了情景模拟教学场景,以及学生自主和协作学习的机会。在数字体验馆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是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亲历来建构知识。他们可以通过聆听讲解、观看资料、情景再现和实际操作等,进行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学生随时可以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与老师或其他体验者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互动和沟通,激发新的思考和灵感,从而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整合和内化。

  第二,建设体验教育基地和实验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的体验方式,需要充分挖掘校外的传统文化资源,发挥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文化遗址、名胜古迹等传统文化资源的共享价值,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系统有序的体验式教学活动。这种自由、动态的体验教育模式,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转化为实践性课程,将抽象化的概念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的大脑,尊重每一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表现。从本质上来说,这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实验学校要主动进行跨学科教学与整合,于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教学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和各类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特色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开发等有机结合,营造浓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教育氛围。

  第三,组建教研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研共同体是一种基于校本教研的联合模式,遵循同质促进、异质互补的原则,根据本省、市、县内各学校的教师特色和专业发展需求,联合互动,共同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教育教学研究,形成相互借鉴、协同研究、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教师需积极运用AI技术,借助大数据剖析学生的学习数据,知悉他们对传统文化知识领域的掌握状况,进而拟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规划与个性化的学习方案。譬如,经由智能推荐系统,学生能够获取与其兴趣相契合的传统文化内容,像古诗词、书法、国画等,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致。教师亦要秉持“学与思结合”的教学策略,尝试构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下与线上”全新的传统文化体验教学模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动起来。

  (作者: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保泉)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