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今年以来,德州市德城区广川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推深做实理论学习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四步走”助推理论学习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引领“绝大多数”深学悟透,笃行不怠,以“头雁效应”激活“群雁活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落实落地。
全面系统学,理论学习“实”起来。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聚焦“学懂弄通做实”要求,围绕习近平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安全生产、统一战线等开展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活动13次,用交流研讨的学习形式,讲心得体会、谈落实思路、话发展良策,不断提升领导班子理论水平与履职本领。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街道党校月训等多种方式集中学习,使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推动理论学习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往深里走。
创新灵活学,理论学习“火”起来。街采取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走出去与请进来、独立思考与互相交流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德州心促会、中共德城区委党校到街道开展家庭教育、党的创新理论宣讲8次,组织党员干部赴德城区法院、德州武警支队参观学习2次,开展“红色教育进剧院”系列活动5次,让党员干部群众在重寻红色足迹、聆听红色故事、追忆红色人物中坚定初心使命,传承责任担当。运用“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等平台开展线上理论学习,通过看视频、听音频、答题竞赛等方式,切实增强理论武装的有效性和理论传播的吸引力。
以宣讲促学,理论学习“热”起来。打造“后浪潮音·理润广川”理论宣讲特色品牌,涵盖蒲公英大讲堂、青社学堂、新青汇等各类宣讲队伍36支,宣讲员包括社区书记、老党员、非遗传承人等群体,长乐社区“书记爱串门”、岔河社区“凉亭议事厅”等让社区书记走出社区门,走进群众家门,让理论学习范围更广、程度更深、氛围更浓。截至目前,共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等系列理论宣讲活动3000余场次,惠及群众1万余人。重点打造小东关社区为理论宣讲阵地建设工作试点,精准对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需求,把直播电商、非遗传承人、外卖小哥、快递员等13类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聚集起来,设置红色教育宣讲课、学历技能提升课、权益保障指引课、基层治理实践课“四大课程”,将移风易俗、美德诚信、金融反诈骗等内容“打包”送到他们身边。同时,利用他们走街串巷、“移动探头”优势,将生活安全小技巧、保健护理小知识等内容送至千家万户,让理论宣讲在基层“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截至目前,小东关社区理论宣讲阵地建设工作得到省市区领导多次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
联系实际学,理论学习“用”起来。把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实践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根本标尺。坚持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努力提高学习实效。领导班子运用“一线学习法”,主动领题调研,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掌握社情民意,在调查研究中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围绕破解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深入分析研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截至目前,收集居民诉求134条,化解居民难题86件,满意率为100%。广川街道还将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创新融合,链接瑜芳阁布艺工作室、“益心·衣艺”缝补坊,针对待就业群体围绕传统手缝针技艺、缝纫机绣等传统非遗技艺进行技能培训100余次,手把手培训缝制技艺,吸纳自由工作者进入直播队伍,帮助实现就业60余人,真正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惠及民生、推动发展的扎实举措,推动广川街道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德州市德城区广川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