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葡萄成为村民“致富果”
莱西市坚持兴业态、补链条、树品牌,挖掘乡土资源,因地制宜推动特色产业走向差异化、精品化,助推农业产业提质升级,壮大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特”字为纲,向“新”而行
从莱西市姜山镇姜山新村向北驱车5公里,便来到胶东半岛最大的内陆淡水湿地——姜山湿地。习习微风吹拂,水面波光粼粼,偶有阵阵涟漪,仔细一看,原来是大闸蟹不时露出水面挥舞双钳,就像在与笔者打招呼。
莱西也出产南方虾蟹了?“不光能产,品质甚至还高出一截来!”面对笔者的疑惑,养殖基地负责人王冲颇为自豪。
借助姜山湿地水资源优势,看准了小龙虾、大闸蟹这一餐饮“顶流”,姜山新村从2023年开始联合周边村落,从江苏盱眙引进专业水产养殖公司,尝试进行规模化养殖。北方水温低,再加上姜山新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出产的小龙虾、大闸蟹肉质紧实,一上市就供不应求。
在莱西,诸如“南蟹北养”、“南虾北养”等过去从未听说也从未见过的一个个特色“新”产业正呈燎原之势。碧根果树枝繁叶茂、白山茶在茶园中静静生长、羊肚菌菌丝等待着进一步分离、不同品类的菌棒远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莱西大地上,随处都能感受到特色产业焕发的无限生机与活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串联起的乡村特色产业如同一颗颗珍珠镶嵌在广袤田畴,一幅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特色产业画卷徐徐铺展开来。
“产”字为要,丰富业态
走进莱西市院上镇徐家屯村冬暖大棚,一串串克瑞森无核葡萄挂在碧绿的藤蔓上,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气息和丰收的喜悦。种植户徐源壕趁着晴好天气,正忙着给葡萄除去套袋,从而让果实得到阳光的充分照射,成熟时达到最佳糖度。
近年来,徐家屯葡萄以其卓越品质和价格优势,逐渐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致富果”。“气候好、土壤适宜,俺村种出来的葡萄颗粒饱满、口感甘甜,深受市场欢迎。”徐源壕介绍,“市场价最高能达到30多元一斤,3个大棚一年就能收入30万元。”
距离徐家屯村不远处的九顶庄园,2200余亩酿酒葡萄也迎来丰收季。当地依托九顶庄园、归璞酒庄等产业基地,种植酿酒葡萄66.67公顷、无核葡萄4.67公顷,年产量500余吨。
从“土特产”到大产业,从单一业态到丰富业态,莱西市围绕粮油、果品、蔬菜、畜牧四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形成了蔬菜、果品、牛奶、肉鸡、猪肉和花生六大特色加工产业链条,将基础农产品转化为高价值商品,乡村特色产业逐渐“串珠成链”。
目前,莱西市拥有青岛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4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在乡村特色产业带动下,莱西市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98.2%,10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35.1%。
“莱西有礼”,创新品牌
“莱西优质农产品很多,过去靠单打独斗虽然有一些名气,但只限于周边区域,没有形成品牌效应。”青岛莱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明波对“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农产品困境感触颇深。
为破解农产品多而不强、大而不优、品牌不响等问题,莱西市提出“整体包装”的解决方案,集成众多优质农产品,全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莱西有礼”,通过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统一制定入选标准、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加大推广力度等,减轻同其他农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压力,形成独特的品牌价值。
走进位于青岛市新闻中心的“莱西有礼”品牌店,各种莱西特色产品摆满货架,不时有消费者前来购买。如今,“莱西有礼”品牌全面起势,共集纳产品8个大类、“土特产”160余种。当前,莱西市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226个,马连庄甜瓜、王家庄油桃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4个,全市优质农产品销售额突破1700万元。
好产业带来好日子,好品牌催生好前景。一个个乡村特色产业的迅速发展让莱西的干部群众信心满怀。(魏康 于言朋)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杭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