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栖霞笏山金矿事故救援:“两条腿”并行加快建立生命通道

  栖霞笏山金矿事故救援现场,救援人员24小时不间断作业。(□记者董卿报道)

  □ 本报记者 赵丰 从春龙 董卿

  “我们在救援现场随时待命,保证需要时马上投入救援。”1月14日下午,栖霞笏山金矿事故现场,刚刚结束一个班次救援任务的几名山东能源淄矿救援队队员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多辆大型挖掘机正在为救援施工平整场地,一些吊装机械则快速运送、安置“全方位移动照明灯塔”等救援辅助设施。为加强电力保障,电力工作人员在寒风中爬上电线杆作业。来来往往、步履匆匆的救援指挥部各组人员各司其职、紧张有序。

  “救援力量更加壮大了。”栖霞市笏山金矿事故现场救援指挥部专家组成员汪宗文说,1月14日,救援现场新增了一支43人的救援队伍。目前,现场救援指挥部共调集救援队伍11支、救援人员393名、各类机械设备70余台套参加事故救援。

  汪宗文介绍,救援工作一直坚持“两条腿”并行,一方面加快清理回风井井筒障碍物,另一方面加快打通救生孔,建立另一条生命通道。

  截至14日12时,回风井井筒障碍物已清理至距地面340米。在清理过程中遇到矿车堵塞井筒,给救援工作增大了难度。

  打通救生孔也在争分夺秒地进行。记者注意到,仅紧靠救援通道的1号钻孔施工处,因钻孔产生的粉尘已累积成堆,机器的轰鸣声从未间断。已布置进行施救的4个钻孔完成进尺分别为:1号钻孔(直径311毫米)382米、2号钻孔(直径219毫米)420米、3号钻孔(直径219毫米)397米、4号钻孔(直径711毫米)47米。

  由于事故发生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岩层构造裂隙造成钻孔“卡钻”,施工难度大。钻孔与巷道贯通后,如果涌水量大,易造成井下水位提高。此次钻孔深度大、构造多,井下巷道宽度也仅有3米左右,容易出现偏差,实现钻孔与巷道准确贯通有不确定性。

  汪宗文表示,为解决这些问题,指挥部准备新增加3个钻孔,6号、7号钻孔待机械平整场地后马上就可以开钻,5号钻孔也在论证之中。通过增加钻孔,可以增加钻抵目标巷道的可能性。

  井筒清理方面也遇到不少困难。井筒内的供风、供排水管路、供电和通信缆线以及梯子间设施脱落,相互搅在一起,还有矿车等堵塞在井筒中,障碍物堆积量大,初步探测堵塞厚度达7米,清障难度很大。受井筒内施工场地狭窄的限制,现场只能2-3人同时作业,且堵塞物中金属物和非金属物混杂在一起,气焊切割难度大。

  14日17时,记者看到,又一辆载有剪切钳等切割设备的车辆进入了救援现场,救援队员扛起这些设备,快速走向井筒施工现场附近。汪宗文说,虽然现在面临很多困难,但救援队员正通过使用液压剪切钳和其他切割工具加快切割、清理障碍物,尽最大的努力,抢夺救援时间。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现场救援指挥部将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不惜一切代价、穷尽一切手段,抢抓救援时间,科学施救,尽最大努力营救被困人员。指挥部将调集更多设备,安装一台用于提升障碍物的绞车、增添液压切割机、调集更多钻机,根据实时检测钻孔涌水量等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救援工作加速推进。

      原文链接:栖霞笏山金矿事故救援:“两条腿”并行加快建立生命通道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