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杨家埠木版年画携新归来:年画与福字,碰撞出创新火花

散发出的不仅仅是“乡土气息”,杨家埠木版年画携新归来

年画与福字,碰撞出创新火花

尹国栋雕刻的《百年辉煌》线版(部分)。 (□记者 张蓓 报道)

  □ 本报记者 张 蓓

  本报通讯员 刘燕青

  今年春节,杨家埠木版年画“福”字卖得很火,曾淡出春节记忆的杨家埠木版年画携新归来。

  “刻字部”里37年的坚守

  在潍坊市寒亭区民主街幸福路一家大型超市斜对面,有一家开了37年的“刻字部”,店主尹国栋还有另一个身份:杨家埠木版年画雕版师。

  杨家埠木版年画源于明初,繁荣于清代,曾行销大半个中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因战乱而一度萧条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全面恢复生产。华东区和山东省连续两年派出年画工作队来到杨家埠,专业美术工作者和民间艺人一起进行新年画创作,《科学种田、人能胜天》《儿童热爱志愿军》《拖拉机耕地》《水库》等作品深受群众喜爱。

  在尹国栋的记忆里,1978年是难忘的一年,杨家埠木版年画再获新生,157幅年画被送往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当地先后成立杨家埠木版年画社与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所,恢复生产、挖掘史料、收集画版、培训队伍、创作新年画。尹国栋也是在这一时期与杨家埠木版年画结缘。1979年,他作为年轻的年画爱好者被派到天津杨柳青学习,学成归来后,成为年画社的一名专业雕版师。

  尹国栋圆了年画梦,也凭借技艺逐渐赢得了口碑。但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杨家埠木版年画又进入了低迷期。如何不放弃年画雕版技艺,还能养家糊口,尹国栋辗转反侧,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刻章。刻章和雕版沾边,易上手,于是便有了这间四五平方米的“刻字部”。尹国栋在这里一边雕版,一边刻章,风风雨雨几十年,也算衣食无忧。

  “百年辉煌”再掀创作高潮

  2月1日,在“刻字部”里记者见到了正在伏案雕刻的尹国栋。“现在刻章没什么生意,雕版的活儿都做不过来。”尹国栋说道。

  举办杨家埠风筝年画艺术节,开展“年画重回春节”活动,组织“送年画下乡”“年画老字号联展”“印年画体验”……这些年,随着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推动,年画又重回大众视野。目前,杨家埠木版年画从业人员200余人,年印制年画2300多万张、销售收入1亿多元。

  “现在做的这幅作品,可是大制作啊!”尹国栋将两块雕刻完的线版拼到一起,向记者展示。画面中,长征路上的红军、辛勤劳作的农民、服装批发市场进货人、外卖小哥、刷脸取件、无人驾驶等画面,将一幅发展巨变的场景呈现在眼前。“参与这么大工程的现代年画制作,有意义!”说到这里,已年过六旬的尹国栋双眼放光,在他看来,这是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又一次创作高潮。从1980年后,他所接触到的年画大都是传统的,拿着过去的品类反复刻。近10年虽也参与了不少“大工程”,刻了五六百张版,但如此庞大的年画工程还是第一次接触。仅派给他的任务就是雕刻13套版面,最大的一套包括2个线版,10个色版。

  尹国栋所说的这个“大工程”名为《画说党史·百年辉煌》,是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而创作的木版年画集,用100幅年画展现建党百年来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尹师傅雕刻的是最后压轴的一个版,叫《百年辉煌》,现在手绘原稿正在首都博物馆展出。”项目策划人杨营茂说,作品全部为手工绘稿、雕版。

  杨营茂介绍,“光党史我就翻了好几遍,再找党史专家定,十天半个月就要开会议稿。”从项目启动到完工,这套原创木版年画集历经8年,共计20多名年画传承人和党史专家参与。

  从“乡土气息”到“洋气”

  色彩鲜艳,内容丰富,乡土气息浓郁,是不少人对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评价。而如今,也开始出现了“洋气”这样的声音。

  为响应“年画回归春节”的号召,从业者们重新挖掘年画在生活中的价值。他们发现,虽然贴年画的少了,但家家户户过年都贴福字,送“福”谁都喜欢。于是年画与福字,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今年春节前,正金堂团队设计了一套六幅木版年画“福”字,订单应接不暇。在大家看来,木版年画印的“福”字,可比机器印刷的洋气多了,“福”字外再套一个纸筒,既喜庆又高端。正金堂趁热打铁,出品了一套2021年木版年画日历。

  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让年画销售对象和用途也发生了改变,从农家宅院进入城市人家的客厅、书房和图书馆、民俗馆、酒店等公共区域。

  设计师在内容上创新,尹国栋则尝试着在雕版上创新,从生产性画版变为观赏性画版。“刻字部”的墙上,挂了一幅红木镶边的装饰品,走近才发现,这是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线版。上面是和蔼的“老寿星”,下面是“寿”字,老寿星胡须根根分明,线条流畅。将年画雕版当做艺术品去创作,是尹国栋一直走的路子。

  有件事让尹国栋印象深刻。去年,潍坊市坊子区一市民买了套新房,想要装饰一下。“他对门神特别感兴趣,但是现在的门都是单门,他就想了个办法,在客厅玄关处做了两个立柱,把门神年画线版镶刻在立柱里面。”这对尹国栋启发很深,传统魅力也需要当代表达。

  亟待培养新一代传承人

  每天到“刻字部”上下班的,还有尹国栋的儿子。33岁的尹龙龙,从小就受传统艺术的熏陶,大学学的也是美术专业。2016年,经尹国栋苦苦劝说,儿子将外面的工作辞掉,开始钻研年画雕版技艺。之所以把儿子拽在身边,尹国栋说,是怕手艺失传。虽然全国各地徒弟不少,但多以兴趣为主,而时间不等人,老一辈的传承人已鬓生华发。

  对于这一点,杨营茂也深有感触。在国内18个年画产地中,杨家埠算是佼佼者,但40岁以下的雕版艺人却寥寥无几。此次《画说党史·百年辉煌》年画集共找了9名雕版艺人,除了37岁的杨颖伟,大都是退休在家的老传承人。

  虽然近些年,当地比较重视木版年画传习,免费培训学员,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但与大多数非遗项目一样,木版年画必须经过长时间磨炼和点滴积累,才能有所建树。已是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的杨颖伟,花了20年才逐渐打出名声。有“童子功”的尹龙龙花了5年,才精通普通木版年画线版雕刻技艺。对于复杂的线版,尹国栋则想让他练两年再接触。

        原文链接:杨家埠木版年画携新归来:年画与福字,碰撞出创新火花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