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在山东博物馆40余万件珍贵藏品中,“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蛋壳黑陶高柄杯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致的工艺,成为一件闪耀着历史光芒的艺术品。它不仅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是被考古界誉为“4000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
制陶工艺的巅峰之作
存世完整的蛋壳黑陶高柄杯,目前极为稀见,历经数千年埋藏,大多出土时就已沦为碎片。作为龙山文化的代言,蛋壳黑陶高柄杯体现了新石器时代古人制陶的巅峰水平,它高26厘米,口径9.4厘米,最薄处0.2毫米,仅是两张A4打印纸的厚度。
“蛋壳黑陶高柄杯是黑陶的巅峰之作。”日照市文物保护中心考古研究所所长刘红军介绍,1973年,蛋壳黑陶高柄杯出土于日照东海峪遗址,它整体形制为宽浅碟形口,深筒形杯体,圜底,高柄,中部有向外突出的圆柱体,中空,内有小球,周壁饰细密的成排镂孔,底部为覆盘形器座,设计非常巧妙。
“蛋壳黑陶高柄杯造型精美绝伦,是龙山文化最典型的指征性器物,代表了人类史前制陶技术和工艺的最高水平。”刘红军说。
被赋予明确的礼制内涵
最早发现蛋壳黑陶残片是1930年,位于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而在龙山文化带蛋壳黑陶高柄杯主要分布于潍坊、日照、临沂、淄博和青岛一带。让考古学家惊奇的是,无论是残片还是较为完整的陶杯,都造型各异,独具特色,这说明高柄杯绝非量产,只能是极少数掌握高精尖手艺工匠的凝聚心血之作。
用如此复杂的工艺,耗费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去制作如此精制的薄陶,它绝不会真正用于日常生活,而是另有他用。考古学家研究认为,蛋壳黑陶高柄杯是一种非实用的高端精美陶器,被赋予了明确的礼制内涵,或为祭祀和仪式活动时的礼仪用器。
有力驳斥中华文化西来说
此前,仰韶文化的发现者和命名者瑞典考古学家安德生认为,仰韶发现的彩陶与中亚细亚很相似,他相信彩陶是从中亚、西亚经河西走廊传播来的,进而认为中国史前文化也是西来的。但龙山文化和安阳后岗遗址发现的“三叠层”证明,无论是黑陶还是彩陶,都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有力驳斥了“中华文化西来说”。
按照已发布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研究成果,蛋壳黑陶高柄杯出现的龙山文化时期,处于古国时代的第三阶段,也是最高阶段,它的出现也证实了当时山东地区已经发展出发达的早期文明社会。可以说,蛋壳黑陶高柄杯的出现为“礼出东方”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明,也印证了山东“礼仪之邦”的历史渊源。
虽然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这些作为史前社会主要生活、祭祀用品的黑陶器具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透过尘封的历史,我们依然能清晰地看到延续至今的发展脉络。虽然4000多年过去了,但博物馆内的蛋壳黑陶高柄杯依然光彩照人,亦如同当年的精彩,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记者 鲍福玉 师文静)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