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今天(4月22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负责同志等介绍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
去年年底,中国全面放宽优化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试行对韩国、日本等单方面免签,带动入境旅游“热起来”。能否介绍一下山东入境旅游的情况?本届文旅大会针对入境旅游有哪些新的部署安排?
孙蕾:入境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行业整体水平、提振经济和消费、推动文化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入境旅游营销、产品、服务3个体系建设为抓手,一是统筹各市制定全省《入境旅游营销推广计划》,组织十余场线下推介活动,邀请超过100家旅行商、10名外籍网络达人考察踩线;二是针对不同市场推出30多条核心入境线路,精细打造“赏花踏青、嗨啤消暑、采摘品鲜、冰雪贺年”四季主题产品,启动东南亚“百团万人游山东”赏花季,“周五下班去山东”“跟着赛事去旅行”等产品受到韩国市场广泛欢迎;三是推动重点景区设立境外游客检票通道、优化入境游客门票预约流程,试点外语辅助讲解,提升入境旅游服务质量。一季度,全省共接待入境游客28.3万人次、同比增长80.9%,涌现出欧罗巴2号、韩国公园健步球等一批入境大团队,央媒、外媒多次专题报道山东入境热点,全省入境旅游市场实现“开门红”。
推动入境旅游快速提振、高质量发展,也是此次文旅大会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是加力资金和政策支持。上周,山东印发了《“引客入鲁”奖补办法》,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对组织招徕入境游客、境外营销作出突出贡献的旅行社予以奖补,及时发放。大会期间,还将印发《入境旅游服务提升专项行动》,逐项优化当前入境旅游服务存在的短板、痛点。比如,争取每年开通8条国际航线、运营30艘次国际邮轮、保障入境游客1小时通关等量化指标,以及争取24小时过境免办查验手续、鼓励因公出国(境)团组开展入境旅游宣传、支持烟台威海开展入境支付便利化试点等机制性、前瞻性举措,力求更好服务市场主体,打通入境旅游堵点。
二是创新实施境外营销中心计划。与入境客源市场的旅行商和营销公司深度合作,设置“好客山东”境外营销中心,联合开展市场调研、研发产品、创作内容、投放广告、参加旅展等,进一步提高入境客源市场开发的针对性、系统性,加强精准推广、有效传播。大会期间,省文化和旅游厅还将为韩国、日本等的协会、旅行社、OTA企业等首批10家“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入境旅游合作伙伴颁牌,预计每家伙伴今年全年将向山东输送入境游客同比增长20%以上,进一步搭建境外营销阵地,巩固深化与主要入境客源市场的联系,提升山东文旅境外号召力、凝聚力。
中新社记者:
作为2025年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办地,请问德州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朱开国:德州位于鲁北平原,北接京津冀,万里黄河在这里奔流赴海,千年运河在这里九曲进京,德州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的美誉,是全省“一山一水一圣人”文旅产业发展布局的重要节点。近年来,德州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把文旅作为标志性产业链集中培育,挖掘新质增量,保持高位发展,培优塑强“好客山东·德行天下”文旅品牌。
一是景区全域联动。坚持全域发展理念,紧抓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实施“两河牵手”生态廊道工程,推动景区联动、线路联通、产业联盟,重点打造“北部乐陵影视城、南部齐河国家旅游度假区、主城区京杭大运河文化展示区”3个重要支点,构建以点连线带面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全市培育A级景区76家,其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4A级旅游景区8家,星级旅游饭店24家,去年以来接待游客增长15%。
二是业态提质焕新。坚持提质、扩容、创新并重,深度挖掘文旅资源,以项目创意呈现城市“心意”。3年来精心谋划、聚力建设43个总投资435亿元的文旅优质项目,大禹农耕文化博览园、黄河故道文化公园、杂技蟋蟀谷、金山文博园、德工文创园等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推出一批彰显“大德之州·儒风水韵”元素的旅游精品。其中,投资120亿元的坤河欧乐堡旅游景区,海洋极地世界、动物王国、古建筑博物馆群等高端项目强势出新,年可接待游客近千万人次,成为黄河文化旅游带的一颗璀璨明珠。
三是打造国风顶流。推动跨界融合、场景链接,有品质又惠民,既传统又潮流,以情绪价值赋能产业经济。跟着电影去旅游,热播剧《国色芳华》《唐探1900》拍摄地乐陵影视城火爆出圈,整合资源、联袂打造文旅新IP,着力建设北方影视产业集聚区。发挥国家竞技体育装备、商用健身器材产业示范基地优势,成功举办马拉松、冰雪等特色赛事,中国钓鱼运动基地、中国板式网球推广试点城市、山东冰雪运动基地等花落德州,“赛事+”“体育+”已成为德州文旅新时尚。
四是传承优秀文化。保护传承黄河文化、运河文化、大禹文化、红色文化,拥有国家、省市级286个非遗项目,德州黑陶、红绿彩、杂技、扒鸡等久负盛名,原创杂技剧《山水国潮》晋京展演,大运河德州段是极其珍贵的原真古貌千年古运河,四女寺水利枢纽被誉为“北方都江堰”,德州古玩城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古玩交易市场,苏禄王墓是国内唯一保存完好的外国国王陵墓,冀鲁边革命纪念园讲述了渤海军区教导旅8000子弟兵万里西征赴天山的历史悲壮与辉煌。近期,大型舞台剧《大河上下》成功上演,全景再现波澜壮阔、生生不息的黄河文化。
香港大公文汇报记者:
每年的大会都会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签约落地,这些项目作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备受各界关注。能否介绍一下,今年将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亮点项目?
刘少华:文旅项目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近年来,全省各地持续推进文旅项目建设,加快建成一批业态新、融合度高、数智化的标志性文旅项目。此次签约项目有以下特点:
一是场景业态新。如,位于济南市起步区鹊华公园的泉城名士坊——如梦令演艺综合体项目,将打造如梦令宋词主题演艺乐园,以宋词词牌名“如梦令”为切入点,从济南二安(李清照、辛弃疾)打开宋文化的生活图卷。如,临境山海经VR沉浸全感剧场项目是菏泽市首家大空间数字化文旅VR体验馆。项目以《山海经》为蓝本,深度挖掘菏泽本土祖源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以及传统节气文化,同时结合菏泽本地“雷泽”与“青丘”传说,应用前沿VR技术和各类体感装置,增强互动性与趣味性,使游客按照不同剧情、不同角色的设定,实现全方位、沉浸式体验。二是文旅融合深。如,青岛“丝路千古情”大型演艺项目、铁道游击队景区枣庄演艺提升项目、德州乐陵市影视文化产业园项目、烟台市东游宫及沉浸式文旅演艺项目,聚焦旅游演艺、“影视+”,做好“跟着影视去旅游”文章,通过跨文化、跨媒介、跨资源的创新展现,将高端艺术、红色文化与大众体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有效彰显文化内涵,赋能旅游发展。三是规模体量大。项目投资规模均在亿元以上,18个项目中有5个投资额超过10亿元,德州市梦幻之城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投资额30亿元,临沂市华昌文旅综合体项目投资额达48亿元。四是整体品质好。这批签约项目结构完善、品质高、潜力大、带动性强,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建成后将实现丰富业态、集聚人气、带动就业、拉动消费等多重效益统一。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联合各市文旅部门,围绕推动项目开工建设做好相关工作,现场调研,找准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积极协调各方力量给予大力支持,推动项目开工如期实施。(记者 杨烨莹 摄影 李亚平 崔晗 策划 陈巨慧)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