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济南市济阳区: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聚力,开启文化社区建设新实践

  今年以来,济南市济阳区坚持“1236”工作思路,聚焦社区基本单元,以文化社区建设为突破,突出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聚力,统筹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文化传承发展、文化文明创建,将理论宣讲、文化文艺、社区治理、典型选树、志愿服务相融相通,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推动宜居、文明、和谐社区发展,积极探索文化社区建设“济阳模式”。

  澄波社区:坚持以“善”为本,打造“尚善澄波”文化社区品牌

  塑造“善”形象,打造微品牌。澄波社区以“水润善育、水汇善聚、水容善治、水柔善下”的“四善”文化体系为依托,构建“四微善治”工作法,打造“青春社区”“社区合伙人”“上善学堂”“上善医馆”等多个文化品牌服务项目。依托“善”文化,嵌入微阵地。将文化元素融入社区生活,打造“空间+文化墙”的文化阵地集群,构建“15分钟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圈”,使居民在“尚善”文化圈里提升文化修养。

  汇聚“善”力量,成立微组织。结合社会资源招募“社区主理人”“楼道主理人”,扩充以“小水滴”为主的16支社团队伍,以“吹拉弹唱演”等多种形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同时打造公益合伙人队伍,围绕理论、教育、文化、科普等方面成立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强化文化队伍引领作用。

  走好“善”治路,推出微服务。开展非遗研学基地,推出“指尖的乡愁”——非遗柳编“社区微业”服务,为居民开展文明宣讲、文化活动、榜样评比、文明信用积分兑换等“五为”志愿服务,营造崇德尚善的浓厚氛围。

  新元社区:坚持以“德”为先,打造“德蕴新元”文化社区品牌

  以文养“德”,造浓文化氛围。着力构建传统游戏亲子驿站、文化斑马线、井盖涂鸦和路灯文化等多元“文化场景”,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社区生活,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底蕴、涵养道德修养。

  以善厚“德”,倡树美德风尚。大力弘扬优秀邻里文化,发挥“与邻为善 与邻为伴”邻里文化的粘合性作用,以多彩文化活动打破邻里之间的冷漠,让邻里互帮互助风尚在社区蔚然成风。

  以行塑“德”,汲取榜样力量。深化“寻找最美新元人”“讲述身边道德模范人物”“挖掘红色故事”等选树宣传活动,以“身边人讲述身边事”,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居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以治载“德”,助力社区治理。打造“网格驿站”直播间,将法治宣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实现沉浸式普法和互动性法治文化体验,发挥法治文化示范引领,积极促进社区治理。

  滨湖社区:坚持追“锋”而行,打造“先锋滨湖”文化社区品牌

  汇聚先“锋”力量,建强雷锋志愿服务队伍。滨湖社区成立“雷锋号”为民服务队、“小雷锋”志愿服务队、雷锋号青年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大集、“健康护航”公益体检、文明课堂等系列活动,创作“学习雷锋好榜样”文艺作品,吸纳壮大社区服务队伍。

  传承先“锋”精神,打造雷锋教育阵地。设置雷锋文创、老人乐活、儿童友好、青年友好、邻里共享五大主题空间14处,升级优化现有学雷锋主题红色研学路线,拓展“我的雷锋我的团”团建项目,推出雷锋主题文创产品,建设一处学雷锋文明共享花园,在沉浸式体验中处处学习雷锋精神。

  勇担服务先“锋”,推出便民利民项目。探索“社区合伙人”模式,引进初心医馆、便民理发、阳光菜园、文明花园及社区微业创意绳编等合伙人项目,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15分钟便民服务,推进嵌入式完整社区建设。

  荷畔社区:坚持融“和”邻里,打造“美好荷(和)畔”文化社区品牌

  紧扣“和”主题,培育优秀邻里文化。荷畔社区依托社区实践站、红石榴广场、河畔公园、荷香同乐园等场地,积极举办邻里节、邻里家宴等主题的互助、互动、互联邻里活动。

  丰富“和”内涵,打造优质服务平台。设立社区文化节、居民艺术展、个人舞台秀等才艺展示平台,开办社区运动会、趣味运动会、亲子运动会等体育“微”赛事,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促进邻里共建、成果共享。

  创建“和”环境,涵养优良社区风气。在邻里学院开设邻里关系、技能提升、应急救护等公益课堂,在邻里驿站开放旧物交换空间,在荷畔书屋举办公益阅读、好书分享等活动,发挥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引领作用,积极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居民互帮互助、团结和睦。

  银山社区:坚持崇“文”向善,打造“文汇银山”文化社区品牌

  以“文”弘业,夯实文化阵地。银山社区升级打造集文明讲堂、文化体验、文艺活动、运动健身、阅读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全龄化”文化服务阵地,提供艺术学习、书画阅读、健身休闲、儿童娱乐等全龄化、一站式文化服务;在6个小区建设集学习阅读、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站,打造居民家门口的文化阵地。

  以“文”培元,培育文艺团体。挖掘“宝藏”型党员和居民文艺骨干,成立群众文艺团体,链接起更多群众文艺形式;将散落在群众个体身上的经验、知识、才艺、技能挖掘出来,创作编排社区主题文艺作品;聚焦“朝夕美好”,发展壮大老年社团与青年社团。

  以“文”惠民,建设幸福社区。开展文化演出、乒乓球友谊赛、邻里趣味运动会、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展演活动,通过培育提升、宣传激励、品牌打造、项目孵化等举措,引导带动更多社区居民参与文明实践,投入到敬老助残、矛盾调解、政策宣传、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等工作中,助力社区建设和治理。

  唱响,文化社区的多般美好

  济阳区坚持“以点带面、试点推进,突出特色、统筹整合”,分区域、分阶段、分重点开展文化社区建设。在点上,5个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先行试点、创立典型、示范引领,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带动整体提升。在面上,25个城市社区围绕文化社区多方面重点推进各项工作,宣传宣讲、美德健康、文明实践、和谐邻里等工作全面铺开。同时,强化理论研究支撑,通过到街道社区实地调研、开展专题座谈研讨等方式,指导文化社区建设实践,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文化社区建设模式,全区文化社区建设破题开局、蓬勃起势。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