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德州禹城市:“一颗豆”做出多样食品

  山东德州禹城市大豆现代农业产业园构建“从种子到餐桌”全产业链

  “一颗豆”做出多样食品


  一批黄澄澄的大豆进入厂房,经过连续多道生产环节,一天时间内就会全部变成纯白色的大豆蛋白质粉、清澈明亮的大豆油和膳食纤维、糖类等丰富多样的产品。

  山东省德州禹城市是产粮大县、国家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也是国内重要的大豆产品加工地。近来年,禹城市以推动大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平台,全力实施大豆振兴示范工程,从育种、种植、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入手,统筹规划、示范引领、链条发展、全域推进,构建起“从种子到餐桌”的大豆产业链。

  “以产业园建设为支撑,我们立足禹城大豆种植、加工等环节技术和市场等优势条件,将提供营养健康食品作为方向,确立了进一步深耕终端市场,让更多消费者餐桌摆上‘禹城豆’的发展目标,并进一步细化为‘全产业链、全营养素、全生命周期、全人群’和‘高产、高蛋白、高出油率’的‘四全三高’的目标任务。”禹城市副市长李壮说。

  向着这一目标,全市10万亩大豆种植示范基地和百亿级大豆产业集群建设全面启航。其中大豆种植示范基地坚持“优质高产高效”,在加大育种攻关和推行生态种植的同时,与四川农业大学、德州市农业科学院合作,在房寺镇大力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验,推进物理遮挡帘技术,单独定向喷施除草剂,有效降低除草剂飘逸现象,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豆”的增产增效目的,亩均增产大豆100至130公斤,每亩增收300元以上。

  而百亿级大豆产业集群建设以禹王、鲁樱、鲁粮等龙头企业为依托,从研发、中试、生产、仓储、营销、展示等环节着力,聚焦大豆“食、健、药”优势链条,加快现有企业转型升级,招引新上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努力推动大豆产业向高端、终端、消费端、品牌端迈进,实现大豆从初加工到精深加工的跨越。

  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禹王集团是园区最大的一家大豆全产业链企业,年加工大豆60万吨,年产低温豆粕40万吨,大豆蛋白12万吨。在几十年的发展中,集团自主培育出“禹王1号”豆种,推出上百个型号的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拉丝蛋白、大豆低温豆粕等系列大豆加工产品。

  “为了不断提升大豆的附加值,公司持续加大科研创新,拉长产业链条,把每一粒大豆都吃干榨尽。”禹王集团子公司禹王生态总经理李顺秀说,大豆还可进一步向精深加工发展,提取小分子蛋白等产品,但每迈一步都要克服很多技术难题。目前公司从大豆中提取出的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可以作为口服胰岛素的关键辅料,实现了产品的“论克卖”。

  “农业加工产业要健康持续发展,要一头抓科研,一头抓市场。”禹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振刚介绍,在发展种植、加工的同时,产业园依托禹王集团成立了国家大豆精深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并启动大豆终端产业布局,引导线上销售平台与企业对接,组建完成禹王生态的终端营销队伍,肽饮品、系列休闲产品逐步投放终端市场。

  下一步,产业园将努力推动大豆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乳清水、大豆膳食纤维、大豆磷脂等的综合开发利用,发展全价营养素系列产品、大豆异黄酮、软胶囊保健品等,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多样、更放心便捷的大豆食品。

初审编辑:陶云江 陈修胜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