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齐风淄火》:深思齐文化的兴衰与启示

  齐文化在我眼里是遥远的,也是“骨感”的,我之谓“骨感”,是骨骼分明,缺乏血肉的存在。10月30日,厉彦林长篇报告文学《齐风淄火》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研讨会现场,我聆听了多位文学和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的高论,脑海里蹦出“丰满”一词。

  这是一次难度极大的写作。齐文化博大精深,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历史烟尘将闪光的思想颗粒和生活质感都遮蔽了,风干了,怎么取舍?可谓老虎啃天,无处下口。作者以一颗“诚”心,将历史与现实贯穿、融合,采取散点透视法,呈现给读者的文本,既充满对齐文化的敬仰、敬畏和尊重,又有汗水味、泥土味和人情味。例如,书中通过“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一箭之仇”和“一匡天下”等成语典故,串联起齐国的重要历史事件,使读者能够清晰了解齐国的历史脉络。在呈现历史的同时,融入了现实元素。通过探访淄博的稷下学宫遗址、淄博烧烤、马踏湖等人文景观,将读者带入源远流长的齐文化之中,同时也展现了淄博的现代化面貌和人民生活的变迁。这种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时代感,也使读者在感受历史的同时,更能聆听现实社会的脚步声。

  “齐国立世八百年,历代君王扬短长;文武周王今安在,只见农夫挥锄忙。”一唱三叹,“农夫挥锄忙”,一个“挥”字一个“忙”字,让人深思。作者借朋友之口提问道:“假如春秋战国时代,齐国灭了秦国,中国历史该如何?假如齐文化兴盛,山东和中国会如何?”历史没有假设。但面对历史可以提问,可以猜测,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智慧去填充,去“丰满”。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融入作品中,让读者在品味文化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温度。这种情感的真实与细腻,让作品更加生动感人,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与共情。例如写到稷下学宫时,有这样的感悟:“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历朝历代遭遇的灾难往往不是因为贫穷,而是丢失或缺少信仰和斗争精神,腐化堕落造成的。精英者不仅要忍受贫困,还要忍受孤独、寂寞甚至磨难,不触及生死,就没有大彻大悟,人类一切思考都显得肤浅和青涩。”“世上任何事情都得付出体力与脑力,甚至需要咬紧牙关,以命相搏。……照搬传统是不可能奏效的,需要寻找新文化得以破土而出的种子。让其在现代社会的土壤里生长出新芽。”

  齐文化的形象化载体是陶瓷。作者说,没有人类,地球会黯然失色;没有陶瓷,人类会缺少生活的美感。因为有了陶瓷,人类从蛮荒时代走进了文明时代。作者感叹:“凝望陶窑里古老而年轻的火焰,感觉土在旋转,水在回溯,烈焰更纯粹与完美,平凡之物脱胎换骨为陶的坚硬和深邃。陶瓷的花纹分明是典雅与神秘、变幻与静止、瞬间与永恒的波动与凝固,淬火涅槃的造型与质地呈现的东方神韵。”作者抚摸着陶器、凝视着陶窑和制陶人的双手,品味着细节。是啊,细节构成整体,细节也蕴含着整体、诠释着整体、丰满着整体,让整体的层次感更清晰。

  从某种意义上说,足够的温度,也就是深度。世界各国在现代化的艰难进程中,面临相同的难题——如何处理好“社会秩序”和“社会活力”的关系。是一潭死水,还是一潭活水,是一盘散沙,还是战斗堡垒?作者通过对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对比、深入分析,展现了齐鲁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情况,进而提出了一个重大命题:“鲁文化强调个人修养、重德隆礼,重视解决社会有序运转问题。齐文化强调变革开放、务实包容,重视解决社会活力问题,同步研究、挖掘和弘扬传承鲁文化和齐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就能找到一把让社会活跃有序、活而不乱、热气腾腾、动态平衡的‘金钥匙’。”这种对现代社会的思考与启示,不仅让作品具有了时代感,也让读者在思考历史与未来的同时,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和文化的力量。

  《齐风淄火》这个书名起得特别好。它让我想到了《周易》中的“家人”卦,卦象是离下巽上:“风、火”。身修家齐国治而天下太平,都离不开“风火”。是不是有着这样的寓意:风大了,火就被吹灭了;风小了,火就不旺。风火关系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拿捏好度,这个度,是时度效的“度”。淄博烧烤成为一种现象,说白了就是把握好了这个“度”。

  这是一本让人思考的书,是山东报告文学的新收获。(记者 逄春阶)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霍纯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