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济宁邹城市:汲取孟子思想精髓 打造“学而·善行邹鲁”志愿服务品牌

  近年来,济宁邹城市充分发挥孟子故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汲取孟子思想中“民事不缓、尊老爱幼、守望相助”等文化精髓,统筹辖区各类资源,全力打造“学而·善行邹鲁”志愿服务品牌,倡导邹城市上下“学孟子、行善举、优服务、惠民生”,志愿服务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以“民事不可缓”为底色

  充实志愿服务擦亮项目品牌

  以孟子思想“民事不可缓”为“底色”,准确把握群众急难愁盼,紧密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紧迫、最现实的民生难题,提升“泉小哥”“管得宽”“一家仁”等系列志愿服务项目“成色”,增强“学而·善行邹鲁”志愿服务品牌“亮色”,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全方位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百姓民生。邹城市千泉街道“泉小哥”志愿服务项目以“千方百计、泉心泉意”为服务宗旨,全面推行“小哥跑腿”工作法,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有所呼,我必有所应”,累计办理物业问题、民生帮扶等群众诉求1万余件,探索打造了志愿服务助力基层治理新路径。邹城市城前镇打造“一家仁”志愿服务品牌,组建50余人的志愿服务团队,开设24小时服务热线,以成本价为群众提供水电、门窗等自用设施维修和物资代买、政务代办等服务,为386位独居老人配备一键呼叫器,一键呼叫、五级联动、迅速响应,让老人安心、子女放心,着力构建“老弱一键通、有事您说话”基层治理新格局。

  以“仁者爱人”为倡导

  凝聚温暖力量提升幸福指数

  以孟子思想“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倡导,大力弘扬志愿精神,把志愿服务工作重点放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救灾、助医、助学方面,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为创造美好生活贡献志愿力量。“幸福蓓蕾1+N”“青禾逐梦”等关爱青少年助学项目针对因重疾、残疾等生活困难孩子,给予从物质到精神全方位帮助,助力他们渡过难关,走好求学之路。“圆梦微公益敬老月打卡”“‘早7晚8’关爱留守老人”“情暖夕阳·敬老爱老”等志愿服务项目针对老年人的生活和情感需求,用实际行动传递爱与温暖,提供贴心服务,让老人们真切感受到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邹城市助残志愿者协会联合山东奔腾漆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天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爱心企业,围绕残疾人生活、教育、就业、康复、医疗、无障碍等方面需求,持续开展“温暖过冬”“情满中秋·助力如康”“为民暖心惠万家”等主题助残活动,为邹城市3万余名残疾群众解难题、办实事,邹城市残疾人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参与社会生活能力显著提升。

  以“守望相助”为理念

  动员社区力量创新服务载体

  以孟子思想“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为理念,按照“社区党组织引领、社会力量多元支撑、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原则,实施“社区志愿服务伙伴”计划,充实社区志愿服务力量,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提升居民团结互助、向上向善、平等友爱意识,发挥志愿服务减少社会摩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功能,将志愿服务打造成助力社区治理的有效手段。邹城市钢山街道红星社区15名平均年龄71岁的老党员老教师,成立“管得宽”党员志愿服务队,以“党徽闪、热心管、服务宽”理念做实志愿服务,助力社区解决下水道改造、道路硬化等问题100余件,成功化解居民家庭问题、邻里矛盾纠纷80余件。邹城市钢山街道龙山社区打造“大碗茶”志愿服务品牌,统筹辖区单位退休老职工、社区工作者、社会人才等成立“百事帮”志愿服务队,在“大碗茶”活动室摆上大碗茶听群众心里话、解群众烦心事,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00余件。邹城市城前镇由8位“五老”人员组建“一家仁”社区调解队,帮助群众调解化解邻里纠纷,提供情绪疏导服务,着力打造“幸福我保障、邻里相守望”基层治理新载体。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