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落细落小 落实落地——淄博市淄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切实解决问题

  近年来,作为山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县之一的淄博市淄川区,按照中央和省市安排部署,在省派淄博省社科联和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联合工作组调研督导下,紧紧围绕当前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聚焦群众所思所盼所想,坚持项目引领、以人为本、因事找人、人随事走,突出打造“把党的关怀送到百姓心田”品牌,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古诗词吟诵、发放孝善助老金、升学礼、参军礼……推动文明实践活动乘势而起、蔚然成风。中央文明办和省市文明办多次到淄川调研指导,淄川文明实践经验做法入选山东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

  聊斋故里 厚德淄川

  奠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基础

  淄川自西汉建县,古称般阳,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厚重,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先生的故乡。近年来,淄川区坚持虚功实做,孝诚爱仁“四德”工程入心净化心灵,家风村风行风“三风”建设入堂净化风气,新面貌、新风尚、新品行、新生活、新秩序、新文化“六新”工程入村净化环境等,用道德软实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淄川区按照中央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安排部署,以新的思路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不断理清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思路,初步探索了一条“淄川新时代文明实践把党的关怀送到百姓心田”的实施路径。

  落细落小 落实落地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切实解决问题

  “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是困扰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三个难题,淄川区突出“文明”主线、“实践”主体和“平台”融合,扎实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

  围绕“做什么”,突出“文明”主线,“春风化雨”让群众知党情感党恩。确定主体活动项目“五项实践”和“五项工程”,“五项实践”为理论实践教育咱、政策实践指引咱、价值观实践培育咱、文化实践滋养咱、新风尚实践塑造咱;“五项工程”为新思想工程强化咱、新面貌工程美化咱、新风尚工程感化咱、新传承工程礼化咱、新文化工程教化咱。围绕传统节日和人生重要节点,打造春节拜年礼、元宵节扮玩礼、清明节追思礼、中秋节团圆礼、农民丰收节礼、重阳节孝老礼等节庆礼,和入学礼、升学礼、成人礼、参军礼、新婚礼、送老礼等祝福礼,提升人文关怀。创新开展守望相助、明理胡同、关爱基金、“四点半”课堂、“讲变化话幸福感党恩强信心树新风”文明实践座谈、推广普及八段锦等活动,提高针对性和吸引力。

  围绕“怎么做”,突出“实践”主体,“积善成德”让活动暖人心聚民心。建立百姓点单、专业制单、政府买单、志愿送单、百姓评单“五单制”工作机制,征求群众意见6.5万人次,分门别类制定工作方案,志愿服务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组织群众及时评价志愿服务活动。制定齐唱红歌、文明承诺、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乡情分享、合影留念等8项活动流程,明确节庆礼、祝福礼的活动程序,规范活动开展。建立“淄川志愿云”数据平台,由“快来接单、速去送单、志愿风采”等栏目组成,及时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完成现场定位、签到、认定等服务。目前,注册团队284支、志愿者1.6万人,开展活动2960多场次,活动时长3.8万多小时。

  围绕“谁来做”,突出“平台”融合,“资源整合”让平台无缝隙全覆盖。统筹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建立区中心1处、镇分中心13处,村居实践站147处,为文明实践场所配备投影、桌椅等设施,每个分中心配备1名专职指导员。建立五大基层文明实践活动平台,在13个镇办党校、171家村居党校等建立理论宣讲平台,在75处中小学、18处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建立教育服务平台,在13个镇文化站、371家村文化大院等建立文化服务平台,在321个农家书屋建立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在47个农村文体广场建立健身体育服务平台。打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两个中心”。用融媒体中心开办专题制作群众喜欢的节目栏目,传输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活动上传融媒体中心广泛宣传,实现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成就梦想的目标。

  宣传群众 服务群众

  党的声音响在基层 党的温暖热在群众

  群众在哪里,活动就跟进到哪里;矛盾在哪里,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打通了宣传、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理想信念更坚定。通过开展文明实践座谈会、“明理胡同”宣讲等活动,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进一步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西河镇南坪村村书记司志军说,“通过开展新婚礼、守望相助等文明实践活动,大家对党的好政策赞不绝口,现在大事小事都愿意找村干部”。双杨镇双沟村王克忠说,“通过文明实践座谈,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巨大变化令人振奋,大家对党和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

  服务群众更便捷。淄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根据群众需求送单上门,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党的关怀。寨里镇土古堆村牛怀田说,“文明实践根据群众需求开展活动,针对性强,群众参与热情很高。”太河镇西石村张学保说,“理论宣讲、公益培训、文体活动、科学普及等,我们选择哪样,志愿者就送来哪样,满足了我们的需求,真正帮助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干群关系更和谐。淄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切实解决群众所需所盼,增强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密切了干群关系。洪山镇空巢老人张云成在志愿者为其过生日后感叹,“从来没有过过这样的生日,党的关怀让俺深受感动。”岭子镇宗家崖村的韩桂芝大娘在“守望餐厅”用餐后表示,“共产党好啊!村里书记好啊!一口热乎乎的饭菜解决了俺的大难题。”

  守正创新 履职尽责

  高质量高水平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关系乡村全面振兴和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必须久久为功、务求实效。

  加强培训,让文明实践站长当好施工队长。文明实践活动在基层能否真正落地落实,村书记这个文明实践站站长至关重要。通过举办站长培训班、专管员培训班等方式,讲明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对于基层村居发展的重要意义,讲清楚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的思路措施,让村居书记想干、会干。定期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长论坛,组织活动有创新、有特色、有成效的实践站长交流工作经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推广一批先进经验,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融入思想,引领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结合基层群众的工作生活,叫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等标志性概念和金句,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加强对志愿服务的组织策划,把目光和力量更多聚焦到空巢老人、特困群体身上,通过精准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最后一公里上凝聚人心。

  整合资源,让现有阵地活动实现盘活共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就是把分散在各个条条块块找那个的阵地资源整合起来,增强综合效益、整体效能。组织力量对当前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党群中心、纪念场馆、文化礼堂等资源进行认真系统的梳理和盘点,科学调配资源,有的放矢地谋划工作。特别是要打破条条块块的界限,在机构、人员、设施等权属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统筹整合,优化运行机制,切实提高公共服务资源的使用效益。

  作者:贾斌昌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