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青岛:以文明之光照亮成长之路

  文明,衡量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彰显着一座城市的综合魅力。在山东青岛,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靓丽整洁的大街小巷、文明和谐的居住环境、内化于心的文明善举……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共同描绘了城市文明底色。

  近日,“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先后走进青岛嘉峪关学校、青岛出版集团等地,感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亮点。

资料图:青岛美丽风光。新华社客户端发

  青岛嘉峪关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六年制公立小学,位于风景如画、中外闻名的八大关景区内。从1953年建校至今,获得“全国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确立了“在最美景区办最美教育”的办学思想,秉承“以善修心、以美润美、以行正人”的办学理念,坚持“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校园精神,彰显“育人立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个性扬校”的学校特色,成为了青岛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

资料图:青岛嘉峪关学校风景。来源:青岛嘉峪关学校网站

  走进青岛嘉峪关学校,校园内绿草如茵、花木成林,鸟语花香、书声琅琅。

  11月26日,青岛嘉峪关学校红领巾宣讲团的宣讲员介绍学校的“嘉童成长记”红色长廊内容。新华网 韩建平 摄

  青岛嘉峪关学校二楼的“嘉童成长记”红色长廊,是学校开展红色教育、思政课和文明校园宣传的重要阵地,引导学生牢记历史使命,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11月26日,记者在青岛嘉峪关学校实地参观学校的海洋科普馆。新华网 韩建平 摄

  走进青岛独有的校级海洋科普馆,展厅以“嘉嘉峪峪航海记”为主题,以儿童“航海探险的海洋实践活动”为故事主线,以绘本的形式,通过3D场景、互动展板、标本展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海洋馆变成了传承海洋文化、探索海洋科学的学习课堂和实践基地。

11月26日,青岛嘉峪关学校海洋社团队员正在创作鱼骨画作品。新华网 韩建平 摄

  在少年海洋科普馆里,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鱼骨画创作,学生们独特的思维、强烈的合作意识、高超的操作能力,让记者啧啧称赞。

      11月26日,青岛嘉峪关学校海洋社团水母繁殖组的同学们正在照顾小水母。新华网 韩建平 摄

  学校海洋社团水母繁殖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换水、检测水质、整理研究笔记……精心呵护刚刚“满月”的小水母。

资料图:“STEM+海洋”研学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脑洞大开。青岛文明办供图

  关心海洋、认识海洋,播下建设海洋强国的种子,“STEM+海洋”研学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跳出课本,开拓视野,增强孩子们的海洋强国意识,也激发了他们保护海洋、探索海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资料图:叹为观“纸”美术特色课程。青岛文明办供图

  学校还开展了毕业纸艺美术展、社团纸艺活动、班级纸艺普及工作系列活动,鼓励学生用巧手和巧思表达自己对纸材的理解,开拓了学生创作思维,丰富了学生艺术体验,引领培育学生艺术核心素养,浸润人文情怀。

图为学生纸艺作品展示。新华网 韩建平 摄

  学校重视学生综合艺术素养的提升,借助美术课堂、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形成校园艺术氛围,让学生在校园中、教学中涵养意趣,以美养德,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

  “如果说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学校与生俱来的优势,那么以真善美的大教育观赋能每一个学生成长的理念,则是学校赢在未来的内核所在。把每项工作做到极致,把每个课程做成精品,让学生成为校园最亮丽的‘景色’,这既是历史赋予学校的使命,也是文明校园建设的密码。”青岛嘉峪关学校校长刘群说。

资料图:《陪伴成长——青岛市中小学生家长手册》。青岛文明办供图

  至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青岛出版集团还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以优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环境、提升心理育人能力为出发点的《陪伴成长——青岛市中小学生家长手册》,按照少年儿童成长规律设置内容,分小学1-3年级段、小学4-6年级段、初中段和高中段四册编写。

  “手册于今年秋季学期作为给家长们的‘开学第一课’,向青岛市128万中小学生家长免费发放使用。”青岛市委宣传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处相关负责人受访时介绍,线上平台同步提供电子版手册阅读服务,让家长能随时随地查询学习。

11月27日,“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体验“我爱祖国海疆”VR项目。青岛文明办供图

  记者还体验了“我爱祖国海疆”VR项目,感受青岛出版集团在出版、发行、数字化转型等领域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相融合的成果,为青岛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创新做法点赞。

  无论是嘉峪关学校“在最美的景区办最美的教育”的文明校园建设理念,还是青岛出版集团“让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实践,文明于青岛并不陌生,正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采访报道组:韩建平)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