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炖鸡、蒸鱼、炸货、元宝饺子、油焖大虾、花饽饽……各种硬核菜式,配上不同样式的杯碟碗筷,在除夕夜的朋友圈闪亮登场。除夕当天,这顿团圆的年夜饭,对一家人来说最为重要。
“‘酒食相邀’,聚饮送别旧岁,是辞年礼俗的重要形式之一,一千多年前便已存在。”济南市民俗学会会长张继平说,“且将年味敬团圆。山东各地的年夜饭,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特点。”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年夜饭象征的团圆氛围、祥和心境,是山东人的文化诉求与心理需求。
“以前在潍县县城,除夕中午要吃‘钱绳’,就是潍县的肉丸子面条,寓意有钱有财。除夕晚上,潍县人会准备四个、六个或八个凉菜,主要有猪蹄冻、蒸鸡、熏鱼、麻汁杂拌、芥末鸡等,再准备八个或十个热菜,就是一桌团团圆圆的传统年夜饭。”潍坊市非遗保护协会传统食品专委会主任赵培敬说。
在山东,不少家庭会在除夕夜守岁,通宵不眠。一家人觥筹交错,谈笑取乐,然后一起动手包水饺。除夕夜的饺子,算是年夜饭的另外一道风景线,在齐鲁大地有着不同讲究:肉馅的叫“年年有”,素馅的叫“素静平安”。一般来说除夕夜的饺子只能选一种馅,意在“一心一意过日子”。无论饺子荤素,大都用芝麻秸秆来煮,一是取芝麻秆燃烧时悦耳的“发、发、发”的响声,二是取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寓意。
一碗饺子,盛出时热气腾腾,随着新年到来,恰可入口食用。在一顿长长久久、团团圆圆的年夜饭中,春节的仪式感也在热闹与温馨中升腾。(大众日报记者 卢昱)
初审编辑:陶云江 陈修胜
责任编辑:霍纯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