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国家级非遗青州花毽:脚尖飞羽,灵动千年

  临近春节,走进潍坊青州市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青州古城,千余米的青砖主街上张灯结彩,主街两侧的非遗项目轮番展演,热闹非凡。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州花毽展演现场,第五代传承人李红正和伙伴们做热身运动。抛起毽子,毽子像蝴蝶一样绕着李红“飞”了起来,从脚边“跃”过头顶,从胳膊“跳”到膝盖。“会踢普通毽子就可以来玩,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接毽,咱这个非遗还能健身。”李红向游客发出邀请,不少游客跃跃欲试。

  青州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青州花毽作为青州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从古代的“蹴鞠”发展演变到今天的花毽,中间融入了多种武术与舞蹈等方面的技巧,不仅动作优美,而且能够强身健体,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州花毽在制作技艺与踢弄技艺两个方面都有丰厚积累,同时与天地人文融会贯通,富有浓郁的传统文化内涵。从制作上,青州花毽品种丰富,无论是游艺毽、健身毽、观赏毽还是比赛毽,无不配料科学、制作精美。从类别上,分一般毽、观赏毽和比赛毽。从踢法上,分单人踢和多人踢。其中,多人踢是单人踢的组合,难度更高,花样更丰富,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也更强。平时踢毽子意在健体强身,比赛时则以踢毽花样多少、难度高低、时间长短、动作优美程度为考核标准。

  青州踢毽花样繁多,有108式,即天罡36式和地煞72式。天罡36式是将踢花毽技艺形象与青州风土民情、山川景物紧密结合来命名,富有鲜明的青州地方特色;地煞72式是指历代积累的踢花毽各种技巧动作的名称。青州花毽的每一个动作的完成主要控制于踢毽过程中花毽的走势、方向、高低程度甚至自然环境如风向等,多人踢毽更需要心意相通、配合默契,这一系列的过程须在一刹那完成,要求踢毽者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如:张飞蹁马、二郎担山、苏秦背剑等,既包含了武术的阳刚之气,又吸取了舞蹈的柔美之姿,灵巧多变、刚柔相继、扣人心弦,有极强的震撼和感染力,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近年来,青州市高度重视花毽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以“政府买单 群众受益”的方式将花毽推向各大景区,进行活态传承,每年组织 700 场花毽免费展示展演活动,成为全域旅游的典型样板。每年组织花毽进校园开展传承教学活动100余场,培养了众多学生花毽爱好者和制作者。每年在花毽传习所进行700场花毽制作展示展演,每年组织花毽传习课堂学习活动80余场。创设花毽传习平台,在5A级景区青州古城设立青州非遗传习坊,在4A级景区范公亭公园建设非遗博物馆专门设立花毽展示厅,在多处学校成立传习所展示青州花毽,同时传承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花毽制作技艺和踢法。

  青州花毽,根植于深厚的传统土壤,又深受现代文化的滋养,是青州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项体育项目,人们已经把踢花毽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青州大地上,或单人、或三五成群的男男女女,时而凌空腾跃,时而俯身勾踢,那如燕的身姿和婀娜的形态伴随着上下翻飞、五颜六色的花毽,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记者 石如宽 通讯员 郑秀宝 王君 策划 申红 统筹 王菁华 李忠运 武宗义)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