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女孩的滩区育人路

井涵(左二)和学生分享全班综合测评排名第一的喜悦

  今年9月,对郓城县张鲁集镇薛河口小学教师井涵有着特别的意义,这是她扎根黄河滩区的第10个年头,也是她11周年的政治生日。

  在党员日记里,井涵这样写道:“让偏远农村的孩子得到关爱,让黄河滩区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让这里的孩子们看到希望,就是我最大的梦想。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还是会做出和那时一样的选择。”

  坚守滩区,只为心中的信念

  2015年大学毕业后,年仅21岁的井涵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只身一人从家乡内蒙古呼伦贝尔来到薛河口小学任教。

  有人可能会问:“她为什么要跨越千里来这里工作?”原来,大学期间井涵曾去锡林郭勒盟的一所寄宿小学支教,离别那天学生们哭着问她:“你还会回来看我们吗?”时至今日回忆起那一幕,井涵还是难受得说不出话来。

  就是那短短3个月的支教生活,让井涵意识到农村教育更需要青年教师,农村孩子更需要优质教育,因为只有知识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我是一名党员,应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既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也能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坚定这一信念后,她便通过教师招聘考试,如愿以偿到薛河口小学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薛河口小学是山东省教育厅驻村第一书记援建的学校,地处鄄城县、郓城县交界的沿黄滩区,交通不便,当时还没有直达学校的公交车。报到那天,井涵从郓城搭车到大潭村,又步行30分钟才来到学校。当天晚上,她一个人躺在床上,环顾着空荡荡的宿舍,想起临行前父母的万般不舍,辗转难眠……

  然而,当井涵踏上讲台,看到台下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听到孩子们第一次叫她“老师”时,一种责任感涌上心头,她暗下决心,不能辜负每一个孩子。

  自此,她便开启了吃住在校、以校为家的滩区从教生涯。村里没有超市,她就跑到别的村代销点买方便面充饥。井涵是家里的独生女,从没吃过这样的苦,可她却从未抱怨和退缩,而是决心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我从教三四十年,很少碰到这样的年轻老师。”谈及井涵,同事感叹道,同一批来的年轻老师已经走了一茬又一茬,唯有她还继续留在这里。

  一场意外,坚定责任担当

  如果说做选择是在一念之间,那么这个选择的背后,则有井涵需要独自面对的现实:背井离乡、每天上下班60公里、陌生的环境和不通的方言。

  2016年,井涵的母亲在视频中发现女儿消瘦了许多,为了照顾她,也为了让她安心工作,索性不顾家人反对辞掉了工作,也来到郓城。

  就这样,母亲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给井涵做饭,然后骑电动车送她到离家4公里的拼车点,下午再准时到这里接她回家。无论严寒酷暑、风吹雨淋,母亲几年如一日地照顾着她。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9月的一个早晨,母女二人在去拼车点的路上发生了车祸,和机动车相撞的一刹那,母亲本能地护住了井涵,使她仅受轻伤,自己却伤势严重。

  当家人从内蒙古赶来看到躺在病床上的母女俩时,都心疼得哭了,说等母女俩病好后立马回老家。当时内蒙古出台了国有企事业单位优才回引计划,而井涵完全符合条件,回去就能直接安排工作,不仅能与家人团聚,生活上也有个照应。

  “还是和家人一起回去吧。”看到躺在病床上的母亲,无比自责的井涵在心里默默说服着自己。然而,当她到学校准备递交辞呈时,学生们闻讯赶来,依依不舍地围在她身边,突然一个孩子紧紧抱住她失声痛哭:“老师别走,我们离不开你,这些年我的父母在外地打工,是你关心我、照顾我,你走了我可怎么办?”其他孩子也跟着哭了起来。

  “多么朴实的孩子啊!”看着一张张纯真的小脸,井涵心想,作为一名党员,自己更应将责任扛在肩上,用行动守护好这片土地上的孩子。就这样,还没等把伤养好,她又拄着双拐回到学校上课。

  用爱浇灌每一朵花

  “接下来,我们请5名同学‘爬黑板’做题,哪位同学愿意上来?”话音刚落,讲台下的学生齐刷刷举起了手:“老师,叫我!”在井涵的数学课上,每当有“爬黑板”做题的机会,学生们总是自告奋勇。

  “井老师带班后,我儿子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好几次数学都考了满分。”家长邵玉田告诉记者,有一次孩子摔伤了胳膊,放学后井涵就把他送到家门口,并且一有空就帮他辅导功课,孩子的学习一点也没落下。

  家长口中的成绩变化,是井涵一点点帮孩子们“垒”起来的。“如果课堂上反复强调的问题还会出现错误,我就把孩子单独叫来办公室辅导。”井涵常常利用午休时间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慢慢地,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他们也愿意到办公室来讲一些学习上的困惑。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井涵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更注重用爱与关怀为孩子搭建起一座座希望的桥梁。由于许多学生的家长长期在外务工,孩子们从小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井涵便成了他们最依赖的人。

  在一次体育课上,井涵发现一名学生的鞋底已经掉了一半。为避免孩子尴尬,井涵便不动声色地请她留在教室帮忙整理作业本,然后迅速借来一辆自行车,骑了半个小时到镇上为她买了一双新鞋,并趁着其他学生还没回教室赶紧帮她换上。女孩紧紧地抱住了井涵,这一刻她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

  井涵还特别关注后进生,“一个都不放弃”是她的教学原则。为此她利用周末、节假日时间进行家访,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参与孩子成长。目前,她已累计家访数百次,为百余名留守儿童提供家庭教育志愿服务,帮助近百名学生走出了滩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井涵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这句话,多年来一直用爱心浇灌着祖国的花朵,用信心和耐心守护着他们茁壮成长。她先后获得菏泽市“师德标兵”、菏泽市“优秀青年教育工作者”、“齐鲁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魏刘美慧 潇然)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