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 |
![]() |
![]() |
扫描二维码 看视频报道 |
1924年9月,经中共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批准,中共寿广支部成立,张玉山任书记。这是山东省建立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在全国也是建立较早的农村基层党支部。寿广支部的建立,揭开了中国共产党潍坊地方党组织发展的序幕。
张玉山出生于寿光县张家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1916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时期,他积极投身于反帝爱国运动,决心追求真理、救国救民。
张玉山曾与同学延伯真等人成立了“青年互助社”,与王尽美、邓恩铭创办的“励新学会”相呼应,以研究新思想、倡导新文化、创办乡村教育为宗旨,探求教育救国的道路。
1922年夏天,身染肺病的张玉山回到家乡,开始了他的办学生涯。他邀请进步青年王云生到张家庄兴办新型学校。为使更多农家子弟得到求学机会,他卖掉了张家庄家庙里的几棵大松树,解决了学校的设备及经费问题。他常对学生讲:“别看现在是穷人的语言臭如美孚油,富人的言语香似花露水,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现象总有一天要变的。”
在张玉山的带领下,附近不少村庄也办起了平民夜校、新型学堂,向贫苦农民传授文化知识,传播革命思想。
1924年春,经邓恩铭、延伯真介绍,张玉山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他以张家庄为基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群众觉悟,号召群众组织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同年8月,张玉山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共寿广支部成立后,他统一领导寿光、广饶两县党、团工作,带病奔波于两县之间,向党、团员推荐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发展党、团组织,在农村撒下革命的火种。到1926年秋,寿光建立了几十个党支部,党、团员发展到300多人。
1926年8月,在中共山东地执委委员宋伯行的帮助下,中共寿光地方执行委员会正式建立,张玉山任书记。
此时,张玉山病情日益严重,但他仍带病到济南、益都等地多次参加会议,举办了多次党团骨干训练班,为大家讲授共产主义理论。为了对家人保密,他经常让人搀扶到场院里,躺在柴火堆上听汇报,安排部署全县工作。
1927年春夏,因为连年灾荒,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山东军阀张宗昌及寿光县政府雪上加霜,征收各种苛捐杂税。为了打击反动军阀政府,使群众渡过难关,张玉山和地执委的同志们,领导全县人民进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抗粮抗捐斗争。
繁重的革命工作,艰苦的斗争环境,使张玉山的病情不断恶化。1927年12月18日,张玉山病逝,时年29岁。作为寿光党组织最早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他为广泛传播马列主义,开展革命斗争,创立和发展寿光党的组织作出了卓越贡献。
(□张静 赵琳 崔瑞洋)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