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济南市优化实施“文明实践+”工程,加强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部门联动,推动文明实践与各领域深度融合、相互赋能。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将“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深深融入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活动,呈现出“文明实践+文化”繁花绽放的良好局面。
济南高新区第二届年俗文化节活动现场。
春节、元宵节期间,济南市以各级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依托,全市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庆文化活动,市民群众和广大游客在热情参与中感悟文明、接受教育、感受温暖,乐享传统节日文化盛宴,使中华魅力浸润人心。
市文化馆组织开展了“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展示、“好品非遗过大年”2025年新春非遗集市、“我是小小传承人”济南市新春非遗体验大课堂、“金蛇迎春”全国剪纸艺术精品展等系列活动,让市民游客与非遗“零距离”。举办了新春音乐会、戏曲曲艺杂技民族音乐演出、公益电影放映、文化精品展览、传统舞蹈展演、“四季村晚”演出、线上猜灯谜等10余个板块50余场次高品质文化活动,广大市民游客热情参与。
济南市博物馆场所“镇馆之宝陶俑展”。
济南市博物馆新文创区市集活动,市民在体验非遗手工。
市博物馆的展览和活动丰富多样,济南历史暨馆藏文物展览、馆藏革命英雄人物主题文物展等多个展览,为游客打开了解济南历史和文化的窗口。新文创区市集活动展现出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创新活力,让参与者在欣赏与体验中,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勃勃生机。推出“‘蛇’来运转错彩镂金”等系列体验活动,青少年通过参观展览、体验非遗、互动游戏等方式,感受文化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阅读+非遗”元宵节面塑体验活动在济南市图书馆海右书馆欢乐上演。
市图书馆带来集阅读、休闲、市集于一体的创新玩法,成为市民群众春节假日的热门打卡地。“蛇年有好市”新春文化市集备受欢迎,“文化年韵”主题书展精选一批与春节文化、传统文化相关的图书进行推荐,同时现场展出中国绳艺编织、葫芦制品等文创手作,糖葫芦、糖画等年味美食,亲手制作香囊、艾草锤等沉浸式体验更能让市民游客将这份独特的年味带回家。先后举办数字阅读卡发放、中山公园猜谜、“书香贺岁悦读闯关”、蛇舞新春“邮”大集、新春电影展播等活动,让市民游客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年味儿。
大明湖畔高12米的“夏雨荷”花灯和头戴“簪花”、身披“花衣”的公交车站“大明湖站”相得益彰。
第44届天下第一泉迎春花灯会闪耀登场,在趵突泉、大明湖、五龙潭、护城河分别打造了“赶灯季”“烟雨湖”“漫时光”“晚回舟”四大主题区域,形成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灯会矩阵,展现泉城济南的深厚文化底蕴。大明湖畔高12米的巨型灯组“湖畔雨荷”准时亮灯,惊起“哇”声一片,每天都有超万人来一睹“芳容”。
“乡韵风华 四季欢歌”——济南市2025年春节“村晚”示范展演在三德范村举办。
章丘区的明水古城七登央视,一个“传统和现代融合的新年”赢得点赞无数。节日期间,明水古城策划推出“清照泉城过好年”春节系列活动,融合围炉、诗酒、美食、音乐、庙会、戏剧、花灯等多种元素,为游客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新奇有趣且富有仪式感的春节新场景,市民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共同感受中国春节的文化魅力。
平阴县第五届黄河河灯节在榆山街道翟庄村的黄河河畔隆重开幕,活动以充满活力的开场表演拉开序幕,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活动现场,河灯在“手手相传”的过程中,被小心地放入黄河水中,随着水流缓缓漂向远方。每盏灯光闪烁,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祈愿,象征着心愿的传递与祝福。
第四十二届商河鼓子秧歌汇演现场。
鼓子秧歌作为商河县的文化名片,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深受群众喜爱,跨越年龄与民族,成为商河人民的情感纽带。第四十二届商河鼓子秧歌汇演上吸引了约5万现场观众和150万人次线上观看,来自全县15支优秀秧歌队伍为大家呈现了精彩的非遗表演,特别是300名少年参与的开场演出,展现了新时代少年传承鼓子秧歌的崭新风采,进一步提升了“千年麦丘邑·鼓乡温泉城”品牌的影响力。
随着“文明实践+文化”模式的深入推进,济南市的节日文化活动在多元化的呈现形式和丰富的内涵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无论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还是现代元素的融合与互动,都展现了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市民的文化自信。下一步,济南的文化活动将继续繁花似锦,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多精彩,推动城市文化的持续繁荣与发展。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