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光明日报通讯员 丁永宏 梅花 张艳
冬日,在曲阜市沂水北岸,一场“书香一缕传家风”家庭共读活动如期而至,15个拥有独特家风的家庭代表轮流送上了精彩的朗诵节目。有的用古诗词缅古怀今,有的用现代诗抒发情怀,有的用自家故事传递正能量。除了现场观看的群众,还有3100多个家庭通过直播感受到了活动传递出的书香气、佳节情、新气象。
这是山东曲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幕。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战略部署。山东曲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长期以来,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这里的人们沿袭着一种古朴、传统的生活习惯。如何将这些传统和优良习惯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衔接、相辉映?曲阜市的做法是:创新转化,契合提升。
传承家规家训,淳化古城乡风民俗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家庭共读活动上,一首声情并茂的《关山月》,把戍边将士远离家乡的思乡之情演绎得淋漓尽致,齐楚阳一家三口传递着古人的思念,也寄托着个人的情感。
这是一家人首次共度团圆佳节。齐楚阳在青海从军20多年,一直坚持用写日记的形式书写对妻儿的相思,用书信的形式叮嘱儿子要好好读书,用文化的力量指引方向、认识世界。而母亲则是家里家外一肩挑,却不忘对儿子读书学习的陪伴。阅读是一家人多年坚守的好习惯,也成就了齐楚阳“厚德博学,勇毅笃行”的好家风。
“书香一缕传家风”家庭共读共演活动已开展100余场次,一个个动人的书香故事正传遍城市每个角落。提升家庭文明素养,营造社会书香氛围,成为一道全新的家庭文化景观。从有时间出去多赚俩钱,到有时间多陪孩子看书、外出;从觉得参加文化生活是在浪费学习时间,到把每一次活动都当成孩子开阔视野的宝贵平台……孩子们在变,家长们也在变,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观、家庭观日渐成型。
曲阜市以入选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为契机,评选“家校牵手标兵”“读好书讲文明父母”“优秀家庭书屋(架)”,并组织开展“家庭读书竞赛”等活动。一时间,一个读学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在全市兴起。与此同时,曲阜市做足创新转化文章,将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之中,组建起囊括群众各类诉求的十余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
“家风传承志愿服务队”成立后,作为孔子后裔,曲阜市传统文化学者孔令绍在传统儒家文化学习读本的基础上,创新改编出“文明实践学习教育读本”,推出《儒家思想与现代生活》等一系列将儒家文化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课程,寓教于乐,推陈出新。他所在的这支17名成员的家风传承志愿服务队,已累计在曲阜开展宣讲活动350场次。
曲阜市为帮助村民重拾“祖辈叮咛”、梳理遗失家风,累积入户2000余家,送家风牌匾入户1500余家,并通过征集普通家庭的好家规好家训编辑整合为《孔子故里好家风作品选》,把家风建设的触角深入到每一个角落。
善用传统文化,创新乡村治理载体
“己所欲,施与人”,就是想群众所想,干群众所盼。小雪街道武家村党支部书记武波介绍,他就是群众中的一员,这是自己从《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改编的一句话,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他常常说着这句话,东奔西忙为民服务。
“俺家刚装修完,这乱七八糟的东西占了半间屋,能帮忙联系个车运走吗?”2020年10月20日中午,小雪街道武家村村民张景雨拨通武波的电话,想要租借货车运走建筑垃圾。
半个小时不到,村里的志愿者武崇营就把车子开到张景雨家门口,帮忙清运走了垃圾。
“随口提了个‘试探’事儿,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俺们村里不光借啥有啥,想找什么能人都能找到,而且都是义务帮忙!”一个电话就把事情办妥了,张景雨乐得合不拢嘴。
之所以实现资源与需求的“实时对接”,得益于村里建立的民享资源库。武崇营是村里民享资源库中的一名志愿者,村里有人需要用拖拉机,他是出车又出工,而且全部免费。
村两委当“中介”,实践站作“中转站”,吸纳30多位村级能人主动加入了民享资源库,有理发的,有修车的,有诊疗的,技能提供涉及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有147户村民贡献出自家物品,全村共享物品达到342件。你来我往之间,村民联系增多了,党群关系密切了。
“助人为乐谁都知道,但做起来却不容易。这个民享资源库最初的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共享资源、互帮互助的平台,让老百姓们主动参与到文明实践中来。”武波说,村里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后,为村两委服务群众打开了思路。
“己所欲,施与人”,这句从传统文化中脱胎而来的口头禅,成了曲阜市基层党员干部干事为民的座右铭。群众的所求所盼,就是党员干部的所谋所为,也是文明实践的行动指南。陵城镇为精准扶贫户送去温暖的暖心驿站,石门山镇帮助贫困户稳步增收的扶贫大棚,防山镇为失独家庭打造的爱心家园,鲁城街道为残障人士“跑腿”的文明代办,息陬镇面向中小学生的课后“四点半课堂”……乡村善治有了新载体,越来越多便民惠民乐民的举措应运而生,群众点赞的多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底气更足了。
随着曲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深入,不仅阵地实现了457个村(居)全覆盖,志愿队伍专业化、服务对象精准化、实践内容特色化的特点也更加鲜明,全方位满足群众多方面的需求。聚焦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障人士等困难群体,精心培育出“幸福食堂”“金晖助老”“呵护假期”等一批有特色、有温度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50余个。
创新服务理念方式,把新思想传到千家万户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伊始,曲阜市深刻感受到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盲区、新思想新理念传播死角的困惑。为此,他们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普及的架构、基础,开办“流动党校”授课地点从课堂之上到田间地头,授课内容由传统经典到新思想理念,授课理念由深奥艰涩到通俗易懂,把新时代新思想传到千家万户。
2020年10月24日上午,吴村镇杨院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流动党小”正在开课,“党课教师”姚村镇庙东村党支部书记颜浩,通过讲述自己上任6年来,靠着党建引领实现脱贫致富的经历,把乡村振兴战略阐述得头头是道,让在座的党员、群众受益匪浅。
庙东村是曲阜市莲藕产业的领头村,近两年,带动了曲阜市20多个村发展起了共500余亩的莲藕基地。2014年,颜浩带领村两委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起生态莲藕基地,村子产业起了、生态美了、组织兴了、人才来了、生活好了,颜浩把这几年的经历,加上自己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以及乡村治理经验,整理成了宣讲课件《藕花深处的庙东故事》,分享给8个镇街30多村子。
记者在曲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流动党校新编教材读本》上看到,读本内容将传统儒学文化创新转化为民本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成为读本贯穿始终的主线。“流动党校”党员教育培训模式,教师队伍不仅有党校教师,还有来自各部门的公职人员、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农业技术专家等,以村居实践站为“送学”阵地,将党性教育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统文化、法律法规、现代农业等结合,变“上学”为“送学”,使基层党员、群众能及时了解到国家政策和党的理论。目前已覆盖全市431个支部16941名农村党员,开展教学培训300余场次。
《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3日 01版)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