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用一生兑现一句承诺

李振华和孩子们在操场上倾心交流

  编者按 是什么激励他义无反顾地放弃大城市,一头扎进贫瘠的山沟?是什么支撑他在沂蒙山区教育一线,无怨无悔默默耕耘了70余载?是什么促使他倾尽毕生所有,资助一名又一名贫困学生,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带着满心崇敬,让我们共同走近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中国好人”、山东省道德模范李振华。

  一件领子磨破了的蓝色衬衣、一条反复水洗褪色发白的裤子、一双快磨破底的黑面布鞋、一个装有白开水的塑料大水杯……初见李振华,这位退休教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纯粹”。

  是的,他是一个“纯粹”的人。怀着对党、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李振华挥别南京繁华烟云,来到沂蒙老区,忍住孤独与乡愁,扛起了使命与担当。一句“我要到偏远山区用知识改变贫困孩子命运”的诺言,让他恪守一生。

  70多年来,一届届学子在他的臂弯中成长成才,2400多名贫困生由他直接资助,1.24万人次贫困生受益于他设立的“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这些,无不书写着“甘为孺子育英才,无私大爱济危困”的华彩人生。

  坚守:一句承诺一生情

  1953年,冬日的晨曦中,一个肩背铺盖卷、手提着行李的小伙子正冒雪艰难地前行。他就是响应党的号召、志愿到沂蒙山区支教的南京师范学院学生李振华。直到夜幕降临,精疲力尽的他敲开了沂源县教育科的大门。

  看着眼前这位文弱单薄的南方小伙儿,教育科的同志怕他受不了山里的苦,想让他留在条件较好的县城学校。李振华却不假思索地谢绝了:“建设新中国每一个青年都责无旁贷,还是让我到全县最偏远的地方去吧!”

  就这样,年仅16岁的李振华从繁华的南京,只身一人来到了沂源县偏远的韩旺村支教,成为山村里唯一的小学老师。

  洞口一般的窗户、掉落一半的门、透风的四壁、散落的石头桌凳……寒风中挺立在半山腰的3间破庙便是教室。村党支部书记告诉他:“没有铃,上课你就吹哨子;没有表,你可看着日头;阴天时,你就点一段麻秆,麻秆燃尽就是一节课。”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这还是令李振华始料不及。看着听不懂南方话的学生,吃着难以下咽的糠窝头,睡着教室一角用石头架起的床铺,听着令人毛骨悚然的狼嚎,回家的念头一天天折磨着他。

  一天,李振华在苦闷中走出校门,看到韩旺村搞互助组,连记工分的人都找不出来,只会在墙上画杠记数时,他的心被深深刺痛了。老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却连最基本的教育都没有,一个决定涌上了他的心头:宁可一辈子留在这里,也要让孩子们有学上。

  1959年4月,李振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他在日记里写道:“我是党员,我一定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是一面旗帜,一面旗帜就应映红一片蓝天。”

  此后,他拒绝了去济南和回南京任职的机会,放弃了多次转行、提拔重用的机遇,将全部的爱融入蒙山沂水,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人民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用一生践行着初心使命。

  当年一起来到沂蒙老区支教的45名热血青年,如今只有李振华永远地留了下来。他是如何耐得住寂寞、抵挡得住常人挡不住的种种诱惑的呢?

  “我是受沂蒙精神的感召来的,仅我教学的韩旺村就有8人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相比革命战争年代,我这点苦算什么?”李振华说,老区人民的付出,是他坚守理想的不竭动力。

  而真正触动李振华心灵的,还有沂蒙老区人民那种质朴的爱。采访中,李振华望着展厅里收藏的一件旧棉袄陷入回忆,这是刚到沂源时,村里大娘看他穿得单薄,亲手纺纱织布给他做的。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老区人民总是把家里最好的饭菜给他吃,把最好的衣裳给他穿,一幕幕过往让他潸然泪下:“这让我切身体会到无私的沂蒙精神,必须用一生来回报沂蒙人民。”

  一句承诺一生情,从青春少年到耄耋老人,李振华扎根沂蒙教育,一干就是70多年。

  耕耘:洒向学生全是爱

  “学生没有优劣之分,教学只有尽心而为,要用行动改变学生的命运。”记者在和李振华交流过程中发现,不管话题扯到多远,最后都会落到学生身上。

  那时,农村学校生源差,教师没信心,很多孩子和家长更是“破罐子破摔”。但李振华没有放弃,他主动接管了全校最差的班级,白天三尺讲台挥汗如雨,晚上翻山越岭到学生家里补课,每时每刻,李振华都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念——洒向学生全是爱。1955年,沂源县其他学校的升学率仅为10%,而他教的学生全部升入初中,轰动全县。

  1965年李振华被调到张家坡中学任教,恢复高考后,他年年送毕业班,在他的关爱下,数千名学生走出大山、放飞梦想。

  1982年秋,因李振华教书育人成绩突出,组织将“南麻镇城关二中”的教学重任交给了他,李振华成为第一任校长。

  这是一个怎样的学校?全校108名学生,平均入学分数只有28.5分,其中有26人的数学考了“零”分,还有好多学生是有问题的“社会少年”。

  面对这样一个“烫手的山芋”,李振华觉得肩上的担子“比泰山还重”,寝食难安。他经过反复观察,细密分析,最后“对症下药”,开出了一个“药方”——爱。

  为了不让学生吃长毛的饭,他经常骑着自行车,穿行山路逐村到学生家里拿饭;为了更好地照顾住校生,他干脆搬进了男生宿舍,冬天为他们盖被子,夏天给他们驱蚊子……“好多男生都是李老师‘搂着’长起来的,我就是其中之一。”学生赵平忠感激地说。

  桃李育芬芳,鲜花耀春园。这个一度困难多多的学校,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6%,并在1986年被评为全县第一批省级文明单位,后更名为沂源县实验中学,直到现在仍是全县排名前列的中学。

  李振华对学生体贴入微,对自己的孩子却抽不出时间辅导。孩子们对他这种“偏心”不满,他却解释说:“我是人民教师,不是家庭教师。”

  很多人不理解李振华的所作所为,甚至有人说他傻。他培养了近万名优秀学生,唯独自己的孩子没上过大学。

  1980年,李振华担任高三班主任,教4个班的政治课。高考临近时,突然收到一封“父病重,速归”的电报,寥寥几字,看得他心如刀绞。但他撇不下高考在即的学生,只能让同在高三备考的儿子李东伟替他回去尽孝。

  “你考不上大学还能就业,农民的孩子只能回家种地。”李振华忍痛劝儿子。儿子虽然委屈,但也无话可说。

  儿子回南京的第5天,李振华收到了“父病故”的电报,他跑到后山上放声痛哭,平复情绪后坚持给学生上课。那年,他的学生考出了优异成绩,儿子却失去了参加高考的机会。

  干了一辈子教师的李振华,在学生和家庭的天平上只能顾此失彼,但在他的身上,却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大爱和无私。

  传承:薪火相传为世范

  “当日关怀,历历在目,师恩永不忘。”这是一名被李振华资助过的学生,写在李振华事迹展厅留言簿上的话。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沂源县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乡亲们生活很困难。李振华从工作的第一个月起,便拿出工资的四分之一资助贫困生。退休后,他又将大半生的积蓄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部捐出,成立了3个“助学基金会”。至今仍然每月只留下500元退休金当基本生活费,其他全部资助困难学生。

  “钱是党和人民给我的,够花就行,把钱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圆他们的上学梦更有意义。”李振华告诉记者,最让他高兴的是,自己教过和资助过的学生中,有上千人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还有不少人走上了捐资助学的道路。

  “从1995年师范毕业分配工作那天起,我就以李老师为榜样,尽我所能帮助家庭贫困的孩子,以实际行动回报李老师的恩情。”唐守贵是李振华资助过的学生,多年来,他直接资助的孩子有60多个,捐助资金近20万元,被评为“淄博好人”。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任纪兰也是李振华资助过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她义无反顾地选择到李振华曾工作过的小学执教,并拿出一部分工资资助贫困学生,“对我来说,李老师对我有经济上的帮助,也有精神上的影响,更让我坚定了信念,要从事教师这一行业。”

  当前,沂源县重信守诺、忠诚担当、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蔚然成风,涌现出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200余人,先进集体20余个。

  如今,87岁的李振华已是满头白发,背再不能挺直,腿亦不能疾步,耳朵也不能清晰地倾听,但他却经常把“退休只是换了个地方工作,共产党员哪有退休一说”挂在嘴边,激励自己发挥余热。

  本该休息的年龄,可忙碌仍成为李振华生活的全部,正如蒙山苍老的槐树,虽已暮至,依然吐芳。他设立了“振华青少年思想疏导热线”,与省内外260多名后进青少年建立长期帮促关系;创建了“道德讲堂”和“孝德讲堂”,义务为学生开展红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330多场;在全国各地志愿宣讲3400多场,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坚强毅力和炽热情怀关心着下一代的成长。用他的话说:“我始终舍不得离开我的‘学生’,虽然换了一种方式,但我还是和学生在一起。”

  凭着这种对党、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山区孩子的挚爱,李振华从青丝到白发、从青春到耄耋,把毕生的心血和汗水都奉献给了沂蒙老区的教育事业,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蒙山牛”。(魏刘美慧 张琦)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霍纯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