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简介:
【导语】德州武城西店村是省级扶贫工作重点村,在省派第一书记的帮扶下,他们因地制宜发展肉牛养殖、林果种植等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乡村富的新路子。
【正文】盛夏时节,武城县李家户镇西店村200亩龙峰桃陆续成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采摘。
【同期声】武城市民 屈松琪
它这个桃非常甜,口感非常的好。我这也是第二次来买了,上次买了20多斤,不够分的。
【正文】这个名为龙峰桃的大油桃,是个稀有品种,全国种植面积不超过3000亩。
【同期声】原第一书记 朱玉国
咱现在通过改良之后呢,应该能达到百分之十六的糖分,这个在应季水果里头这就算是比较甜的了。这样通过园区带动呢,下一步想拓展咱们整个周边的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或者2000亩。
【正文】朱玉国,2015年来到西店村担任“第一书记”,引种龙峰桃就是他到村里后办的实事之一。几年前的西店村,几乎没有啥产业。全村134户,省定贫困户就有59户。
【同期声】武城县李家户镇西店村党支部书记 李福祥
环境脏乱差,再个老百姓光靠种小麦、玉米,没有其他产业的收入,收入也不行。
【正文】驻村后,“第一书记”朱玉国和村支书李福祥组成“最佳拍档”。实施的第一个扶贫项目,就是动员贫困户搞肉牛养殖,利用省里的扶贫专项资金,每户补贴5000元。政策虽好,可刚开始没人响应。
【同期声】武城县李家户镇西店村贫困户 杨艳红
俺们年轻的也没养过,老的有病养不了。再说这么贵的东西,万一喂不好,挣不到钱。
【正文】养牛有风险,还得找个“能人”来挑头。李福祥“盯”上了陈海昌这个有40多年养牛经验的“牛经济”。在陈海昌带动下,村里成立了肉牛养殖合作社。
【同期声】武城县李家户镇西店村村民 陈海昌
咱统一管理,分散养殖。分到各家各户你去养去,你家没有,你有名额,你几家可以凑在一块。他这就是三四家凑在一块养这个牛。我给他提供取苗,给他卖。
【正文】养牛解决了贫困户收入问题,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朱玉国和李福祥又开始在发展特色产业上下起了功夫。他们多方联系,先后为村里引进了12.3万株海棠、200亩“龙峰桃”和150亩林下中草药等林果种植项目,建起乡村“人才公寓”,让专家能够驻村提供全程技术服务。
【同期声】朱玉斌
每次到村里来,可以做到拎包入住,感觉自己就到家一样,能够让自己沉下心来,在这开展工作。
【正文】如今,西店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园林村”,去年村集体收入达到了25万元。有了好开头,当地又顺势开展空心宅治理,下一步还将重点打造农家乐、民宿,挖掘民俗文化,开发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业进一步提档升级。
【同期声】武城县李家户镇西店村村民 陈海柱
原来岁数大的不能出去打工,现在就可以在这打工。现在老百姓过日子过的有奔头了。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