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祝贺!山东12人(组)荣登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1月15日,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云南省大理州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3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光荣上榜。其中,山东有12人(组)光荣上榜。

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山东上榜人员名单









助人为乐

满玉林

许龙芳

见义勇为

翟元敏

张开龙

诚实守信

李焕彩、李长果、李楠

宋常君

王建亮

敬业奉献

步同良

王呈周

孝老爱亲

侯敏

李兆友

宋吉强







助人为乐




满玉林,女,1977年1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济宁市国网嘉祥县供电公司党建部主任、嘉祥县“彩虹爱心妈妈服务队”队长。2007年,满玉林组织成立“彩虹爱心妈妈服务队”,带动542位爱心志愿者,投身关爱孤困儿童的公益事业。满玉林曾获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山东好人”等荣誉。

从“一朝一夕”到“爱融四季”的
文明先锋

2006年8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满玉林参加了一个贫困助学活动,并捐出人生第一份助学金。活动上,一双双渴望的眼睛让她深受感染。她决心以自己的一份力,帮助更多的儿童,也从此走上了爱心帮扶的道路。

丽丽是满玉林长期帮扶的孩子,她的妈妈患有精神疾病,常年住在医院;爸爸患有癌症,靠卖爆米花为生。因为家庭原因,年幼的丽丽确诊了抑郁症。前几次的接触,丽丽始终封闭自己,拒绝交流。满玉林不放弃,她三天两头地往丽丽家里跑,陪她读书,教她生活常识。在帮扶4年多的时间里,两人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见面的称呼也变了——以前的“满阿姨”,不知何时变成了“满妈妈”。丹丹,是满玉林结对帮扶时间最长、感情最深的一个孩子。为了让丹丹增长见识,满玉林带着她第一次逛了县城、吃了肯德基、看了电影、逛了科技馆、玩了无人机……像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满玉林先后与21名困难儿童结成对子,帮助12名孤儿找到幸福的“家”,资助了6名家庭困难大学生。“为他人点灯,自己也会成为一个内心有光的人,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只要有需要,我就会一直守护他们。”满玉林说。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的爱心使者

2007年5月,在公司及同事的支持下,满玉林组建了“彩虹爱心妈妈服务队”,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走上爱心公益的道路。17年来,满玉林不改初心,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她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公益事业上。她帮扶过的孩子,有些已成为大学生,在假期时也投身志愿服务活动之中,让爱心接续传递。从一个人在公益路上孤军奋战,到如今带领542位爱心志愿者扛起公益大旗,相关事迹被央视《新闻联播》节目和《人民日报》多次报道。嘉祥供电公司“彩虹爱心妈妈服务队”还获评2022年度“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从“单点服务”到“多点开花”的
公益达人

公益道路上,满玉林不断学习和创新。2016年5月,她大胆提出要创新实施“建站帮扶、项目支撑、团队运作”服务模式,将志愿服务从“被动跟随式”“单点单线式”帮扶打造成为了有组织、有阵地、有定向帮扶群体的精准型服务“爱心链”,共建成活动阵地30个(1个工作室,4个服务站,10个服务点,15个党建联系点)。同时,满玉林带领“彩虹爱心妈妈服务队”积极与嘉祥县祥龙义工团、微公益协会、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蓝天救援队等组织不断展开合作,公益队伍越来越壮大。

17年来,满玉林没有具体计算过自己到底帮到过多少人,但她知道自己将在奉献爱心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满玉林说:“我甘愿做一颗星星,为在黑夜行走的孩子们带来一丝光亮,也愿意引领更多的人走上公益之路。”

助人为乐




许龙芳,男,1954年3月生,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众帮红十字救援服务中心主任、中华志愿者协会山东广饶万禾服务队队长。多年来,许龙芳脚踏实地践行当好人、做好事的信念,从挺身而出救人于危难,到解囊相助不遗余力,从“单打独斗”到“抱团作战”,用坚持不懈地“日行一善”带动和感动着身边的群众,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许龙芳曾获“山东好人”等荣誉。

日行一善 身边小事彰显助人情怀

1969年,15岁的少年许龙芳在本村的河里救下一名落水儿童,从此开启了他一辈子当好人、做好事的助人为乐之路。他先后救助过摔在深沟里锁骨骨折不能动的邻村百姓、因突发疾病倒在路上四肢抽搐的妇女、因家里发生火灾被困的村民、被歹徒袭击的无辜路人、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徐龙芳总是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帮助需要帮助的人。2024年夏天,许龙芳在外出散步时遇上了邻村的徐大姐,她的孩子患有瘫痪,因为家里经济紧张,夫妻俩只能轮流架着孩子外出。许龙芳得知情况后,当天自费购买了轮椅送到家里,帮助徐大姐减轻压力。许龙芳还是镇上敬老院的熟人,每年重阳节,许龙芳总是一大早就带着米面粮油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们。敬老院的张大爷拉着许龙芳的手热泪纵横地说:“小许,你是好人啊!”

 “从小就这样,要是看到我能帮忙的人和事不去帮忙,回到家也坐不住。我帮别人也不图什么,帮到了就觉得心安了。”正因这份“坐不住”,许龙芳救助困难群众上百人次,常年帮扶残疾、患病等困难群众十余人。

春风十里 助人队伍不断壮大

许龙芳的言行带动和感染了周围的人。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和许龙芳一道帮助他人。村民说:“跟着许哥做点事,心里踏实。”还有人建议许龙芳:“‘众人拾柴火焰高’,不如大家成立个专业组织,让助人这件事有组织、更专业。”2021年,许龙芳成立了广饶县众帮红十字救援服务中心,县里许多人听说了他的事迹前来报名,还有青岛、聊城等外地的志愿者表示愿意加入。经过许龙芳仔细核实、层层筛选,最终由36人组成的救援队正式成立。在许龙芳的带领下,队员们有一份力出一份力,只要有救援任务,随时出发救援。截至目前,救援队已累计参加各地救灾和应急演练等两百余次。“我一直在追寻,是什么动力让一个年近70岁的老人还在做志愿服务?在队长许龙芳的身上我找到了答案!”队员许连朋激动地说。许龙芳真正组建了一支“哪里有需要,就能冲上去”的队伍。

勇伸援手 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在救援服务中心的墙壁上,挂满了群众赠送的锦旗,而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或惊心动魄、或温情感人的故事。2021年7月,河南郑州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67岁的许龙芳携带救援设备赶赴河南救灾,帮助当地政府转移灾民、抢救物资,还将自己随身携带的9800元现金全部捐给了受灾地区。2023年3月21日上午,一位居民专程找到许龙芳将一面印有“救人于危难 恩情重如山”的锦旗送给他。原来,许龙芳在外出时偶遇一场交通事故,伤员情况危急。他来不及多想,将伤员抬到自己车上后,用时不到十分钟便将伤员送到医院进行紧急救治,并垫付医疗费2000元。最终,伤者因救治及时,很快脱离危险。许龙芳说:“这些年收到的锦旗太多了,墙上挂不下的我也好好收着,这是受助群众对我的肯定。人民需要我,我就坚持做下去。”

热心社会公益,他的善行义举深深感染激励着每一名队员和身边群众。“我这一辈子坚持当好人、做好事,不求回报,只求对得住自己的心。只要我还能干得动,我就一直干下去。一个人的力量不大,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更好。”许龙芳说。
见义勇为




翟元敏,女,2002年11月生,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北万社区居民。她向险而行,挺身而出一心救人;她向阳而生,直面人生低谷再次“站”起;她向善而“追”,身残志坚勇善与共。她用行动践行了见义勇为的高尚品质。翟元敏曾获山东省见义勇为模范等荣誉。

英勇无畏 勇救同事

2023年7月30日中午,青岛某公司货梯突发意外,悬于半空且摇摇欲坠,一名同事被困其上。此时,正在二楼用餐的实习大学生翟元敏(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大三学生,实习半个月)听到呼救声后,立即放下筷子冲到现场。失控的货梯悬在半空、摇摇欲坠,更让人心惊胆颤的是,一名同事正困于货梯之上。情况紧急,翟元敏不顾危险,一边安抚被困同事,一边迅速找来高脚凳踩上,与其他同事合力将被困同事安全救出。然而,就在大家刚松一口气时,300斤重的货梯突然坠落,砸中翟元敏的左小腿,导致其胫骨、腓骨、血管、神经和肌肉全部断裂,左足趾骨粉碎性骨折,最终不得不截肢。回忆起救人过程,翟元敏表示当时只想救人,无悔当初的选择。

 坚强勇敢 传递爱心

翟元敏出身农民家庭,家境贫寒。她的父母多病,仍供她和姐姐上大学,事发时弟弟正备战高考。她英勇救同事的事迹感动了全社会。山东省见义勇为基金会、青岛市委宣传部等多个部门和爱心企业、同乡纷纷提供救助和慰问,“感动青岛”道德模范王菊秀老人也送来了善款和亲笔信鼓励她。

翟元敏说:“感谢社会的关爱,我会将这份爱与温暖传递下去。”历经6次手术和康复训练后,翟元敏又站了起来。七级伤残的她积极参加技能培训,成为社区志愿者,投身公益岗位。翟元敏多次深入一线,走进校园,传递正能量。
见义勇为



张开龙,男,1989年3月生,生前系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文登营镇东耩村村民。张开龙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拼尽全力将落水男童托举上岸,以自己年轻的生命托举起一个孩子的生命,以生命之光诠释了见义勇为的崇高品质。2024年11月,张开龙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评定为烈士。

英勇无畏 他用生命完成最后一次托举

2024年7月13日14时左右,张开龙一家在威海市文登区大溪谷公园游玩。张开龙带着四岁的小儿子在湖边玩耍,而他的妻子则陪着大儿子在室内观看架子鼓演出。就在这时,一名8岁男童不慎落水,在水中挣扎呼救。危急关头,张开龙立刻跑向落水儿童,同时告诉小儿子站在原地等待。随后,他跃入湖中,奋力游向男童。小儿子目睹了这一切:父亲将男童救起放在石头上后,自己却未能上岸。小儿子急忙去找妈妈,但当张开龙的妻子孙安妮赶到湖边呼喊时,水面已恢复平静。

救援人员到达后发现,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水深且无任何滩涂。他们使用近3米长的木棍也无法触及池底。最终,蓝天救援队的潜水员在距离事发地约10米的水底找到了张开龙,但他已不幸溺亡。在岸边等待的小儿子,再也没能等到父亲归来。

榜样之光 他用大义担当续写模范篇章

2024年4月,张开龙的父亲因车祸离世,而三个月后,张开龙又因救人不幸身亡,家庭接连遭遇重大打击。尽管面临巨大悲痛,张开龙的家人依然坚强,他们理解并尊重张开龙的选择,为他感到骄傲。妻子教导孩子们要学习父亲的勇气与大爱,传承乐于助人的精神。被救儿童的家庭深感歉意和感激,承诺将赡养张开龙的母亲,并视其两个孩子如己出,以实际行动回报这份恩情。

张开龙生前与父亲带领的土建队伍不仅注重工程质量与效率,还充满人文关怀。夏日,他准备防暑物品供工人使用;冬日,他清扫积雪,确保居民安全出行。

张开龙的英勇行为被广泛传播,在全社会树立了榜样,传递了正能量。
诚实守信




  

 李焕彩,男,1943年10月生,山东省临沂市国有孟良崮林场原护林员;李长果,男,1970年6月生,系李焕彩之子,国有孟良崮林场护林员;李楠,1992年11月生,系李长果之子、李焕彩之孙,国有孟良崮林场护林员。沂蒙山区深处的孟良崮国有林场,不仅是孟良崮战役的主战场,也是一片层峦叠翠、郁郁葱葱的林海。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李焕彩祖孙三代人因为一份承诺,60多年接力护林守绿,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践行在每一个脚步里。


一份承诺 走了40多万公里

     李焕彩的家坐落在山东省沂南县依汶镇冯家村,开门即见五道梁(即后来的孟良崮国有林场黄石山林区)。19岁那年,村长找到他,希望他到五道梁做护林员,待遇是“只记工分,没有其他报酬”。他是村长找的第五个人,前面四个人全部拒绝了。但当村长来到李焕彩面前时,他却毫不犹豫地向村长承诺:“只要腿脚还行,我就去巡山,干一辈子我也愿意!”后来有人问李焕彩,这种出力不讨好还挣不着钱的活你怎么接下来的,李焕彩只是笑笑,被问得多了才说:“饥荒的时候我们从山里刨食吃,大山需要我了,我怎么能退缩,我是给村长承诺了要干好的。”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承诺有声,践诺有行。每天李焕彩都要爬过五道山梁,步行25公里,一年光是走山路就9000多公里,走烂20多双鞋子,从1962年到2010年的48年里,累计走了40多万公里。五道梁本没有路,他硬生生走出了一条巡山路。 

再困难也要守好国家财产

      48年里,李焕彩遇到过种种困难:在护林防盗时,发现六个人正在挖树,他“以一敌六”,摆事实讲道理,凭着一股硬气赶走了盗伐者;在骆驼梁的密林中,一头狼在不远处对峙,他用铁锨敲击石头吓跑了它;58岁那年,他在巡山时不慎摔落石崖,小腿骨断裂,但他却坚持不让同伴告诉组织,康复后仍坚持护林。这些年里,他每天早出晚归,家里的自留地和5个孩子几乎全靠妻子,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边是自己需要照顾的亲人,一边是自己许下的承诺,这让李焕彩陷入了两难。

      “你去吧,一定要坚守承诺,我们支持你,这片山其他人来看我们不放心!”作为妻子的王成真毅然决然地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有了妻子的支持,李焕彩既有欣喜也有愧疚,那时候的他已经义务劳动了9年,1971年后才获得了微薄的补贴。后来他回忆道:“干这个工作就不能讲钱,人这一辈子总得作出点贡献,守护好了国家的财产,我苦点累点也觉得值!”

三代人把青春洒在大山里

      2010年,对于67岁的李焕彩而言,每天25公里的巡山路着实力不从心,可是护林员的工作辛苦不说,易得罪人,报酬还低,寻找合适的接班人成了他的心头事。百般思考、万般衡量后,他想到了自己的儿子李长果。尽管护林员每年仅有1500元的补助,但在父亲提出请求时,李长果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后来他回忆说:“从我记事起,父亲就常常对我说,这片山林是红色的山林,英雄的山林,既是我们的‘宝贝疙瘩’,也是我们的家,即使搭上性命也要保护好。”

     李长果跟父亲一样遇到了很多难题:因阻止砍树致自家大棚连续三年遭破坏,只能放弃种植。2020年5月,李长果检查输电线路时从6米高电线杆上跌落,头部和腰部严重受伤,术后在家休养了一个多月。艰难困苦,依然阻挡不了那道坚实走在巡山路上的身影。

     在爷爷与父亲的言传身教下,践诺守信,爱山护林,已经成为了这个家庭的精神传承。于是,长大后的李楠也将守林护绿当成了人生的“使命”。在孟良崮国有林场招收年轻护林员时,李楠和当初的爷爷和父亲一样,毫不犹豫地选择到林区工作,走上了那道早已熟悉的巡山路。在李焕彩祖孙三代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护林的队伍,共同守护着“红色孟良崮”和“绿色休闲山”。那份对大山的承诺,在他们坚实的步伐中,变成了更加茂盛的树木,更加静谧的林海,更加优越的环境,一代一代接续坚守,绵延不绝。
诚实守信




  
宋常君,女,1975年1月生,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碑廓三村村民。1990年,15岁的宋常君开了村里的第一家理发店,至今已有34年。从最初的收费3毛、5毛,到后来涨到5元再也没有变过。10年来,“定格”5元不涨价,这是宋常君与街坊四邻坚守的约定。宋常君坚守着对街坊四邻的诺言,也留住了岁月静好的回忆。

店小情不小 理发传温情

没有门面,没有名字,门前高大苍劲的银杏树和蓝色木门就是这家“5元理发店”最显眼的标识。1990年,宋常君在门口栽下了一棵银杏树,自此,村里的第一家理发店就像这棵银杏树一样扎根在了这里。没想到的是,这家店一开就是34年。一面镜子、一把理发椅,还有几张给客人等候的连椅和不到20平米的小店,都是陪伴了宋常君几十年的“老伙计”。身着红色的工作罩衣,手上动作娴熟麻利,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这是许多老顾客对于宋常君的印象。“她要是有事开门晚点,门口就排起长队了。理发手艺真是没得说,而且价格一直是5元钱。”说起宋常君,几十年的老顾客竖起了大拇指。

5元解决“头”等大事

从1990年开店时的几毛钱开始,宋常君的理发店就一直以亲民的价格闻名于四邻。这些年,周边理发的价格普遍都涨到了20元至25元。“以后就5块钱,再也不涨了!”本着一颗为左邻右舍服务的初心,宋常君把价格涨到5元后,10年来再未曾涨价。尽管现在忙碌一天腰酸背疼,胳膊也抬不起来,但宋常君坚守诺言,一直未涨价。宋常君郑重许下的诺言随着手中飞扬的剪刀一直未曾停歇。老顾客们有时候也劝,要么涨一点,但是宋常君笑笑说价格还是那个价格。她总觉得要是涨价,心里过意不去。宋常君说:“要是想涨价,我早就涨啦!”

宋常君的生活并不富裕,家里既有80岁的母亲、自小智力残疾的哥哥,还有小家庭的老人和一双上学的儿女。她和丈夫的收入,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平时理发的收入,只勉强够维持家里的日常生活开销,其他大事小情,则主要靠丈夫的收入。尽管如此,宋常君依然坚守着不涨价的诺言。在宋常君看来,理发店除了赚些日常开销,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充实有乐趣。来宋常君店里理发的多是街坊四邻,甚至很多都是老年人。“他们本身手里没有多少钱,不涨价就算是为大家服务了”,宋常君说。因为热情爽朗的性格,即便有的村民不理发也爱找她闲聊几句,渐渐地,顾客都变成朋友,小店里也从不缺少欢声笑语。

免费上门服务 她坚守不涨价的约定

“许多顾客信任我,都带着自己的孙子过来理发。”宋常君指了指旁边的顾客说:“老乔就是我30多年的老顾客了,我们认识的时候他还是小伙子呢!”顾客接过话茬笑呵呵地说道,“这么多年我们这些老顾客还是找她理发放心,许多住在城里的也在周末专门来找她呢!”有些年纪大或者出门不方便的顾客,只要打上一个电话,宋常君都会抽出时间免费上门去理发。此外,她还经常到养老院参加义剪活动。一位79岁的老人握着宋常君的手说:“她在我们心中就是一个小太阳,走到哪里哪里发暖,走到哪里哪里发光。”

守着这间小店,看着熟悉的顾客进进出出,宋常君的心也越来越安宁。谈到理发要做到多少岁时,她说,这门手艺坚持了这么久,只要自己身体允许,能做到多少岁就做到多少岁,她会一直坚持下去。
诚实守信




 王建亮,男,1968年5月生,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陈户镇西河西村村民,陈户烈士纪念塔第三代守塔人。王建亮的爷爷王侦祥是第一代守塔人,王建亮父亲王玉顺是第二代守塔人,王建亮儿子王宏成是第四代守塔人,一家四代守信重责,接续守护烈士纪念塔78年。

肩负使命 坚持守塔护塔

1945年5月,博兴县独立营第一连、第三连和民兵武装组织在陈户店与日伪军展开血战,毙伤日伪军200余人,我方伤亡较大。战后为纪念在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周边群众自发捐款捐物,拆了房屋,把砖瓦、木料捐出来建塔。1946年5月,在现陈户村南建立“陈户烈士纪念塔”。时任西河西村党支部书记的王侦祥,自告奋勇担起了守塔的任务,一间小土屋一守就是近20年。王建亮回忆,小时候总是听爷爷王侦祥给他讲述村里当初建塔和自发守塔的故事:“建塔和守塔不仅仅是为了纪念那次惨烈的战争和曾经的好友与亲人,更是要铭记历史,爱好和平。

1993年,王侦祥因病去世。一句承诺重千钧,王玉顺接过了守塔的任务成为第二代守塔人。除了日常维护,王玉顺还承担起了讲解员的角色,不厌其烦地拜访史志人员、文化站长,寻访当年战斗和建塔的亲历者,这一守又是近20年。

心怀塔情 责任代代相传

2010年,王玉顺去世后,守塔的任务交到了王建亮手中。2015年,王建亮和妻子尹佐兰搬进了纪念园。从此,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碑一塔成为了他们的生活核心。他们常说:“与其说我们守塔,不如说我们守的其实就是老百姓的一片心。”

王建亮每天的工作细致而繁杂,天刚蒙蒙亮,他就准时打开纪念塔的大门,开启新一天的守护。他仔细清扫着纪念塔内外的每一寸土地,定期擦拭烈士墓碑,检查塔内设备是否完好,让烈士的栖息之地始终干净整洁。除此之外,他还热衷于搜集馆藏文物,陈户战役的照片、烈士名单、建塔时期的工具都在他的搜集范围内,只为让更多人透过这些物品,真切地感受到那段艰难的历史。

在日复一日的守塔中,王建亮患上了腰肌劳损,但是依旧风雨无阻,在病痛中坚持清扫。妻子尹佐兰和孩子王宏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多次劝他休息,可是他总是笑着拒绝。他说:“既然答应了爷爷和父亲,接下了这份守塔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做到,将这份责任一代代传下去。”从1945年开始,家族一直坚持义务守塔。直到2005年,政府为王建亮争取到了每天10元的垃圾清理费。2023年8月,政府又为王建亮安排了守塔的乡村公益岗。“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帮助,这是爷爷的托付,也是父亲的托付,更是人民的托付,我们会一直守下去。”他的话语掷地有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诚实守信的内涵,让这一份优良家风在纪念塔的守护中赓续长存。

传承责任 将烈士精神发扬光大

在王建亮身体力行的熏陶下,诚实守信的美德像一盏明灯,照亮着家族前行的路。王宏成的童年时光是在纪念塔下度过的,王建亮常给他讲述陈户战役和老一辈捐瓦建塔的故事。而王建亮对烈士塔的讲述和守护,也在儿子的心里埋下了的种子,他开始感知到这份工作背后的重要意义。现如今,王宏成也回乡投身到守塔工作中,王建亮又有了新帮手。在工作之余,王宏成会来到纪念塔帮助父母守塔。为了延续家族的坚守与期许,他自学电工知识,定期维修保养纪念塔的电路系统。“父母的坚持与信念深深地感染到了我,我也会承担这份责任,将先烈的精神传承下去。”

烈士事迹通过这座纪念塔,通过王建亮一家四代人的坚守,得到广泛传播。守护革命文物、弘扬革命先烈的精神,也在王建亮一家四代一次又一次的传承中发扬光大。
敬业奉献



步同良,男,1964年12月生,中共党员,中国农业银行山东聊城茌平支行高级副经理。步同良牢记金融为民理念,坚持在一线服务“三农”,成为农民兄弟最坚实的后盾。他把党的好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架起了党群沟通的“连心桥”。步同良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退伍不褪色 服务田间地头

1983年11月,步同良参军入伍,在当年的战斗中,为了抢救战友他踩上地雷,永远失去了左小腿,荣记一等功。1987年1月,步同良退伍后进入中国农业银行工作。作为一名时刻把农民装在心里的农行员工,步同良多年来坚持在最一线的“三农”领域深耕细作,把农行的好产品好政策送到田间地头。他扎根基层、爱岗敬业,38年来始终坚守在农行基层网点,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每次技能考试都能够位居全行前列水平。

农户信息建档立卡是近年来农行助力农民致富的新模式,为了让更多的乡亲们享受到金融政策福利,茌平支行成立了以步同良为领头人的“三农服务团队”,利用周末时间进村入户宣传产品,把惠农贷款送到农户手里。目前,步同良和同事们的脚步遍布全区每个乡镇、近一半的村庄,累计完成农户信息建档8965户,授信8.7亿元,发放惠农贷款2.9亿元,是聊城市农行系统建档户数最多的支行。

在步同良的手机里还有一个微信群“步同良服务三农工作队”,里面有全区200多名村支部书记,通过群内信息随时了解各村的金融需求,特别是对于有贷款需求的农户,及时把惠农贷款送到农户手里。当获悉素有“鲁西小寿光”之称的山东茌平贾寨镇耿店村农民合作社有资金需求后,步同良先后上门10余次对接需求、开展调查,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向耿店村投放了全聊城市首笔“强村贷”200万元,这也是当时山东分行系统内单笔金额最大的一笔“强村贷”,三年累计发放730万元。

服务客户忙 勇当金融先锋

作为一名时刻以“敢打、必胜”作风要求自己的退伍军人,在破解服务客户难题中步同良勇敢无畏,把金融为民理念牢记心中。一朝从戎,初心不变。参加工作以来,无论从事什么岗位,碰到什么难事,步同良都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冲锋在前。

2021年5月24日,步同良转岗客户经理工作,在了解到网点面临多个异地账户需要外核的压力后,他克服身体的不便,主动要求前往500多公里外的青岛开展账户现场核实工作。在随后的两天里,他拖着假肢与随行同事一起挤公交、换动车、坐出租,最终完成了青岛胶州市两家运输公司账户核查。

如今,59岁的步同良依然坚守在服务客户的一线,发扬着“永不止步”的劳模精神,负责社保卡的制卡、补卡等日常服务工作,面对行动不便的特殊客群,他还牵头成立了上门服务团队,24小时在线,每年为紧急住院、卡片丢失的客户服务100余次。

党心润民心 尽责纾忧解困

作为一名时刻践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求的党代表,步同良在心系群众为民解忧中履职尽责,把党的好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每次参加全国会议后,步同良都是第一时间返回基层,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向社会各界宣传会议精神,分享自己的参会感悟体会,近年来累计宣讲近百次,受益群众一万余人,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自2023年11月份以来,步同良先后到15所中小学校参加了茌平区工会组织的“劳模工匠进校园”宣讲活动,并邀请部分小学生到工作室参观学习。他以工作室为平台,架起了党群沟通、纾忧解困、服务基层的“连心桥”,直接面对面传递党音、心贴心服务群众、零距离解决难题。步同良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走进社区,累计接待党员群众400多人次,开展社情民意调研80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480余条,办结率高达98.6%。
敬业奉献



王呈周,男,1970年3月生,中共党员,山东聚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出生于农村贫穷家庭的王呈周,1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造成左腿残疾,但他仍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毅力自学成才。从普通学徒工,到高级工程师,再到“齐鲁工匠”,只有初中文凭的他,却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先后开发新产品36项,申请国家专利15项,取得多项科研成果。王呈周曾获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齐鲁工匠”等荣誉。

潜心钻研 工匠始成

1989年,家庭的窘迫、生活的艰难,迫使初中毕业的王呈周到一家农机修配厂当了学徒。但王呈周并没有向命运低头,他白天跟着师傅学习技术,晚上回家读书自学。为了弄清楚机械故障的原因,他时常不顾身体,在机械旁一蹲就是三四个小时,针对故障出现的一瞬间反反复复仔细观察几十次甚至上百次。每当看到旋转的机床、精致的工件,他就仿佛迷途的孩子突然找到了家,坚信这会是自己一辈子为之奋斗的事业。八年磨一剑,凭借这股坚韧不拔的精神,王呈周先后熟练地掌握了车、磨、刨、铣等机械加工及电气焊技术。1997年,王呈周在村里开了一间农机具维修部,由于技术精湛,很多人慕名而来。

开路先锋 勇克难关

2006年,王呈周进入山东聚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从此他的科研走上了快车道。他白天参与公司技术工作,晚上自学电脑制图软件,决心要做出一番成绩。“打包头是卸砖打包机组当中的一个核心部件,但PVC(聚氯乙烯)塑钢带打包头的生产技术却一直被西方国家垄断,当时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带领团队攻克这项技术。”2020年,王呈周决心带领研发团队研发国产打包机。没有穿戴槽,就手工弯制,没有自动送带功能,就动手设计,经过49个日夜的奋战,终于将新设备打造出炉。经过一次次调试后,王呈周在试车验收时发现束紧拉力不足,容易出现散包、掉砖现象,非常危险。王呈周又带领团队连夜拆解,逐件测量校对,重新组装,经过7个昼夜的仔细排查,再次装配试车后粘合重合度达到了标准。最终,历时1年,中国第一台全自动机组设备成功出炉。2021年9月,聚祥全自动卸砖打包机被认定为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并荣获第三届中国绿色节能墙材博览会“金砖奖”。

忠于职守 再创佳绩

2023年夏,外地一家公司多年前在聚祥机械购买的一台多功能砖坯编组机,在使用过程中频现错乱,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由于情况复杂,一般维修人员无法及时解决,王呈周没有丝毫犹豫,主动请缨,跨越200多公里奔赴现场。为了弄清楚故障的原因,王呈周将机械拆解过程录了下来,在现场一遍又一遍观看录像,带着问题找问题,逐一检查程序指令,测量信号电缆,校核伺服电机,最后终于揪出病灶。随后他又带领团队连夜对机械进行修复,直到第二天上午机械开始正常运行,他才松了一口气。经过这次事件,客户被王呈周及其团队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

“遇到一个技术难题攻不下来,我会吃不好、睡不香。”王呈周说。30多年的孜孜以求让他在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卓越成绩,带领研发小组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成功开发36项新产品。“能够把自己掌握的技术传承下去,为企业和国家的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人才,这是我义无反顾想要做的事。”王呈周说。
孝老爱亲




侯敏,女,1981年11月生,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颐丰花园社区居民。19年来陪伴照顾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MD)的儿子,“零距离”陪读生活坚持了10余年。最终儿子在侯敏的悉心照顾和鼓励下,凭借毅力一路披荆斩棘,依靠两根书写的手指和以下巴翻书考上了山东大学,侯敏用行动诠释了“母爱如山”。

向命运发起挑战

2005年,侯敏的儿子董昊轩降生,带给夫妻俩无尽的欣喜,两人共同憧憬着未来。然而,在董昊轩1岁8个月时,侯敏发现儿子本该会走路的年纪总是容易摔倒,后来连抬手、拿东西的简单动作都开始变得吃力。于是,夫妻俩带着儿子到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显示儿子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MD),“这种罕见病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行动能力会渐渐消失,最终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医生预言孩子可能活不到18岁。”回忆着曾经,侯敏满眼悲伤。

这个结果对于侯敏和丈夫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侯敏看着年幼的儿子心痛不已,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倒下,作为妈妈的她必须成为孩子最坚实的依靠。侯敏便辞去了工作,决定全身心照顾儿子。对于全身只有2根手指可以自主挪动的董昊轩来说,洗漱、穿衣、吃饭等简单的日常,每一项都需要侯敏来完成,每隔几个小时还需要给儿子做全身按摩,到医院做康复训练。在董昊轩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侯敏总能给予温柔耐心的鼓励。

陪伴追逐求学梦

在不懈坚持下,终于到了儿子上学的年纪。“昊轩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看书,他一直盼着长大后能和其他孩子一样上学。”侯敏深知,学校对于儿子来说是知识的殿堂,对她而言却是极大的挑战。侯敏清楚,儿子的身体状况会让他在学校里举步维艰,但侯敏语气坚定:“既然昊轩想要上学,那我们必须支持和满足他。”于是,侯敏和丈夫辗转多个学校,终于找到一所合适的小学。开学当天,侯敏推着轮椅和儿子一起走进学校报到,此时也是侯敏“零距离”陪读生活的开始。懂事的儿子在学校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回馈妈妈的付出。侯敏说,为儿子能做他自己热爱的事情而高兴。

进入高中后,董昊轩的病情发展也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恶化。董昊轩的高中语文老师回忆,昊轩上高三时,侯敏每天早上把昊轩背上楼梯、背进教室,然后在隔壁教室等待,下课后再照顾昊轩。老师说:“侯敏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儿子的时间就是她的时间。”学校也为董昊轩开辟了绿色通道,在教室旁边安置可做饭和学习的房间,便于董昊轩的学习和生活,班级组建“帮扶小组”轮流承担照顾董昊轩的任务。面对考前超负荷的学习和巨大的心理压力,董昊轩情绪低落,侯敏则温柔地轻声安慰:“尽最大的努力就好,妈妈只希望你健康、快乐,妈妈永远支持你!”最终,董昊轩以645分的高考成绩考入山东大学。

期待未来每一天

2024年9月,19岁的董昊轩正式成为山东大学的大一新生,侯敏也来到济南陪读,一如既往24小时陪在儿子身边。山东大学为方便董昊轩起居生活,特意为他和侯敏安排了一楼的宿舍。同时,学院师生也组成帮扶小组,在学习和生活提供全方位帮助。

侯敏在小区的邻居提起她时,感叹她作为母亲的伟大,在逆境中不断向阳生长的爱,坚韧有力。但侯敏说:“我相信每位母亲都会像我一样爱自己的孩子,昊轩就是我的全部,我做的一切都值得。”

侯敏用阳光的笑容面对生活,她用行动真正诠释了“母爱如山”,19年如一日,她用爱与坚持,不仅给儿子撑起了一片天,也给予了众多罕见病家庭鼓舞和力量。侯敏说,现在儿子19岁了,虽不知未来会如何,但珍惜现在,过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醒来的明天都是惊喜。未来,侯敏说也会一如既往陪伴儿子,继续默默支持他、细心爱护他,他们母子俩的故事,也将继续书写爱与希望的篇章。
孝老爱亲




李兆友,男,1947年12月生,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仁里集镇东张村村民。李兆友六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地照料着父母、姨父姨母、岳父岳母以及大哥大嫂这8位老人,任劳任怨,赢得了乡邻们的一致好评。李兆友曾获“山东好人”等荣誉。

“你养我小 我养你老”

李兆友出身贫寒,家中有兄弟姐妹四人。因家庭无力抚养,他两岁时被送到姨母邢桂兰家。姨母对他疼爱备至,让他度过了一段清贫却快乐的童年。然而,姨父不幸病逝,次年姨母带着他和表妹改嫁,但新姨父家境同样贫寒且体弱多病,姨母既要照顾姨父,还要撑起这个家,养育李兆友和表妹。16岁时,李兆友被父母接回,但他感念姨母养育之恩,坚持将姨母一家也带回自己家。

姨母一家无住所,李兆友便亲自推车拉土盖房,每天要拉80车土。此事传开后,乡邻们深受感动,纷纷前来相助,最终建成五间平房,解决了姨母一家的居住问题。

随着姨母年岁渐长,李兆友对她的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从饮食到衣物增减,都考虑得十分周到。姨母住院时,他更是三天三夜几乎未眠,喂饭、喂药,处理大小便……悉心照料。同病房的人都称赞李兆友孝顺。天气好时,他还扶姨母到院子里晒太阳,为她定做靠椅。如今,102岁的邢桂兰身体硬朗,常感慨拖累了李兆友。而李兆友总是笑着回应:“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这是应该的。”

六十年如一日 侍奉8位老人

除了照顾父母、岳父母以及姨父姨母,李兆友还照顾大哥大嫂一家。大哥身体一直不太好,50多岁才结婚,婚后并无子女。二哥一家常年在外地工作,李兆友主动承担起照顾大哥大嫂一家的担子。那时候,李兆友每天起早贪黑,到农忙时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丢弃任何一位亲人,哪怕是没有血缘关系。2016年,大哥去世后不久,大嫂因病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李兆友和妻子每天为她喂水喂饭、洗澡按摩、端屎端尿、换洗衣物、消毒被褥……为防止大嫂长褥疮,夫妻俩每3小时就为她翻一次身,定时擦洗身体。冬天,他们为大嫂准备了8条棉裤,方便替换。李兆友和妻子就这样坚持了三年多,直到大嫂安详去世。

在李兆友的精心照料下,父母、姨父姨母、岳父岳母以及大哥大嫂这7位老人离世时都是高寿。如今,只有姨母还健在。李兆友每天都会陪她散步、聊天。他说:“伺候老人是福。我也有孩子,我怎么做他们都看着学呢。”

家风传承接力 续写大爱故事

说起李兆友,村里人无不称赞。75岁的田秀英作为他的老邻居,对他既佩服又心疼。李兆友经常为邻里送饭,自己却简单带着馒头和大葱就下地劳作。邻居郭俊英也感慨道,李兆友照顾老人细心,不仅对家人好,对邻居也从不推辞帮忙。他的孝行在乡邻间传为佳话,也影响了儿孙们。面对夸奖,李兆友总是淡然回应:“做人要对得起良心,问心无愧。”他还常嘱咐儿女要善待姨母。

受父母影响,李兆友的二儿子李明忠及其家人每逢周末、节假日都会回家分担照顾老人的责任。如今,李兆友一家四代同堂,和睦幸福。
孝老爱亲




宋吉强,男,1960年1月生,山东省招远市玲珑镇虎王庄村村民。32年前宋吉强收养一名唇裂畸形、手脚粘连的女婴,倾尽所有为其进行三次手术治愈残疾,并将其抚养成人。养女婚后患了尿毒症,他又继续帮助养女每月透析,使养女病情逐渐缓和。30多年来,父女俩始终乐观坚强,心中充满希望。

以深情厚意收养残疾弃婴

1992年,宋吉强在赶集时得知敬老院有名因先天唇裂畸形和手指脚趾粘连被遗弃的婴儿。当时,他家中已有两个子女在读,经济状况仅勉强维持温饱。但当他触碰到孩子冰凉的小手时,身为父亲的他深受触动,决定收养这个孩子。

宋吉强收养弃婴的消息迅速传遍村庄,乡亲们考虑到他的经济压力,劝他放弃。然而,他坚决表示会尽力照顾孩子,认为孩子的病并非无法治疗。为了给孩子一个合法身份,他前往登记机关申请收养手续,并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顺利完成了收养和户口登记。从此,这名弃婴有了新家,也成为了宋吉强最深的牵挂。

以无私爱心滋养病残心灵

为了养活襁褓中的婴儿,宋吉强历经艰辛。他四处求人代哺乳,村里人被他的义举感动,纷纷支援。孩子因深度腭裂和气管狭窄无法正常进食,宋吉强每隔两小时就抱起她,用勺子小心喂奶,并时刻留意她的睡姿,以防窒息。同时,他每天为孩子按摩手指脚趾关节,减轻粘连带来的不适。在大家的帮助下,孩子逐渐长大。

随着孩子成长,其残疾特征愈发明显,宋吉强为凑够养女的治疗费用而努力工作。乡亲们把村里的地板砖活都包给他,他的双手因此布满老茧。在攒够钱后,当地卫健部门也协助联系医院,孩子接受了唇裂整复和手脚粘连矫正手术,恢复良好。2017年,她嫁给了邻村小伙,并悉心照顾聋哑婆婆,传承着孝道家风。

以坚定行动延续养女生命

2019年,宋吉强刚还完妻子治疗肝癌的8万元债务,养女又因尿毒症重度昏迷送入ICU,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在得知消息后抱头痛哭。为救养女,宋吉强决定捐肾,但配型失败,养女只能依靠透析维持生命。高昂的透析费用使家庭陷入困境。

就在一筹莫展之时,爱心人士和公益机构伸出援手筹集善款,村、镇干部也及时提供帮助,为养女办理低保,减轻了宋吉强家的经济负担。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养女的状况逐渐稳定,能进行简单劳动。父女俩以乐观态度面对生活,对未来充满期待。32年来,这份超越血缘的父女情在岁月的磨砺中愈发珍贵。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