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潍坊市:以城市精神推动“更好潍坊”发展

  近日,2025年“我们的节日”民俗文艺展演活动在潍坊市人民广场举行。现场表演还重点宣传潍坊城市精神,同时设置非遗互动体验区。

  “崇文尚德、惟实励新、开放包容、自信图强”,潍坊这座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以其独有的城市精神,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潍坊实践,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城市的精神,城市的灵魂。潍坊的城市精神是根据潍坊独特的地理环境,独特的历史文化面貌,独特的人文环境高度概括提炼提升而来的。”山东博物馆特聘首席专家、潍坊市博物馆特聘研究员孙敬明说。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淬炼出的潍坊城市精神,形成了代代传衍的文化基因,成为建树现代文明取之不竭、睿智前行的文化根基。2024年以来,潍坊市进一步培育优秀文化资源,深入挖掘研究阐释城市精神,认真作答以城市精神推动“更好潍坊”发展这道时代命题。

  在青州市高柳镇南马兰村,每到年底这里的“美德高分户”会收到奖品,还能享受优惠贷款政策。该村制定了可量化的“美德积分”清单,将村民主动参加村庄清洁等志愿服务纳入正面清单;对村民未履行“门前三包”、破坏村庄环境等行为纳入负面清单,并以此为依据,对村民相关行为相对应地进行加减分,将积分制作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有效手段,把村民文明善举量化为“美德积分”进行“存储”和使用。

  以文化人,以文润城。潍坊市以潍坊城市精神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加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和网络文明建设,在文化传承发展中谱写新时代华章。

  潍坊是“寿光模式”“诸城模式”“潍坊模式”的发源地,秉承改革创新精神,潍坊市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让“三个模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交出了一份农业更有干头、农村更有看头、农民更有奔头的“三农”之变“潍坊答卷”。

  不仅是农业,从中国近现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到今年的“零碳港口”建成,体现了基于惟实励新基础上的敢为人先、开放包容胸襟下的赓续奋斗,让“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在这座城市蔚然成风。

  改革,是潍坊的一张金名片。惟实励新就是打破常规、突破现状、勇于创造、敢为人先,是制胜未来的关键变量。

  潍坊推崇改革创新,是闻名全国的“国家创新型城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国家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实验区”“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实验区”……在一次次敢闯敢试的探索中,城市因改革而兴,因创新而强。

  立足城市精神,向世界讲述“更好潍坊”发展故事。潍坊1904年开埠,1988年成为沿海开放城市。先后与11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文化联系,与26个国家的40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已连续举办4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28届鲁台经贸洽谈会、25届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等节会。借力文化东风,潍坊与国际城市间的文化交流已成常态。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思想灵魂,引导城市的未来发展。当下的潍坊,不断抢占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构筑新优势,高质量发展的奋进曲激扬奏响。潍坊市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动力装备、新型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巩固提升,数字经济、磁悬浮、元宇宙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

  “在新的发展时代,‘崇文’是良好的发展环境,‘尚德’是深厚的发展优势,‘惟实’是扎实的发展本质,‘励新’是关键的发展手段,‘开放’是重要的发展方式,‘包容’是特色的发展路径,‘自信’是核心的发展动力,‘图强’是重要的发展目标。”东亚智库首席经济学家李继凯认为,极具创新性、时代性与科学性的新时代潍坊城市精神,定能进一步激发潍坊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创新力、创造力与自信心,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潍坊篇章”与“潍坊样本”。(记者 王佳声 都镇强)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