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11月9日上午,济南市莱芜区杨庄镇高家店村头非遗文化产业园内人头攒动,来自杨庄镇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们,正在亲自体验高家店麻绳的制作流程。只见孩子们坐在“匹车子”前,在老手艺人的指点下,一只手捏着细麻绳,另一只手续麻,一拉一拽牵引着匹车子不停转动,单匹苘麻自动上劲,拧在一起,苘麻被纺成了细麻绳。
作为地方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不仅是文明传承的独特载体,更在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过程中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莱芜区杨庄镇,一个并不起眼的小镇,却拥有着13项非遗项目,其中包括2项省级非遗、6项市级非遗、5项区级非遗。当地建立起从非遗传承、创作到产品制造、销售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工作不断推进,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需求有机结合,非遗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
高家店麻绳便是两项省级非遗之一。据杨庄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负责人高翔介绍,高家店村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打绳专业村,麻绳制作技艺距今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上世纪80年代前到达鼎盛时期,种麻和纺织麻绳成为当地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一八八几年吧,我老爷爷辈就开始制作麻绳,到上世纪80年代,麻绳制作到了鼎盛时期,当时家家户户种麻,以打绳维持生计。”高翔介绍,当时村中生产的麻绳多用于交通运输以及建筑业。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麻绳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一些行业在作业中用尼龙绳取代了麻绳,但以麻绳制作技艺为基础,当地绳网、尼龙绳生产企业不断兴起。
与此同时,高家店麻绳在弘扬地方文化特色,推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传承保护好这门老手艺,我们研究会在2016年将高家店麻绳申请为省级非遗,提取拧成一股绳的精神元素,激励后辈团结进取。”高翔告诉记者。
据杨庄镇中心小学教师高雷介绍,他们学校把杨庄镇非遗文化产业园作为研学基地,同时把多项非遗项目做成校本课程,邀请协会里的老艺人到学校去讲课,高家店麻绳便是其中之一,取其拧成一股绳团结进步的精神内涵,教育全体师生不怕苦不怕累,团结一致共同进步。
与高家店麻绳一样,具有百年传承历史的还有市级非遗项目——莱芜区王银匠银饰制作技艺。据王银匠银饰传承人王乐利介绍,该制作技艺起源于1885年,第一代传人王升堂年轻时去内蒙古的一家煤矿打工,机缘巧合下拜一位草原艺人为师,学习了5年打制银饰的手艺,1890年回到山东老家莱芜后,开始挑着担子走村串巷为人打制首饰。百姓见了他都称他为“王银匠”,并世代相传至今。
王银匠银饰制作技艺所打造的银饰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饰品精致,花样图案精美,既保留了传统银饰工艺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的设计元素和审美观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1989年,我接过家里老人的传承,之后不断创新老手艺。为吸引年轻人,我们推出了更符合现代审美的100多种新产品,包括手镯、耳环、耳钉、戒指、项链等。”王乐利介绍,如今他已在莱芜区杨庄镇、寨里镇、牛泉镇以及泰安等地办起了销售连锁店,逐渐打响了自己的品牌。
与高家店麻绳产生互动交融的,还有当地另一项省级非遗项目——陈楼糖瓜制作技艺。其制作工序中有一道是“勒断成球”,指的是将拉扯成为长管状的糖用细麻绳勒成小段,经过反复摇晃,最终形成球形的糖瓜。此过程中使用的细麻绳就高家店麻绳。
“二十三,糖瓜粘。”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小年。根据民间习俗,这天家家户户会吃糖瓜。一个个糖瓜晶亮莹白,咬一口脆甜香酥,齿颊间满是麦芽糖的清香。吃糖瓜寓意未来生活甜蜜美满,近年来,杨庄镇陈楼糖瓜在网络中人气颇高,带动了一方村民致富。
据糖瓜技艺传承人陈佃起介绍,莱芜陈楼糖瓜制作技艺起源于清代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已传承至第八代。制作工艺是:将小米和大麦芽按一定比例混合发酵成液体麦芽糖后,再经过“熬制糖稀、急火炒糖、上锅拔糖、递糖合缝、勒断成球、摇晃成型、风干凝固、炒麻着麻”等11道工序加工成球形糖瓜。制好的糖瓜具有粘甜兼备、色白筋柔、软硬适中、酥香甜脆等特点。“做这个糖瓜,整个流程最少得十几个人,技术方面,火候得有个巧妙的劲儿。做好了它中间那32个孔很均匀,越薄了越脆,越好吃。酒盅这么大的能做,茶碗那么大的、皮球那么大的也能做,最大的直径能到40公分。”
据杨庄镇陈楼糖瓜生产基地负责人赵鹏介绍,他们在2018年正式成立糖瓜生产基地,销售时间大约为每年的12月份到来年2月份,日产将近600斤,总产每年将近5万斤。网上销售主要发往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开展系列培训活动,提升传承人技艺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力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将非遗元素融入现代产品设计中,让非遗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继续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非遗、热爱非遗,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莱芜区杨庄镇非遗研究会负责人高翔介绍。(记者 姜斌)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