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 本 报 记 者 石如宽 谭佃贵
本报通讯员 张亚健
这几天,位于弥河岸边的寿光市历史文化中心迎来了各地游客。历史文化中心展馆内通过图画、文字介绍、场景再现的形式,系统展示了寿光历史和文化传承,让游客们开启了一场“文化遗产之旅”。
这里不仅是文化旅游胜地,每年寒暑假和节庆期间也会吸引众多学子前来研学。
围绕打造“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目标,历史文化中心根据不同的研学诉求,全新打造了汉代课堂——“明德讲堂”,并量身定制研学旅行方案。“通过学历史,习汉礼、进课堂等活动,让青少年拓展阅读视野,丰富历史知识。”寿光市历史文化中心主任李青说。
近年来,寿光构建起全景、全域、全时三大服务体系,聚焦商业、文旅、休闲三大业态融合,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今年3月,寿光市获评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全域旅游”不是一块牌子,而是一条创新发展的路子。寿光市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有机整合区域资源,集聚有利条件,做活做优全域旅游大文章,形成结构合理、要素健全、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旅游产业体系。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以汉字演变为主题的艺术馆,寿光屯西村的仓颉汉字艺术馆将汉字从起源、演变过程到汉字艺术的广泛应用完美展现,各种趣味性互动、印刷体验项目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到汉字文化的魅力。
“展馆划分的功能和区域也比较多,有展览区、体验区、小剧场。活动内容挺丰富,像印刷术、造纸术,最吸引我的还是数字水墨,感觉新鲜高档。”来自济南的游客刘庆国说。
寿光是文圣仓颉、农圣贾思勰、盐圣夙沙氏“三圣故里”,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农耕文化、海盐文化、红色文化催生了绚丽夺目的地域文明。近年来,围绕旅游市场新形势新需求,寿光市聚焦“蔬菜、河海、文化”三大主题特色,重点推出了红色教育研学游、绿色农业观光游、蓝色滨海休闲游、文化寿光体验游四条精品旅游线路,提升全域旅游新体验。从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到冬暖式大棚的发祥地三元朱村,从巨淀湖湿地的浩浩苇荡到林海生态博览园的千亩荷塘,从极地海洋世界的冰国风情到菜央子盐场的盐田落日,寿光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全域旅游绿色发展之路。
“通过在体制机制、政策保障、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秩序安全、资源环境、品牌影响等方面的不断完善和提升,寿光市已逐步建立起了产业围绕旅游投、功能围绕旅游建、民生围绕旅游兴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寿光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产业促进科科长刘霞说。
今年,寿光将抓住旅游市场持续向好的机遇,主动把握市场动向,关注消费热点,用活文旅资源,创新营销方式,推动全市全域旅游持续发展,旅游品质不断提升,让寿光的旅游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