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让党员教育培训从“课堂热”走向“心头暖”,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考验着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智慧与实践创新。
时值《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深入推进之际,我们把目光聚焦基层一线,围绕基层党员所需,探讨新时代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的创新路径与发展方向。
系统谋划是“题中之义”
杨书云:日前,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规划》制定与实施等问题回答记者问时提到,《规划》统筹把握党对广大党员的新要求、世情国情党情社情的新变化、党员队伍建设的新情况,鲜明提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进一步深化、党员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培训成效进一步提升等目标。在基层党员教育培训中,怎样理解和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
戴遵义: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因势而上、因势而为。《规划》提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在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和抓好党员日常教育基础上,用5年左右时间,全面落实政治理论教育、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党的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知识技能教育等基本任务,分级分类对党员开展有组织的专题培训,确保全体党员应训尽训。基层党员教育培训亦然,要在中央部署大框架下进行系统谋划、统筹安排,把发展所需、党员所盼和现有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进一步深化,认真开展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等,提高党员日常教育培训质量。同时,打造党员教育培训品牌,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形成供需匹配、协同联动、互促共进的党员教育培训新局面。
李平:党员教育培训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既要有高度,更要有深度,内容、方式、方法是影响教育实效的重要因素。当前,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形式要创新,聚焦基层党员需求,可以引入情景模拟教学方式。如模拟基层矛盾调解现场,锻炼沟通与解决问题能力;模拟发展党员过程,直观学习规范流程。此外,还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制作党史故事、政策解读、先进党员事迹短视频等,让党员教育接地气、有活力,融入日常生活,让教育培训在形式创新中真正“活”起来。
王家华:在企业,我同时肩负党的建设和企业经营双重责任,我认为党员教育培训在深化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过程中,要聚焦三个“新”:一是新技术前沿应用,比如工业互联网安全、数据资产确权等实操课程;二是新政策解读,把“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等热词转化为车间里的具体应用操作指南;三是新实践案例,多分享“灯塔工厂”的党建促转型经验。
薛超:聚焦流动党员教育培训,流出地和流入地可以双向发力,开办一些相互呼应的高层次、系统性的集中理论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还可以借鉴团建经验,通过开展集体扫墓、植树、走访老党员或烈士家属等活动,让大家在互动交流中学习提高。
“接地气”才能顺应时代之变
杨书云:党员教育培训不是悬浮在空中的理论说教,而是扎根大地的实践养成,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回答普遍关注的问题,注重解答学员思想上的疙瘩,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防止空对空、“两张皮”。教育培训的实效性,正体现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如何加速理论认知向实践能力的转化?
戴遵义:要紧盯基层党员教育培训需求变化,用鲜活、接地气的故事阐释党的创新理论,让身边优秀典型现身说法,以实践案例解读党的创新理论。《规划》提到,深入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创先争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2020年开始,中央组织部连续多年在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上部署“学习身边榜样”活动,指导各地各单位采取多种方式发现榜样、选树榜样、宣传榜样、学习榜样。如沂水县深入挖掘本地新老“榜样”,逐年编印党员教育书目教材,同步拍摄“榜样”电视片30余部,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小故事反映大道理。同时,建设榜样示范社区、榜样示范村、榜样示范企业等现场教学点5处,探索因材施教、点单培训,满足城市、农村、企业等不同类型党员的培训需求。
李平:我认为要加大力度建设“身边”“附近”的学习教育阵地,解决方便学、随时学的问题。同时,配套党员愿意听、记得住、有效果的好课程。我们镇党委党校就以实用性为导向,开发“小故事讲大道理”课程,用方言课堂、田间实操等形式,让政策入心、技术落地。针对农村党员学习“坐不住、记不牢”等问题,我们提前调研,结合讲课内容进行政策解读,将“塔塔”纪念品与课程进行衔接,做好情绪上的引导和鼓励。只有将“党味”“农味”“鲜味”融为一体,让基层党员坐得住、听得进、用得上,才能真正提升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胡浪:作为产业园区基层党员,在日常工作中常面临政策落地难、技术更新快等问题,希望教育培训能更贴近实际需求。我认为理论、政策学习要与工作业务相融合,如产业扶持政策解读、安全生产法规实操,最好能用园区企业案例教学。创新学习形式,多采用午间“微课堂”、线上直播回看等方式,方便倒班党员学习。实行分层分类教学,按岗位分班,内容侧重不同,避免“大锅饭”。建立“导师帮带”机制,让园区老党员、技术骨干结对新党员,既教业务也传党性。用好本地党校、高校资源,开发“园区版”教材,少讲理论套话,多教实操方法。
数智技术赋能党员教育培训
杨书云:如今,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正在重构教育场景。《规划》提到,创新方法载体,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在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数字化赋能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与期待?
李平:从胡官屯镇近5年发展党员的态势来看,新发展党员群体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和年轻化的特征。年轻党员对数字化学习方式较为熟悉,接受程度颇高。通过数智化转型,能够更好地契合我镇广大党员的学习需求,提升党员学习的精准度与积极性。一方面,我们要优化党员教育培训形式,充分运用小视频、微党课、动漫、插画等形式,做到寓教于乐;另一方面,运用VR、AR技术构建沉浸式学习场景。同时,打造“指尖课堂”,让党员随点随学,学习资源“一键智达”。
王家华:党员教育培训可以像我们的云平台那样“精准滴灌”,给技术岗党员开“工业App开发”小灶,给管理岗设“数据决策”专班。把课堂搬到车间,用“设备上云”现场教学替代纯理论灌输。建立“数字化培训积分银行”,与职称评定、项目申报挂钩。
薛超:针对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差异化推行云授课,运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视频连线开展理论学习、技术提升讲座。可以针对不同学习内容,将文字资料转化为视频动画等形式,通过场景化教学加快理解。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描摹学习画像,使流动党员教育培训从粗放走向精细。
(主持:杨书云 本刊记者 嘉宾:戴遵义 沂水县委党员教育中心主任 李平 齐河县胡官屯镇党委党校(党员教育中心)校长 王家华 山东渤聚通云计算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党支部书记 薛超 费县费城街道周山头村党支部在济流动党员 胡浪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中心职业安全专员)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