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济宁市薛城区跻身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本报通讯员 杜文正 丁梅 本报记者 张环泽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命名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公告》,枣庄市薛城区荣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是该区矢志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又一成果。

  守好生态底色 打赢三大保卫战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高质量发展,必须守好生态环境底线。为了天更蓝,薛城区拆除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149台,综合整治183家“散乱污”企业,实施“工业企业零违规、道路零浮尘、裸土零裸露、散煤零使用、淘汰车辆零上路、鞭炮零燃放”,PM2.5浓度持续下降。

  为了水更绿,薛城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河湖,新建多个污水处理厂,改造雨污合流制管网,铺设污水支干管网,治理河流7条,建设湿地4500亩,全区22条骨干河道实现“河河有水”。

  为了土壤更洁净,薛城推进土壤重点监管行业企业和疑似污染地块监督管理,持续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加强土壤环境执法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行为,同时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全面解决垃圾填埋二次污染问题,成为全省首个“垃圾零填埋”城市。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生态+”成为薛城一张亮丽的新名片,蓝天白云,碧水荡漾,芦苇郁郁葱葱。市民夸赞说,这样的环境让人倍感愉悦,幸福满满。

  打造四时美景 成就全域大公园

  《说文解字》记载,“薛,艸也。从艸”。可见,从古至今,薛城都与花木繁盛、生态宜居紧密相连。初冬,草木渐染,正是游玩的好时节。恰逢粉黛乱子草盛开,这一抹抹粉色浪漫,让龟山公园游人如织,成为人们心中的诗与远方。暖阳下,粉色的海洋随风飘动,呈现出迷人的雾状,引得不少人拍照留念。“没想到出门就有这么棒的打卡地,正好趁着周末带着媳妇孩子一起回归自然。现在薛城的环境越来越好,美景家人在身边,不羡鸳鸯不羡仙。”市民刘先生说,他一家人玩得十分尽兴。

  薛城区以法桐、白蜡、国槐、榆树等多个树种为画笔,以石榴花、海棠、矮牵牛、孔雀草等多种作物为颜料,成就了山水相依、四时有景的全域生态大公园。熙攘繁华的市区亦能闹中取静,口袋公园、森林公园、临山公园,宛如绿珠镶嵌,一园接着一园;漫步乡间,沃野千里,碧水弯弯。登临圣土山俯瞰,只见蟠龙河、大沙河、小清河,水系纵横,一河连着一河,形成“一山城中秀,五河绕城流”的独特风光。

  放大绿色效益 拉长富民产业链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只有把“含绿量”转化为“含金量”,才能为群众带来真真正正的实惠。薛城好山好水好风光,自然润泽好蔬果。大沙河岸绿景美,水质清甜,浇灌出两岸一棚棚新鲜的蔬菜。连日来,周营镇巩湖村的薄皮辣椒示范种植园异常忙碌,在源源不断的优质河水浇灌下,村民孙中快家的辣椒又一次喜获丰收。

  近些年,经过用心经营,他家的蔬菜种植园已达50亩,14个大棚种植了辣椒、西红柿、茄子等蔬菜,一年两季毛利润近百万元。“既然种地,就得在地里见到效益。这两年不少人来问我种辣椒的技术,大家伙儿在家门口靠着辣椒能赚到钱,就不用出去打工了。”孙中快一边摘辣椒,一边自豪地介绍着。

  生活五味相伴,有辣就会有甜。薛城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巩湖村的大棚里有辣椒,沙沟镇张庄村房前屋后结满石榴,该村种植石榴15万余株,种植面积达5000亩,仅挂牌保护的百年以上古树就有600余株。红彤彤的石榴不仅好吃好看,还寓意多子多福,因此市场销量旺盛。圣土山下,古朴村落,石榴火红,村民好客。张庄村干净整洁,自然风光宜人,吸引着远近游客。村里修了民宿,建了游客体验中心,实现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特色产品销售等休闲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村民们每年都有不菲的收人,生态发展的理念深植他们心间。

  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此前,省环科院生物多样性调查团队在薛城区龙潭公园观测到全球性极危珍稀鸟类——青头潜鸭。在薛城区还发现了仙八色鸫、黑翅鸢、红隼、红胁绣眼鸟、日本松雀鹰、红脚隼、雀鹰、雕鸮等多种易危动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野大豆、中华结缕草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曾经消失或远徙的鸟类开始回归,在薛城美丽的生态环境中栖息繁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生态画卷。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