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向学生都是爱

王书奇(中)给孩子们讲授课本知识

  28年来,他扎根教育一线,用一腔真情和无私的爱呵护孩子成长,危急时刻,毫不退缩,从死神手中把孩子救回……他是一面旗帜,又是一盏明灯,在传承,又在领航,让教育变得如此美好。

  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沂源县实验小学高级教师王书奇。

  全心呵护为孩子“筑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教育家精神时提到,要有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王书奇就是不知疲倦的“老黄牛”,肩挑重担却乐此不疲。

  1996年,王书奇来到沂源县沟泉中学(现已撤并)担任体育教师,那时学校师资短缺,他就一个人挑起两个年级12个班的体育课,同时担任班主任,负责学校团委和学籍管理工作。“我年轻,多干一点是应该的。”每天天刚蒙蒙亮,他便起床带早操,一直忙碌到晚上10点才回宿舍休息。

  王书奇常说:“只要为了孩子,就没有不可能。”一次训练课上,有个学生提出想练习背越式跳高,面对学生的需求,他很担忧,当时学校体育器材匮乏,仅有几块小小的海绵垫,无法保障孩子的安全,但要购买上千元专业的海绵垫,花费又太大。怎么办?突然,他灵机一动,收集了部分面粉袋子、麦秸等,然后将面粉袋裁开,一片片缝合成一个大大的布囊,塞入麦秸等作为填充物,就这样,一个简易的“海绵包”制作成功。

  在他的指导下,这名学生学会了背越式跳高,还在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上获得了跳高冠军。在这简易的“海绵包”上,他先后指导出了十几名优秀的跳高运动员。

  “不拼一把,我对不起孩子。”王书奇总想带着学生们走得更高、更远。1997年暑假,他带领篮球队员进行封闭式训练。那年8月的水泥球场像火炕一样热,队员只能轮流到树荫下休息。训练之余,王书奇又当起了炊事员和营养师,支起灶台给队员炒菜,熬绿豆汤给队员解暑……直至晚上,看到队员都熟睡之后,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宿舍,一天的劳累常常使他来不及脱掉衣服,就倒头进入梦乡。

  经过一个假期的磨炼,他带领一群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娃战胜各路高手,取得了全县篮球赛亚军的优异成绩。比赛结束后,队员把他高高举起,他和孩子们抱在一起哭成了泪人。

  “百宝箱”里满满的爱

  王书奇心里始终装着孩子,他办公桌上的“百宝箱”就是最好的证明。“百宝箱”里有针线、红糖、创可贴等,这些应急用品为千百个孩子提供过便利。特别是每学期几十斤的红糖,不仅暖了孩子的身,更暖了他们的心。

  “在我的班,一个都不能少。”当班主任十几年,王书奇每年都进行一次全员家访。一次,听到学生立斌要辍学的消息,他马上骑着摩托车往山上赶。山路越来越窄,车轮在碎石小道上忽左忽右地滑行,一不留神,人和车向山下滚去……钻心的疼痛让王书奇久久无法挪动,可一想到孩子即将辍学,他又毅然爬了起来,手脚并用艰难地往山上爬去。

  “我倒下不要紧,孩子不能不上学。”当王书奇带着满身的伤痕来到立斌家时,家长既震惊又感动,拉着他的手说:“把孩子交给您,俺放心!”

  面对身边的困难学生,王书奇在老师李振华的教导下,组建了“振华爱之家”,实施“扶贫+扶智+扶心+扶志”措施,让孩子成为脸上有笑、眼中有光、心中有梦的“阳光少年”。目前,“振华爱之家”已帮扶300多名困境学生,帮扶资金达30万元。

  相比物质帮扶,王书奇更注重精神上的关怀和鼓励,他一直在努力创造机会,让孩子们走出大山,开阔眼界。2022年,他组织“圆梦县城”活动,把孩子们接进县城过新年,一起参观科技馆、选购图书和新年礼物等;2023年,他组织“圆梦市里”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山东理工大学、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等地开展励志研学;2024年,他组织“圆梦省城”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山东博物馆,并分赴孔子博物馆、曲阜师范大学等地开展研学活动。

  “王老师不是父母,胜似父母。”学生小菲感激地说。在王书奇的教学生涯中,处处充满着爱,他就像呵护幼苗一样,用情用爱呵护着学生。

  两面锦旗两条命

  教育家精神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王书奇便是一个心地善良、敢于担当的人。“两面锦旗两条命”是对他善心和勇气的最佳诠释。

  第一面锦旗:扒矿石,拦客车,救命最要紧。1997年,在骑车去县城的路上,王书奇突然发现路边水沟下有一辆侧翻的拖拉机,驾驶员被砸在矿石下,发出微弱的呼救声。刻不容缓,他边安慰伤者边扒矿石,矿石把手指划破也没有停歇。

  那时身边没有电话,无法呼叫急救,挖出伤员后,王书奇便跑到公路边拦车。一辆辆汽车呼啸而过却不曾停留,他心一横,干脆站到了公路中央,张开双臂冒险拦车。最终一辆客车停下了,伤者被抬上了车。因抢救及时,伤者保住了性命。4个月后,“救命恩人”的锦旗送到学校,大家才得知这件事。

  第二面锦旗:孩子的性命大于天,我只想把她抢回来。2019年9月的一个大课间,一名女生突发心搏骤停,大家都被吓得束手无策。王书奇赶过来后,立马开始实施心肺复苏救治。“必须要和时间抢速度、和死神抢生命,我一定要把她抢回来。”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第一组结束后,孩子没有任何反应,第二组依然如故。

  时间在一秒一秒地流逝,孩子的生命也在一点一点地走远。看着孩子苍白的脸庞,王书奇的汗水和泪水一起滚落。不敢犹豫,他立马实施第三组心肺复苏。突然“哇”的一声,孩子吐出了一口气,间歇性地有了微弱呼吸。成功了!在不到180秒的时间里,骤停的心脏开始跳动。14分钟后救护车赶来,当孩子被抬上担架的那一刻,王书奇一下瘫在了地上,嘴里还不断重复着:“我尽力了,我尽力了。”

  后来,女孩平安出院,大脑没有受到任何损伤。面对铺天盖地的赞扬,王书奇想到的却是一种责任:“我应该把这项救护技能教给更多人。”于是,他主动参加省救护培训,并取得了培训师资格,然后利用节假日在公园、文化广场等地开展应急救护技能义务培训,并协助县红十字会到各镇村、部分学校持证培训。如今,参训学员已达1万余名。

  近年来,沂源县实施“教育三年提升行动”,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了“好苹中庄 铸魂强师”等一批基层教育品牌,王书奇便是全县广大优秀基层教育工作者的缩影,他就像一面旗帜,一直鲜红飞扬,一直熠熠生辉,挥洒着对教育、对学生满满的爱与责任。(房磊 曾辉 宋尚建)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