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烟台福山:谱写理论宣讲工作新篇章

  烟台市福山区深入落实烟台市改进创新重大主题宣传宣讲工作的部署要求,锚定“理论宣讲大众化、基层化、实效化”目标,推进理论宣讲体系化建设、分众化创新、数字化赋能,建强宣讲队伍,深耕阵地品牌,融合文艺与技术手段,全力打通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

  锚定时代方位,构建全域宣讲体系

  以“声动福山”品牌为依托,整合党校教师、基层干部、劳模工匠、社区网格员等多元力量,形成“党委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大宣讲格局,实现宣讲从“单向输出”向“立体渗透”的嬗变。品牌化引领。以“声动福山”为宣讲主品牌,衍生“樱乡新语”“健康福山人”等子品牌36个,形成“1+N”宣讲体系。分众化设计。针对机关干部、农村群众、青少年等群体,制定“理论政策”“民生热点”“红色文化”等主题清单42个。其中“小话题·大理论”农村宣讲活动覆盖126个村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8件;“雷锋精神青年说”校园巡回宣讲吸引2.3万名学生参与。全域化覆盖。以“阵地集群化、资源协同化”为抓手,构建“线下阵地+云端平台”双轨并行的全域覆盖网络,推出“云宣讲”《福地说法》短视频18部,通过“福山融媒”APP真正实现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深耕理论内涵,创新表达路径

  坚持“内容为王、形式为翼”理念,实施“三个结合”,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本土实践深度融合,提升宣讲感染力与实效性。理论与案例结合。挖掘红色资源,以“身边事”诠释“大政策”。在回里镇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打造红色宣讲实景课堂,全省最美志愿者、省优秀退役军人、烟台市最美退役军人-邹玉波结合战斗经历讲述党史,今年已接待参观学习团队6批次,听众反馈满意度达98%。“马扎上讲党课”活动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微宣讲19场,覆盖党员群众1.2万人次。语言与艺术结合。结合快板、三句半、小戏小剧等文艺形式,编排《居民医保缴不缴》《让彩礼归于“礼”》《我是明日之星》等文艺宣讲作品30余个,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美育实践、移风易俗内化于心。逻辑与情感结合。构建“开题明义-案例剖析-互动答疑”宣讲链条。福山区法院“法治进课堂”主题活动通过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形式,在8所中小学开展防范校园霸凌等普法教育,学生法律常识测试平均提升36%。

  选育管用并举,锻造宣讲铁军

  将人才作为理论宣讲的动力源,建立“引、育、评”机制,打造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宣讲队伍。壮大队伍规模。组建领导干部、基层书记、先进模范、青年学子四支宣讲队,吸纳成员48名,涵盖老中青三代。其中“银发宣讲团”成员平均年龄60岁,累计开展红色故事宣讲180余场。强化人员培训。实施“导师帮带”计划,开展专题培训7场,覆盖宣讲员1100人次。通过田间“微宣讲”实战演练,基层宣讲员平均表达能力提升40%。打造互评制度。区级宣讲工作室依托区委党校打造集“试讲互评、教育培训、主题宣讲”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充实宣讲名师,制定宣讲活动“菜单”、培训课程清单,开展宣讲“试讲互评”,活动24次,评选优质课例38个,带动福山区宣讲质量整体跃升。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