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保护利用文章,深入推进红色基因传承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阶级政党的鲜明标识和政治优势,集中体现着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精神面貌、优良传统,承载着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和信仰根基。回顾中国共产党诞生成长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红色基因是一条贯穿其中的永恒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传承好红色基因,守护好红色江山。
  牢牢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
  传承红色基因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理论基因同源性和文化基因同根性。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红色基因中蕴含的信念坚定、不怕牺牲、纪律严明、艰苦奋斗等具有价值上的高度统一性。要坚持把红色基因贯穿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大力弘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不断丰富、构筑、阐发红色基因的时代内涵。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和勤俭节约精神,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大力深化全环境立德树人,找准着力点和切入点,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统筹推进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全民国防教育等。
  牢牢把握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主题主线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密码。一百多年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长期奋斗中,中国共产党人构建起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对此,要深化研究阐释,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开展系统研究、关联研究、比较研究,深入挖掘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精神内涵和传承路径,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要提升宣传效果,既要运用好丰富的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遗迹等实体资源,也要运用好新型科学技术手段,报、台、网、微、端、屏一体发力,针对不同受众推送差异化产品,让红色基因传承“聚人气”“接地气”。要深入挖掘红色资源、革命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努力将红色故事转化为生活化视角和网络化表达,吸引更多人成为红色故事的讲解员、红色精神的传播者。要锤炼党性修养,红色基因体现了共产党人坚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价值坐标,彰显了除了人民利益、没有特殊利益的党性要求。要引导广大党员筑牢初心使命,站稳人民立场,提升履职本领,凝心聚力再谱时代新篇章。
  牢牢把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任务目标
  青少年阶段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特别是“Z世代”的青年学生们的思想活动更富有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多样、多元和多变。要深化立德树人,推动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确保来之不易的红色江山后继有人,确保内在于血脉中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要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通过打造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体系,邀请英模人物进校园宣传,组织开展特色鲜明的“开学第一课”等活动,让青少年充分感悟红色精神的伟大和红色基因的力量。要依托各地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资源,积极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要深入挖掘整合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一批红色研学精品线路,建设一批红色研学基地,提升一批红色景区景点,打造一批红色文化特色村,让学生在参观中受启发,在体验中受教育。
  牢牢把握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前提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保护是首要任务。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全国登记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达3.6万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全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有1600余家。山东省93个县入选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建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5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13处,数量居全国前列。要进一步摸清红色资源“家底”,针对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等情况开展专项调查研究,建立红色资源数据库。要开展红色记忆工程,加强对烈士家书、口述史料、影像资料、文献资料等的挖掘整理,深耕红色资源。要加强红色遗址和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建立党史、文物、科技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红色文化保护利用机制,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要推出精品展览展陈,在深挖本地资源,严格把关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精品展陈,生动传播红色文化。
  牢牢把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关键环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有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具有更强生命力。要推动红色题材创作。文艺与红色的双向奔赴、互相赋能,产生了一大批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精品佳作,如小说《铁道游击队》、电影《地雷战》、歌曲《红梅赞》等。要通过深入挖掘当地红色资源,进行各种文艺形式的创作展演,比如群众喜爱的小戏小剧等,讲好党的故事、根据地故事、英雄人物故事。要深化红色文化体验,借助文化与科技融合大趋势,积极利用5G技术,推动红色基因传承走向数字化、智能化。要鼓励发展红色文化创意产业,深化红色文化体验,通过推出系列红色文创产品、打造红色地标和红色主题街区等,让红色文化更好走进群众日常生活。要推动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新业态。近年来,很多地方在推动红色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大力探索,比如,上海打造“党的诞生地”品牌,湖南打造“伟人故里”品牌等,取得了经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通过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红色+生态农业”“红色+休闲康养”“红色+非遗传承”等新模式,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深度融合,让当年的“革命路”“长征路”,成为新时代的“振兴路”“幸福路”。(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魏婷)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杜思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