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近日,枣庄市首笔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权交易完成竞拍。经过多轮竞价,两家企业拍下盛隆化工10吨/年的排污权,最高报价为44100元/吨·年,创下山东近三年排污权交易试点的最高竞价纪录。
环境有价,污染付费——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我国环境资源领域一项重大的、基础性的机制创新和制度改革。在这种交易机制下,排污权可以像商品一样买卖,以市场之手引导企业主动治污减排,对于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以来,山东已开展2批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东营、临沂、聊城、济南、枣庄5个试点城市不断完善排污权收入、价格及交易流转等配套政策制定,已初步形成涵盖污染物排放重点行业及水气重点污染因子的排污权交易试点模式。截至今年7月底,共完成交易2935吨,总成交额4844万元。
“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山东篇章,必须用好改革‘关键一招’。”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侯翠荣说,山东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一项项攻坚之举,汇聚成生态环境改善的强大合力。山东全域启动“无废城市”建设,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着力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4万余个行政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立河长制、湖长制,众多河湖实现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实施多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如今,一幅绿水青山的生态画卷,正在齐鲁大地上徐徐铺展。
天更蓝。2023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连续第三年达到“30+”水平,优于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10%以上,“蓝天白云、繁星闪烁”逐步成为常态。
水更清。全省153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83.7%,超年度目标15.1个百分点。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95.6%、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刷新监测纪录。
土更净。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保障,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建设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这一要求在山东已变为具体实践。
从沂南县岸堤镇王山峪生态造林区山顶望去,层层叠叠的茶树与侧柏、黑松等交织,漫坡绿色令人心旷神怡。而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那时山上没有树,遍地都是石头、荆条,大风一刮黄土飞扬,吹到山脚下的村子里,一下雨就满地泥泞。”王山峪村村民回忆。
荒山披绿,得益于2021年以来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推进实施。王山峪村所在的东汶河流域,水土流失问题突出,成为工程实施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通过上下游联动治理、山上山下一体修复,整体推进水土涵养。”沂蒙山水工程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庞西祥介绍,流域内开展了“荒山造林、矿山修复、水土保持”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治理后的东汶河流域年均可减少土壤流失1000多吨,蓄水保水2万多立方米,沂蒙山区域生态本底得到系统改善。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山东抓好“统筹”二字,打破以往“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各项工程单打独斗的生态修复方式,系统实施泰山、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探索生态一体化保护修复新模式。通过建设空天地一体化自然资源监测监管系统,山东搭建起林长制、田长制、自然保护地监测等众多应用场景,在全国率先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全覆盖监测,守住了生态资源安全底线,促进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
绿水青山不仅有颜值,更要有价值。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只有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才能将生态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
眼下,走进五莲县九仙山脚下的胡林村,山水环绕、溪水潺潺。游客们在乡间漫步打卡,享受着惬意的田园时光。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改造村民自家房屋等方式,胡林村建成了25家精品民宿、农家乐、茶社等,深山小村摇身变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去年,五莲县核定年度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292.96亿元,首批13个试点村GEP达3.88亿元,获银行授信1.5亿元,胡林村是试点村之一。“今年,我们要利用108万元‘GEP贷’,把村子打造成乡村自然艺术打卡点。”胡林村党支部书记杨落宝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胡林村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实现收入500余万元。
好山好水换来好收益,这是山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缩影。不止于此,破解盐碱地生态绿化难题,发展特色种植;采煤塌陷地装上光伏板,板下养鱼增收;引入社会资本,盘活闲置古村落;试水蓝碳经济,创出全国首笔“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不断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瓶颈,越来越多转化成果在齐鲁大地上竞相涌现。截至2023年底,山东已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1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2个,数量居全国第一方阵。(记者 张文婷)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