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蕾:给农机装“芯”的追梦人

徐蕾(右一)与科研团队展开技术攻关

  马上要进入冬小麦收获期,也是农机出货旺季,在济宁市兖州区山东金大丰机械有限公司,省劳动模范、总经理徐蕾的办公室挤满了人,来自国内、中亚、欧洲的几十名客户手握订单催着装货。

  “我们就认这家公司的大型收获机,质量有保证、机械效率高,用户看重的减损也是一流,多卖几台机子,我们就能多赚些钱。”来自河南的农机经销商张亚东说。

  徐蕾始终把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作为前行的精神支柱,先后带领团队攻克了20多项“卡脖子”难题,承担了十余项国家和省市级重点研发项目,所在企业获得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年产值过10亿元,产品出口到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粮食收获机销量跃进全国前三。

  从军人到研发主管的转型

  “在部队18年,是部队培养了我的韧劲和担当,用人品做产品,做就做最好,干就争一流,这是我的追求。”徐蕾说起话来铿锵有力,依然保持着军人的气质。

  2019年,徐蕾转业回乡,接过了父辈手中的接力棒,也接过了农机产业脱胎换骨、转型升级的技改责任。

  踏进公司的第一天,徐蕾就发现产品存在粗、老、笨、壮,科技含量低、生产效率低、寿命周期短等当时国内农机的通病。如何走出粗放式生产的怪圈?徐蕾心里没底,但她毫不退缩。就像刚步入军营的战士一样,她从“齐步走”开始学起:去高等院校深造,到国外跟农机名家取经,扎根农机研发一线……硬生生从军人转型为农机装备研发的高手。

  当时农机整机散热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徐蕾从热风导流入手,带头成立了“徐蕾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打造了一支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为龙头、中高级职称农业机械人才为支撑的科研团队,对收获机散热性能指标进行检测,不断完善整机匹配性设计。

  从车间到研发中心,徐蕾“着了魔”一样,天天盯着机子琢磨,有时为了一个数据和团队成员争得面红耳赤。经过几十个日夜的鏖战,一次次的试验测试,他们终于拿出了“最优解”,整机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实现大幅提升,满足了大地块、重负荷农业作业要求。

  首战胜利,激起了徐蕾对农机研发的浓厚兴趣,也更加坚定了她为农机装“芯”的信心。在一次走访客户时,徐蕾敏锐地发现适用于中亚和部分欧洲地区的大马力拖拉机变速箱存在“技术升级空间”,如果研发成功,将填补国际市场的空白。

  于是她迅速组织人员开展技术攻关,并积极寻求与科研机构合作,但都被婉拒了。开弓没有回头箭,徐蕾不服输的劲头上来了,她专门到东北地区寻求技术合作,对方被徐蕾的真诚打动,答应提供技术帮助。经过不懈努力,徐蕾带领团队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完成了4404型超大马力拖拉机变速箱的技术攻关,填补了国产超大马力拖拉机出口国际市场的空白。新产品一上市就很快打开市场,年销售额突破2000多万元,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从跟跑到领跑的弯道超越

  公司作为兖州及鲁西南地区的农机技术骨干和领头羊,科技创新始终是徐蕾带领企业战胜困难挑战的法宝。

  2022年,“国四”发动机标准出台,国家要求在2023年前推向市场的非道路机械,包括徐蕾所在公司的联合收获机,必须达到“国四”标准,发动机与整机要进行同步切换,这就意味着旧标准的机器不能再进行销售,企业面临着一次巨大考验。

  身为党员的徐蕾主动挑起攻坚克难的大梁,迅速组建起新的创新研发团队,专门针对“国四”工艺技术进行研发攻关。

  “这次与以往不同,有‘国标’、有完成的时间节点,可谓时间紧、任务重,但对我们来说同样是一次机遇,谁先完成谁就占领了研发新高地,谁就能在新赛道上领跑行业。”徐蕾信心满满。

  科技研发不是敲锣打鼓、喊几句口号就能完成的,必须付出常人做不到的艰辛和努力。徐蕾和团队几乎24小时连轴转,每天休息不到5小时,吃住都在研发中心,全天候、全工况、全负荷试验验证30余次。同时,她带领3名技术能手到潍坊、广西的发动机厂家取经,到南京、北京、上海的研究院所请教资深专家,提前半年完成了“国四”研发任务。

  在研发过程中,徐蕾和团队还解决了国产收获装备功能单一、作业性能和效率严重依赖操作人员经验、关键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等“卡脖子”问题,使企业在农机同行业中提前半年完成新赛道上的超越。

  “他们利用‘国四’升级这一契机,把产品的技术、质量、性能等指标提升到了行业领先水平,也带动了整个行业技术水平提升,其中‘三行玉米收获机’连续3年夺得全国销量第一。”兖州区农机服务中心主任刘计兵点赞道。

  从传统产业到智能产业的升级

  2022年秋天,徐蕾下乡走亲戚时惊讶地发现,道路两旁播种上冬小麦的地里竟冒出了一层玉米苗,联想到上一年的秋汛,传统的轮式收获机进不了地,让不少早该收获的玉米在地里长出了芽,她一阵心酸。

  这也让徐蕾清醒地意识到:农机科技创新还有很大空间,必须走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之路,给农机装“芯”。于是,徐蕾再次开辟新赛道,从收获机减损上突破,在关键零部件上大胆尝试。

  “经实地测算,2023年夏秋两季作物使用该公司大型收获机械,在2022年减损率的基础上又提高了一至两个百分点,农民每亩地增收120元以上。”刘计兵说。几个月后,徐蕾为应对极端天气农机作业改装的履带式收获机解决了农机全天候下地难题。

  “当今科技竞争异常激烈,谁占领了研发高地谁就立于不败之地,农机也是这样,徐总不但带领我们与国内同行比高低,还参与到全球农机高质量发展竞技场上。”公司研发中心主任郭和甲说,为加快企业智能化改造、实现年产5000台高效智能联合收获机目标,企业全力推进“机器换人”步伐,新上高精度智能切割、折弯、成型成套设备,机器人作业系统等数字化制造技术和装备,建设多功能智能联合收获装备生产线,推动企业装备水平全面升级。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得到了完美诠释,企业先后搭建PLM系统设计数据平台、ERP系统管控平台、MES系统生产管控平台,三大平台有效集成,消除了设计与生产的信息孤岛,实现产品从设计、工艺、计划至生产全流程管理,形成了工厂网络化管理,大大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得到提升。

  “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坚定不移听党话,始终站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不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农机装备制造业敢打头阵,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一份力量。”徐蕾说。(王金珠 李晓冉)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霍纯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