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9月16日上午,雄壮的歌声回响在威海荣成市人武部门前广场上空,荣成市入伍戍边的21名青年以“参军礼”的形式,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荣成,始终把双拥共建和全民国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除了开展常态化的全民国防教育活动外,荣成市每年都要举办新兵入伍仪式、“将军后生营”民兵训练等活动,引导新兵、民兵预备役做党的忠诚战士。这既是一项传统,又是荣成市扎实推进全民国防教育的生动体现,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
挖掘红色资源 高标准打造国防教育基地
荣成,革命老区,是威海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地方,走出了170多位共和国将军。丰富的红色资源,涵盖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等各个时期,英烈事迹、人物典型分布广泛。
在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感受他以身许国、鞠躬尽瘁的家国情怀;在谷牧旧居,感受他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在沈秀芹纪念馆,感受她“把一生交给党安排”的矢志不渝;在龙山革命纪念馆,感受革命火种在荣成大地的星火燎原;在荣成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感受荣成人民在抗日烽火中的英勇不屈;在青安屯英烈纪念馆及张晶麟旧居,感受“胶东刘胡兰”的英勇无畏……
胶东军史专家张克勤为驻荣部队官兵讲述荣成军事发展历史
目前,荣成市拥有伟德将军碑廊、革命烈士陵园等3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成山林场、谷牧事迹陈列馆等5处威海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安屯英烈纪念馆、荣成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等4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们已成为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成为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第二课堂”。
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是一部鲜活的国防教材。搞好国防教育,就要用好这些活教材。一个现场教学点就是一部活教材,一堂现场教学课就是一次精神洗礼。“我参观了很多次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每次当专题教育片讲述到郭永怀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用生命保护绝密文件的时候,我都眼眶湿润。正是有了这些伟大科学家的无私奉献和夜以继日地刻苦研究,我们的国防力量才日渐强盛。”一位前来参观的老党员动情地说道。
从青少年抓起 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暑期,就读于荣成市第十四中学小学部的学生乔禹嘉和爸爸一起观看了爱国主义电影《湄公河行动》。在爸爸的讲解下,禹嘉了解到人民警察为维护国民安全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也了解到国家力量日益强盛。他告诉爸爸,长大了要当警察、当解放军,抓坏人,保卫国家。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荣成市把国防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融入文化课程教学、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荣成市高校、职业技术学校及中小学校30余所院校开设、开展了国防教育课或军训活动,年参训人员1万余人。同时,荣成市人武部门还协调驻荣部队开展军营开放日活动,丰富国防教育方法和途径。
边防大队官兵和实验小学学生在荣成博物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前不久,荣成市第三十五中学组织初一年级300余名学生走进军营参观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军人的认识,感受军人的优良作风,体验纪律严明、作风严谨的军营生活。
“学生们到军营学习参观,零距离感受军人的生活,有利于培养他们爱党爱国、报效国家的情怀。学校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和部队一起举办这样的活动,就是希望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心中种下热爱祖国的种子。”带队老师常金玲说。
为强化学生关心支持国防、投身国防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荣成市人武部在全市中小学校设立“军人荣誉·母校荣光”优秀军旅学子风采栏,在驻荣高校开展以“崇尚英雄·爱我国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改进和规范学生军训工作。在假期,还联合学校开展军事夏(冬)令营、军营体验日等课外活动,提升青少年国防素养。同时,深入挖掘荣成籍英模事迹,持续开展“我骄傲·我是荣成兵”、“情系国防好家庭”、“优秀退役军人采风”等系列宣传活动,举行“英模载誉返家乡”仪式,营造崇尚英雄、当好传人的氛围。
此外,荣成市还利用每年征兵的时候,向全市适龄青年开展国防教育宣传,让征兵工作和国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近年来,我们抓住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契机,在哈理工荣成学院、威海海洋职业学院等院校开展依法服兵役的宣传10余次,有效激发了广大青年学生从军报国的爱国热情。”荣成市人武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教育融入日常 汇聚爱国强军强大力量
国防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有把国防教育融入百姓生活,才能落地生根。为传承红色基因、汇聚强军力量,荣成市在机关、村居、社区、学校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涵育崇军尚武文化、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这既是一堂充满正能量的国际形势教育课,又是一堂爱国主义及国防教育课……”在全民国防教育日前夕,桃园街道在青木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国防教育大讲堂”活动,“增强国家安全观”“提升军事技能”的话题让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
传承我党我军红色基因血脉,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任务。近年来,荣成市充分利用军地资源和社会力量,逐步构建起党政、军队、社会、学校、家庭“五位一体”的国防教育格局,形成党委政府重视、军地密切配合、社会各界支持、全民踊跃参与的良好局面。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开展重要节日活动、举办国防知识讲座、举行军训演练等方式,把国防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全民素质教育目标,同文明城市、文明镇村、文明单位建设等相结合,为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全覆盖式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感染力日益增强。
港湾街道映红山社区工作人员向驻石岛海军某部送去爱心人士缝制的130双鞋垫
荣成市还发挥媒体作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将国防教育元素植入其中,以扩大国防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大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和宣传面。7月,荣成市各大媒体相继报道了院夼村“拥军船”的故事,通过网络传播,影响深广。“八一”前后,新华社、央视“军事频道”以及《解放军报》、山东电视台等众多媒体纷纷对“拥军船”的故事进行了深入报道。9月1日,第五代“拥军船”首航仪式在人和镇院夼村举行。60载风雨,五任船长五代船义务为驻苏山岛部队运送物资、接送官兵及家属,生动诠释了军民鱼水情深。一代又一代驻岛官兵不忘院夼人民的深情厚谊,狠抓强军练兵,铸造了军队在黄海前哨的钢铁堡垒。
院夼村第五代“拥军船”首航停靠苏山岛
长期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现如今,热爱国防、关心国防、支持国防的浓厚氛围在荣成市持续升温,人民群众强烈的国防意识正转化为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巨大动力,转化为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际行动力,不断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的普及和深化。(通讯员 陈晓君)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