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有了“红色课堂”

  “现在咱也可以在家门口的党校里听老师讲课了,真方便!”2021年9月28日,坐在草庙子镇党委党校的报告厅里,西黄山村的党员李林笑得合不拢嘴。

组织网格员开展情景模拟教学

  近年来,为破解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缺阵地、难集中,缺师资、难实施等问题,威海临港区草庙子镇党委持续推进党校建设,配强师资力量,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服务管理,不仅让党员教育“活”了起来,更让家门口的党校成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金钥匙”。

  闲置楼宇变身教学“充电站”

  2021年,一栋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闲置楼宇被草庙子镇党委相中,短短2个月就脱胎换骨,草庙子镇党委党校(党员教育中心)挂牌成立,配齐教育培训、交流研讨、食宿休闲等功能空间,可满足400余名学员同时培训,成了基层党员的“充电站”。

  镇党委党校成立的背后,是抓实党员教育管理的迫切需求。基层党员数量众多,教育条件薄弱,很多党员一辈子都没进过党校接受专业的教育培训。为此,镇党委党校在广泛吸纳市委党校、高校专家学者等专业师资的基础上,精选了一批经验丰富的一线干部和乡土人才组建讲师团。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关键要结合基层实际找准切入点。”2024年11月22日,威海市委党校教授隋书卿正在向300余名农村党员授课。目前,镇党委党校已储备隋书卿这样的专家师资21名、本土师资23名,让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更有“党味”、更接地气。

  经过4年的运转,草庙子镇党委党校已累计举办党性教育、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专题培训182场次,覆盖党员干部4.8万人次。

  田间地头开讲“活课堂”

  党校建好了,如何用好?

  草庙子镇党委党校通过优化班次设置、开发本土课程、打造现场教学基地,让党校真正用起来。

  2023年4月8日,在镇党委党校三楼报告厅里,140多位村党组织书记正在听专家讲解食用菌种植技术。“食用菌种植人工需求少、效益高,回村以后我们也要试验试验。”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翊说。

  “就像中医把脉问诊,不同群体要开不同‘方子’。”镇党委组织委员陈曦指着墙上的课程表介绍。镇党委党校坚持“一月一主题”,围绕不同群体分类开设小班额、精品化班次,有效提升了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金井黄山片区的跨村联建“逆袭”故事,是镇党委党校课程“接地气”的生动印证。镇党委党校针对金井黄山片区通过开展“跨村联建”工作走向抱团发展道路的典型案例,开发相关课程,用案例讲成效,用方言谈经验,让镇党委党校开发的课程发挥好党员教育和“传帮带”作用。目前,相关课程已入选山东省党员教育培训好课程。

  镇党委党校的“活课堂”还延伸到了基层治理一线。2024年,镇党委党校立足基层党员干部需求,新建一处基层治理安全科普实训基地,这里有现场教学中的亲身体验、人机互动中的事故推演、情景演练里的应急决策,真正实现了“沉浸式闯关学习”。“60%课堂+30%现场+10%研讨”,现场教学成了最鲜活的“实践课堂”。类似这样的现场教学阵地,镇党委党校一共开发了18处,同时还规划了4条各具特色的教学路线,能够满足不同领域学员的需求。

  铁规严训炼就“先锋营”

  “以前总觉得培训是‘走过场’,现在可不敢糊弄!”一位党员有感而发。草庙子镇党委党校坚持用制度管人育人,出台党员正负面清单“双十五条”,从严管理党员,对无故不参训、未完成规定学时、不响应党组织号召的党员,经多次通报仍不整改的,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入镇党委党校党支部进行教育转化,通过“回炉再造”补足党员精气神。

  镇党委党校立下25条“铁规矩”,利用“灯塔-党建在线”App,对签到打卡、课程考核、师资评价等进行全方位线上记录,纳入党员量化积分“红黄蓝”榜考核管理。对于年老体弱、不便参与集中学习的党员,镇党委党校定期送学上门。大东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江培韵坦言:“以前管党员学习总怕得罪人,现在系统记录学习情况,与量化积分考核相挂钩,大家都服气!”2024年以来,全镇表彰模范党员67人,发现处置问题党员32人。

  严管之外更有厚爱。草庙子镇党委党校配备了3名专职干部负责党校日常教育培训管理;与第三方公司签订委托协议,做好镇党委党校的保洁、餐饮等工作;镇财政每年投入20余万元经费支持镇党委党校运转……

  为提升自我造血能力,草庙子镇党委党校开发特色课程、对外承接班次。比如,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教育”就是广受好评的明星班次,先后承接威海市中青年干部“三同教育”培训班等班次24次;立足镇域优势,开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题课程,对外承接专职网格员培训班等各类班次40余次。

  草庙子镇党委党校(党员教育中心)的实践,实现了党员教育从“填鸭式”到“互动式”、从“学文件”到“解难题”、从“会场热”到“田间火”的跨越。正如镇党委书记段潇宁所说,“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是我们的初心”。(威海临港区草庙子镇党委)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