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文化沃土绽繁花

近年来,莒南县通过培育基层人才队伍、提升文化阵地、丰富文化供给等措施,探索形成了“百团争艳、千村竞发、万人演绎”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实现了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创文化”。2024年,莒南县《百团争艳 千村竞发 万人演绎 探索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径》入选2024年度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黄堽:盛开人间富贵花

看到牡丹这朵“人间富贵花”遍地开放,群众迈上致富路、文化旅游蒸蒸日上,到处都是生机勃勃、干劲十足的生动画面,深受触动。

“鲁”力同心 挑起大梁

走在前列看什么?挑起大梁靠什么?答案都系于一个“干”字。“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不干,就会落后;慢干,亦会被甩下。新的一年,各市马不停蹄推出的一项项举措,都透出“干字当头”的鲜明信号。

“小茶叶”长成大产业

作为山东省“南茶北引”先行示范区、日照绿茶的核心产地,日照市岚山区茶产业蓬勃发展,走出了一条品质提升、茶旅融合的富民兴业之路。

呵护就业,“泉城故事”越写越动人

就业服务心贴心,“泉城故事”越写越动人。近年来,济南市破解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服务、权益保障难题,让就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实现新突破。上学难、安家难、落户难,外来务工人员的“难、难、难”变成了“不难”,在济南的安家乐业梦得以实现。

网上阅刊 往期回顾
理论笔谈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省建设

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路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加快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应用和农业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山东作为农业大省,要实现向强省跨越,必须倾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拓展智慧农业发展空间,让“新农人”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活力,进而让先进生产要素丰廪“齐鲁粮仓”,让中国饭碗装更多中国粮。

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着力点

实行承包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是我国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并经历了“实践经验—政策提出—法律确立—制度完善”的演变历程,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专题策划
社会聚焦

助企招工 岗位送到家门口

同时,组建就业服务专员队伍,常态化联系重点用工企业,一企一策,精准施策,按需提供个性化服务。基层依托覆盖城乡的零工市场(驿站)、社区就业服务专员队伍,深入镇街村居,直面群众,为企业深度挖掘本地劳动力资源。

与死神赛跑

在ECMO正常运行期间,张先生同时使用了呼吸机等多种设备维持生命体征,急诊监护室团队每天讨论病情,确定精准的治疗方案。在这漫长的13天里,医护人员日夜坚守,精心照料,用专业技术帮助张先生闯过了出血、肺水肿、感染等一道道难关。最终,张先生顺利出院,重新开启了美好的生活。

“农”墨重彩绘画卷

近年来,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要讲话精神,面向农民、青少年、农业科研工作者等提供农作物种质资源科普服务,宣传农业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及相关科技成果,系统展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成就,为我省种质资源的知识普及、实践运用及科技创新绘制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

楷模

孔繁鹏:“小导游”的大梦想

28年间,一万次晨钟暮鼓,一万次日出日落,从曲阜三孔景区的普通讲解员到山东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的金牌导学,孔繁鹏用自己的热情和智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每一位来访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工作的执着。

乡村振兴

莒南:文化沃土绽繁花

2024年清明假期,位于大店镇的山东省政府旧址的红色剧场里,300多名游客正在沉浸式观看小剧《一门三英烈》的演出。看着剧中刘永良老人在三个儿子坟前恸哭,游客王建军不禁湿了眼眶。这位来自青岛的工程师特意带孩子沉浸式体验抗战历史:“真人真事改编的演出比教科书更震撼,这下孩子终于能理解太爷爷那辈人作出的巨大牺牲了。”依托40余部红色文艺精品,莒南县精心打造了多条红色研学线路,让革命老区的文化血脉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

基层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