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当头,农村党建上台阶

孙田吴村党支部书记孙可勇带领村民养牛增收

  农村基层党建的质量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今年以来,惠民县石庙镇坚持党建统领,通过着力实施“三项工程”,促进农村党建强基固本、提质增效,书写出一份新时代“幸福石庙”的亮丽答卷。

  “头雁工程”选优配强带头人

  聚焦党的建设、村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石庙镇实施“头雁工程”,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逐村制定岗位需求清单和人才供给清单,注重从致富能手、返乡毕业大学生、退役军人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及村级后备力量。

  在孙田吴村,提到村党支部书记,老百姓赞不绝口,称呼他为“牛书记”。这位群众口中的“牛书记”便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养牛专业户孙可勇。如今,他的养牛场已拥有牛舍120多间,西门塔尔、利木赞牛等各类肉牛700多头,年纯收入70多万元。一人富不算富,他还带动周边7个村庄,建成几十家养牛场,带领群众走上增收致富之路。这仅是石庙镇实施“头雁工程”选优配强农村带头人的一个缩影。

  为着力解决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等突出问题,石庙镇坚持育用结合壮大村党组织后备力量。采取“理论+实践”、“课堂+基地”的方式,让村干部及后备力量经常性接受理论武装和党性锻炼。截至目前,开展专题培训班6期,赴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等地参观学习4次。按照“1+2”原则,每名后备力量安排1名科级干部和1名村党组织成员帮带,并制定季度帮带任务。同时,安排后备力量到乡镇机关、企业、村庄服务窗口等学习调研,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才干突出的,在村“两委”换届时优先选用。目前,全镇32%的村“两委”干部来自后备人才储备库,解决了石头孙等4个村多年“无人可选”的难题。

  “强基工程”精准化解“软弱散”

  放暑假时,家在南小刘村的大学生刘皓一进村,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原来在他上学的几个月里,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村党支部书记刘忠杰的带领下,村里开展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街上废弃多年的猪圈、杂乱无章的荒树、老百姓私自搭建的棚子进行了清理……“清整出来的大街宽16米、总长500米,我们进出方便,心里更亮堂了!”刘皓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石庙镇实施“强基工程”,成功强化南小刘村、归化村等一批“软弱散”的村“两委”班子,实现了班子强、村庄新。

  石庙镇党委坚持以党建统领全局,针对薄弱村转化问题,抓牢各级党组织书记和相关负责人责任落实,采取“党委书记帮包+镇村两级工作组+重点工作锻炼”方式,通过书记直接抓、工作组驻村帮、村内党员定岗练,推进村党组织配齐配准有威望、有信服力的班子。研究制定村党组织“正负面清单”管理办法,建立“季度评价+半年履职”立体式监督管理体系,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基层工作各项制度,通过正面激励、反面追责的方式,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同时,学习先进地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经验,通过召开党员、群众研讨会,分析研究村庄现有资源优势,引进社会化服务,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2.3万余亩,发展葡萄种植等特色产业12个,以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促进和谐稳定。村“两委”换届以来,归化村等3个村实现由乱转治、由贫到富。

  “星火工程”点亮教育主阵地

  今年中秋节期间,因网店生意火爆,归化村的“80后”青年李洪文格外忙碌,虽然他已是当地知名企业的总经理,但很多事还是亲力亲为。两年前,通过参加石庙镇党员“星火工程”培训,他深受启发,虽然已在某数码科技公司干得风生水起,但还是不顾家人反对和老板挽留,毅然决定返乡创业。因为熟悉互联网,他一回到家乡就开启了箱包“生产+电商”之路……

  近年来,石庙镇充分发挥省级重点乡镇党校作用,针对村党组织书记、年轻干部、企业党员等不同群体,分领域分层次设立特色课程,开展铸魂赋能基层党员轮训、提标育强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党纪学习教育等党员干部培训班14场,参训人员2600余人次。为切实提高培训效果,石庙镇挖掘红色资源,打造归化革命历史纪念馆,通过景物再现讲好五寨战役、赵银亭老人三十余年如一日忠诚守护烈士墓等“五个故事”,教育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开馆以来开展培训585场次,参训人员1.8万人次。聚焦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建设,探索“理论授课+实战训练+现场教学”新模式,在理论授课基础上,规划“重走长征路”路线,设置“党的光辉历程”、“雄关漫道”等8个教学板块,提升学员调查研究、改革攻坚等能力;设置愉悦家纺手工分拨中心等8个现场教学点,推动党员党性修养、政治素质、工作能力“三提升”。(郑兆敏)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